张久俊,汉族,加拿大籍,1956年8月生于安徽宿州,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工程研究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国际电化学会会士,
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国际先进材料协会会士,福建省“百人计划特级人才”,国际电化学能源科学院创始人、主席兼总裁,
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物经历
1956年8月,张久俊出生于安徽宿州。
1982年,从北京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学位。
1985年,从北京大学获得硕士学位。
1985年—1988年,于武汉大学化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师从电化学专家
查全性院士和
陆君涛教授。
1991—1993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进行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博士后研究,后加入加拿大约克大学(York University) 及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从事非铂电催化剂和传感器开发。
1998年,作为高级科学家加入加拿大Ballard公司(Ballard Power Systems Inc)从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研究,并担任项目经理。
2004年—2016年,受任于加拿大联邦政府国家研究院燃料电池创新研究所(NRC-IFCI),历任高级研究员、首席科学家、科技主管。
2013年,担任国际电化学能源科学院(IAOEES)主席兼总裁;同年当选国际电化学学会会士。
2014年—2016年,被汤姆斯-路透评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
2014年—2020年,被连续7年评为全球科技工程界论文最高被引用科学家之一。
2014年—2021年,连续8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2015年12月,当选加拿大工程研究院院士。
2016年4月,当选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5月,当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2016年10月—2021年9月,任上海大学理学院院长。
2017年9月,当选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
2020年,入选TOP100材料科学家(中国版)榜单。
2021年,入选由elsevier旗下Mendeley data发布的“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1960—2019)”和“2020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
2021年10月,任福州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工程研究院院长。
2023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张久俊的研究领域涉及物理化学、材料学、电化学、电分析、电催化、电池、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光电化学以及传感器等各个方面。主要集中于电极材料和电极催化剂,电化学能源转换和存储技术,包括燃料电池、电池,CO2电还原,电解水以及超级电容器等方面的研究开发。
2017年,张久俊与nature springer联合创办了以上海大学为主办单位的国际高水平英文期刊《electrochemical energy reviews》(《
电化学能源评论》)。
截至2022年12月,张久俊发表600多篇研究论文,SCI论文引用次数达55000余次,H因子达105,编著28本书籍。
截至2019年7月,张久俊撰写90多份工程技术报告。
截至2021年12月,张久俊获16项美国及欧洲专利。
张久俊主持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和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等。
人才培养
在张久俊的带领下,上海大学可持续能源研究院培养了一批具有扎实基础和国际视野的青年才俊,其中多人获得国家奖学金。
在福州大学材料学院2022级新生开学典礼上,张久俊对新生提出三点希望:一是风华正茂,不负韶华,勤学苦练长本领;二是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将今日负初心;三是陶冶品质,淬砺刚强,心系家国勇担当。张久俊院长强调,材料是国之重器,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也是高技术竞争的关键领域。希望材料学子心怀国之大者,秉承“明德至诚,博学远志”的校训和“陶冶品质,淬砺刚强”的院训,将自己投射到历史的缩影当中,以民族复兴为己任,以国家富强为目标,坚定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感聚焦材料学科专业领域,助力摆脱关键材料与技术“卡脖子”困境,持续探索材料科学的无限可能,为把这个建成科技强国贡献材料力量,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谱写大学生活的美好华章。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张院士(张久俊)是电化学能源领域的知名专家,在中国国内外享誉盛望,为上海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张院士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的育人精神,是上海大学宝贵的精神火炬。(上海大学党委书记
成旦红评)
张久俊院士在自己的研究领域贡献突出、成果丰硕。(时任宿州学院党委书记
汪刘送评)
张久俊是电化学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学者。(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