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堰乡
上海金山区下辖乡
张堰乡位于金山区中部,地处长三角都市圈核心城市——上海的西南部,南接杭州湾大桥,北望上海市中心,是金山区中部经济文化重镇,更是规划中的金山新城区“后花园”。这里人杰地灵,环境优美,经济发达,生活健康,城乡和谐,镇域面积35.15平方公里,人口5万,辖9个村民委员会、4个居民委员会。2012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8.0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128.4亿元,各类税收6.98亿元,镇财政收入2.32亿元,合同利用外资2034万美元,外资到位资金1100万美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28亿元,其中工业性投资7.12亿元;工业项目到位资金7.63亿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15461元,增长10.42%;城镇化率60.47%。
地理位置
张堰镇位于金山区中部,地处东经120°9′北纬30°位置,东邻亭林镇、山阳镇,南、西与金山卫镇接壤,西北与吕巷镇毗邻。西北片稍低,属松隐低平原的东南外缘,地面高程为吴淞基面高程3.4至3.8米;东南片略高,属金卫高平原的西北外缘,地面高程为吴淞基面高程3.8至4米。
张堰,地处上海中心城区、杭州市及宁波市的三角中心位置,承接三城辐射,汇聚三地资源,具有难得的地理位置优势,特别是杭州湾大桥开通以来,张堰作为拥有莘奉金高速(A4)、同三国道(A6)两条高速公路出口,附近又拥有嘉金高速(A5)出口并紧邻杭州湾大桥的乡镇,成为众多客商瞩目的焦点。“一小时生活圈”更是涵盖虹桥、浦东两大国际机场,覆盖杭州、宁波港等重要区域,具有极为优越的交通条件,不仅为居民的出行提供了方便,更为企业的物流运输提供了便利。镇域水路交通畅捷,通航能力达500吨的黄浦江支流张泾河北接黄浦江,南抵上海石化,纵穿张堰镇,是水上运输的“黄金要道”。
自然资源
该乡藏有江南地区稀有的矿藏。据探明张堰镇界山、百家村一带地下有品位较高的中型铜矿床,除含铜外,还含有银、金、铂、锌、镉等多种金属,铜平均品位百分之一点三一,伴生的银的储量可达大型规模。经上海投资咨询公司组织专家进行技术评估,认为“张堰铜矿为D级,储量十万吨,品位较高,建矿条件优越,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产地”。
该乡位于长江下游三角洲平原,又处在黄浦江的上游,除境内降雨产生地表径流外,尚有浙江平湖县过境的客水,黄浦江潮水也经张泾河流至张堰地区,故地表水资源丰富。
1993年12月,撤销原张堰镇、张堰乡建制,建立了新的张堰镇。张堰镇是上海市22个中心镇之一。2004年全镇面积35.15平方公里(其中耕田面积1563公顷)。户籍数10479户,人口29402人,辖9个村民委员会,3个居委会。镇人民政府驻张堰镇松金公路2519号。
经济发展
2005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8亿元;各类税收3.48亿元;工业总产值50.29亿元;工业性投入9.01亿元;合同利用外资1931万美元;农村居民年均纯收入7100元;城镇化率达到44.15%。
第二产业快速发展。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初见成效,引进了一批科技含量较高、规模较大的企业;现有企业不断发展,形成了一批有实力的规模企业,2005年产值超亿元的有嘉乐、啤酒、申金、鹤丰、鑫冶、西门子6户企业。全镇基本形成机械电子、汽车零部件配套、输变电设备配套业和家纺业等主导产业。
第三产业不断拓展。工业园区、新镇区、秦望山玉兰园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南社纪念馆等人文景观修复工程的启动,给全镇商品流通业、房地产业、社区服务业发展带来商机,第三产业在原来基础上有较快发展。
第一产业稳步发展。按照“镇有主导品种”的方针,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经济,全镇农业区域化生产布局逐步形成,粮经作物比例由35 :65 调整到40 :60 ;农业亩均产值由3682元增加到3875元
历史文化
“千年古镇,百年风骚”是对张堰历史文化深刻的描绘。张堰镇旧名赤松里,相传汉留侯张良从赤松子游曾居此,故又称留溪、张溪,晋朝已形成商市,时称留溪镇。唐代为御海潮置华亭十八堰,其中之一为张泾堰,镇袭堰名,俗称张堰,时设浦东场大使署于镇。明代设金山巡检司署和税课局于镇。清代镇设有金山分府署。张堰镇之名从唐末五代(公元907年左右)沿袭有一千一百年,历史上一直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交通和繁华的商业而被誉为浦南首镇。
张堰镇地灵人杰,人才辈出。据清《重辑张堰志》载,明清两代籍属张堰的进士23人,举人55人,贡生54人,武举6人,其他知名人士100多人。明代有刑部郎中吴梁;清初有官居“宰相、尚书、都御史”的王顼龄、王鸿绪、王九龄昆仲,王鸿绪因纂《明史稿》而享誉史学界;乾嘉年间,吴毓昌编弹词《三笑姻缘》独擅词坛;清末民初有近代诗人、南社创始人之一的高天梅,南社诗人高吹万,南社后期主任姚石子,南社金山籍人士中绝大部分是张堰人;柳亚子曾多次在张堰的南社集会中与众人诗歌唱和;中共金山县支部创立者李一谔原籍张堰。抗日战争时有在金山县首举抗战义旗的李新民(李一谔的弟弟)。现代有蜚声海内外的画家白蕉,有“半仙”之称的中医妇科翁薇卿。有以名字命名月球环形山的现代天文学家高平子以及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光纤之父”、原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高锟。更有许多具有高级职称的文化、科技、医学等领域工作者在祖国各地施展才华,报效祖国。
张堰老镇区总体建筑风貌较为紧凑,建筑密集,呈现出很多小型空间和院落空间。原有大小弄巷29条,现有保存较好的清代以前建筑群4大块:石皮弄建筑群、政安弄建筑群、西河沿建筑群、南社纪念馆建筑群。除此之外,新尚路(旧名尚书浜)有白蕉故居和高天梅故居,高天梅故居中清代金、银桂各一株,已有150年历史,仍生机勃勃。百家村有建于民国22年(1933年)的百家天主堂,现为金山区天主教总堂。旧港村5组有保存完好的清代张单氏节孝坊。
张堰镇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重辑张堰志》载有明清两代所著书目269种。民国期间姚石子编著的《金山艺文志》更为方志界、学术界所推崇。金山最早的报刊杂志《觉民月刊》在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诞生于张堰,由高天梅、高吹万等组织的觉民社编辑。
张堰镇又是金山革命的发祥地,国民党金山县党部和中共金山县支部均在张堰诞生。清末民初期间,张堰镇是金山县政治文化的中心。
生态旅游
张堰公园
东方商业广场集购物、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营造了一站式购物、休闲、消费的全新生活方式;360度全方位的商业定位和国际先进大卖场营业格局的引入;从而引领当地商业消费的新观念。东方商业广场在建筑物身上的设计和规划也显示了当今时代的新理念。带有西欧风格的建筑风格,东方商业广场绿化及每个环节的景观设计,将是金山区域的一个新亮点。东方商业广场是古镇张堰的标志性建筑,其商业休闲的网点辐射将从张堰开始波及...
根据上海市总体规划,在上海市周边规划了大片大型城郊森林,森林与城市绿色廊道连成一体,形成城市外围的绿色森林带。对新鲜空气的导入、减少中心城热岛效应、改善城市总体环境质量有积极影响,使上海市建设成为生态型国际化大都市。金山区万亩生态林张堰玉兰园位于上海市南部、杭州湾沿岸,处于上海市沿江沿海发展轴的沿海发展轴上,其建设对改善周边地区的环境质量有积极意义,金山区万亩生态林张堰玉兰园将成为沿杭州湾发展轴...
秦望山
所获荣誉
中国特色专业镇的闪亮崛起,是世纪交替之际最值得关注的经济现象之一,是世界经济一体化浪潮在中国的反映。特色专业镇是我国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适应市场经济最有活力的经济组织形态。更重要的是,特色专业镇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突破口。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科技部、新华社和人民日报联合主办的“和谐中国·全国特色专业名镇评选活动”,自2007年5月8日启动,于2008年6月1日揭晓。在来自全国3000...
2006年11月16日,经中国经济旅游文化名镇展评办公室专家组评定,张堰镇被评为中国经济文化名镇。张堰镇是有千余年历史的古镇。相传汉代留侯张良在此隐居。镇内有秦望山,海拔32米,周长508米,镇内有天主、耶稣教堂各一座,还有我国民主革命先驱的一个纪念地——南社纪念馆。
张堰工业园区,座落于张堰镇西部,是上海市级工业区。2002年创建,2003年5月,园区被上海市科委认定为“上海市级科技园区”。在改革发展的浪潮中,园区的规模不断扩大,产业能级不断提高,2006年4月园区被国家科技部命名为“国家火炬计划上海张堰新材料深加工产业基地”,成为金山区第一家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张堰工业园区已形成了以新金属材料加工与制造、机械制造、电子电气、电站配套设施、汽车零配件及家...
面对21世纪城市化、人口老龄化等问题给人类健康带来的新挑战,世界卫生组织于20世纪80年代末倡导建设健康城市活动,并作为一项全球性行动战略。这一活动在众多国家和地区得到了积极响应。自1994年以来,我国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开展了建设健康城市项目,部分城市结合当地实际先后开展了建设健康城市活动。经过多年的宣传和实践,建设健康城市活动已在我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与全国卫生创建活动相互促进,是新时期爱国卫生运...
张堰镇素有“浦南首镇”之称。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就以“苏南第一个卫生镇”而闻名江、浙、沪,到上世纪80年代,张堰连续10年被评为上海市卫生城镇。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是张堰精神文明建设的特色,曾经获得市级文明单位六连冠称号。到2005年全镇9个行政村先后创建成上海市卫生村,2006年,全国爱卫会组织有关专家按照《国家卫生镇标准》经综合考评后,授予张堰镇“国家卫生镇”称号。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9 20:04
目录
概述
地理位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