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今标(1939年—2024年11月22日),男,
河北人,中国电影导演,中共党员、
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原
潇湘电影制片厂副厂长、国家一级导演。1959年考入
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毕业后分配到
潇湘电影制片厂任美术师、副导演、导演。曾在《
李四光》等影片中任
美术师,后导演了多部影片。
1959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毕业后分配到潇湘电影制片厂,曾担任多部知名影片的美术师、副导演及导演等职。其代表作有电影《一个女演员的梦》《毛泽东和他的儿子》《刘少奇的四十四天》《毛泽东在1925》《第一军规》等,电视剧《屈原》《湖南和平起义》《无界碑》《红灯记》等。
1991年,由张今标执导的电影《毛泽东和他的儿子》获得了极大的反响。该片以史实为依据,塑造了一个真实可信、可歌可敬的毛泽东的形象。展示了一个伟大思想家的亲情和美好的思想境界。描写了毛泽东作为领袖,更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情感。影片把伟人的宏大气魄和真实感情以纪实手法风格很好地结合起来,影片获得1991年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故事片奖。
《毛泽东和他的儿子》是张今标拍摄的一部较有反响的影片。该片以史实为依据,塑造了一个真实可信、可歌可敬的毛泽东的形象。展示了一个伟大思想家的伦理亲情和美好的思想境界。描写了毛泽东作为一个领袖,更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情感。影片把伟人的宏大气魄和真实感情以纪实手法风格很好地结合起来,同时又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镜头以静态为主,运动中速偏慢,以中景为主。在场面调度、布局、人物服饰和道具方面,都力求真实地再现历史的本来面目,增强历史感和可信性,影片获得1991年
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故事片奖。
张今标的另一部伟人题材的影片是《刘少奇的四十四天》,影片着重从领袖与群众的关系入手,表现了作为国家领导人的刘少奇对群众对亲友深厚的爱,表现了他忧心、内疚和自责的丰富内心世界。影片营造了沉重的、压抑的、灰色的环境气氛,画面内信息量大,注重色彩的运用和时间的选择,多用雨雾场面,比较好地衬托出人物的心境。影片受到好评。
《毛泽东和他的儿子》《刘少奇的四十四天》分别获1991年、1992年广电部颁发的“优秀故事片”奖(华表奖前身)和中宣部第一届、第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毛泽东在1925》获中宣部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第二十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第八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
执导《第一军规》的是主旋律导演张今标,他曾多次获“华表奖”和“
金鸡百花奖”。他坦承:“让贾云来演毛泽东,我刚开始也担了几分心,因为他不但第一次演毛泽东,之前也没受过专业表演训练。”但贾云这个“业余演员”,最终却很让他惊喜,张今标说:“他演出了青年毛泽东的朝气、霸气和闯劲。我给他说戏不多,因为他悟性很高,而且肯吃苦。”他还大赞贾云长得像毛泽东,并转述为贾云化妆的
八一电影制片厂老化妆师的话:“我以前也给古月和唐国强化过毛泽东的妆,结果发现给贾云化妆,时间最短,速度最快,用的化妆品最少———基本上只要加颗痣就行了。”
张今标导演一生兢兢业业,作为一名电影人,他始终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部作品;作为一位潇影人,他始终以赤诚之心守护潇湘电影的荣光,为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张今标导演的逝世是潇湘电影集团乃至中国电影界的一大损失,他的作品将永远铭记在观众心中,他为电影事业所做出的贡献也将永载史册。在此,我们沉痛悼念张今标导演,愿他一路走好。(北京时间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