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伦
当代艺术家
张伯伦(当代艺术家、艺术教育家、学者)1978年生于北京,2002-2007年留学法国,毕业于法国利摩日欧比松国立美术学院。
成长经历
张伯伦(当代艺术家、艺术教育家、学者)1978年生于北京,获得DNAP/DNSAP文凭(法国国家造型表现文凭{学士}、硕士毕业于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获得法国国家高等造型表现文凭{硕士}),代表作影像作品《冬·山》、摄影作品《圣餐》、装置作品《骨集》等。2000年创办北京艺品堂美术培训中心,在艺术创作的同时,潜心于培养年轻的艺术人才,为国内、国外艺术院校输送了大批的优秀学子。多年留学欧洲的亲身经历,令他始终坚信精良的教育对于当下中国的必要性,培养高品质、严谨的、具备学养的、有独立思考与创造力的年轻人才成为了他艺术创作以外最大的追求和目标。
学历:
2002年-2003年 毕业于法国利摩日欧比松国立高等美术学院(E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s Beaux-Art Limoges-Aubusson)并获得法国文化部办法的法国国家造型表现文凭(DNAP艺术学士文凭)
2004年-2006年毕业于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获得法国国家高等造型表现文凭(DNSAP艺术硕士文凭)
参展经历
2003: 利摩日高等工程师学院美术馆
2004: 第49届法国MONTROUGE 当代艺术沙龙展, 巴黎不眠夜“Nuit Blanche”影像展 “DAZIBAO”影像展
2004: 里昂举办《异国的印记》个人现代书法展
2004: MOLIN DU GOT 画廊举办个人影像展
2005:MANIYAC LAVAL第4届法国现代绘画沙龙展获得评审团金奖和观众金奖
2006: 策划并组织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在法国里摩日市政府展厅举行学术交流展。
2006年:《冬·山》巴黎Pailais Tokyo举办的亚洲后现代实验艺术实验艺术展,评审团银奖。
作品阐释
《冬·山》这一作品是一部四分钟的实验影像作品。这是张伯伦一系列数码山水影像作品中的其中一部。
这部作品的出现,与作者当时的身份与所处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对于一个自幼研习中国传统书法及武术,谙熟西方绘画,且身处异乡的中国人,这种文化错位的冲突与碰撞产生了他的一系列作品,展开了对自身文化、民族性于当下社会思潮的讨论。作品的内涵与形式也是对所处环境的一种自然映射和反思。2002—2005年,张伯伦在法国的利摩日欧比松国立美术学院(ENAD—Limoges)留学。读书期间,张伯伦接触到大量的西欧现代影像与装置作品,这些作品与其在中央美院油画系学习的传统绘画产生了强大的碰撞。他开始试图寻找一种途径,将已成过去时的绘画,甚至近乎消亡的中国画中的人文精神、意境,与当下冰冷的现代数字媒体技术相结合,并赋予媒体一种新的人文意境与图像性观看方式。作者解构了他多年的传统绘画修养和书法功底,并与当代影像艺术的精良形式进行重组,从而赋予传统绘画艺术一种全新的文化内涵和观看立场。《冬·山》就是这样的作品的代表。它诠释的是一种对存在的质疑与思考,一个对生命过程中的机缘产生、逝去的阐释。自然界、生命中物象的磅礴与无法回避的消亡本质在这样一部充满禅意的作品中凸显出来,使作品的观念饱含后现代视觉隐喻与对生命的无奈叹息。
艺术教育
2000年创办北京艺品堂美术培训中心,两年后赴法国留学,在赴法学习期间接触到欧洲最传统和学院的绘画艺术与当下的欧美后现代艺术,师承法国著名油画家维利科维奇教授和美国著名的影像艺术家乔·彼得 ·威金(Joel PeterWitkin),并深受欧洲、美国现代艺术教育的影响。归国后,在日常的高校本科艺术教学与艺品堂的教学工作中恪守严谨、专业的教学作风,坚信艺术是少数、具有深厚学养的人才能从事的专业,坚决反对国内简单的应试教育,主张培养学生优良的素质与修养,建立独立思考与创造力的人格。他将纯正的绘画功底与对欧洲古代大师良好的审美修养综合运用到他所创办的学校的日常教学中,向全国各高校输送了大量人才。
代表作品目录:
《冬·山》
最新修订时间:2023-04-03 13:01
目录
概述
成长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