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清
中国工农红军早期将领、革命烈士
张子清(1902年4月—1930年5月),名涛,别号寿山,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板溪乡人,历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参谋长兼第一团团长、红四军第十一师师长兼三十一团团长、红五军参谋长。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02年,张子清出生于一个爱国军人家庭,是将门之后。
1912年,张子清进入长沙陆军芝芳学校学习,毕业后考入湖南讲武堂。
1925年,张子清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天,张子清赶赴广州,途经长沙,时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长的谭延阀以世交关系两次派人找他会面,要保送张子清去美国留学,但他都拒绝。
北伐战争时期,先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五师政治连连长、黄埔军校第三分校政治教官。
土地革命时期
1927年9月,张子清参加秋收起义,“三湾改编”后,任工农革命军第三营营长,跟随毛泽东建立和保卫井冈山红色根据地。历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参谋长兼第一团团长、红四军第十一师师长兼三十一团团长、红五军参谋长。
1928年1月,张子清攻克遂川,先后建立了茶陵、遂川、宁冈三县革命政权,3月,随毛泽东策应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暴动,为朱毛井冈山会师立下了功勋。4月底,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任命张子清为红四军第十一师师长。4月22日,为掩护朱德、陈毅部队转移,张子清率部打退敌军十多次疯狂进攻。战斗中,张子清左脚踝骨被敌机枪子弹打断。张子清住进了茅坪红军医院治疗枪伤。可当时的医疗条件非常有限,只能用竹镊子来夹他脚踝骨里的子弹。当时没有麻药,他用牙齿咬着木头忍受疼痛,可是几次手术都未能取出子弹。
1929年1月,张子清为掩护红四军主力转移,他率红五军坚守井冈山,坚持带伤指挥战斗。
1930年5月,张子清因伤重不治,在永新县南乡洞里村牺牲,时年28岁。
人物事迹
加入革命
1920年,他从湖南讲武堂以优异成绩毕业,担任零陵镇守使署上尉副官,并参与反对湖南军阀赵恒惕的斗争。在反抗军阀的实践中,他逐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产生了共鸣。1925年,张子清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起义转战
1927年5月12日,许克祥在长沙发动“马日事变”。湘赣边秋收起义后,张子清随毛泽东攻克浏阳县白沙镇和东门市。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长沙,通知起义武装到浏阳文家市集结。9月19日,张子清攻克文家市。前委决定进军罗霄山脉中段,建立革命根据地。24日,部队在芦溪遭突袭,卢德铭牺牲,张子清带病担任军事总指挥,攻克江西莲花县城。29日,工农革命军到达永新县三湾,进行“三湾改编”。张子清被任命为第三营营长。随后到达井冈山的宁冈古城,开始保卫井冈山红色根据地的斗争。
师长献盐
1927年10月中旬,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主力沿湘边境南下,遭肖家壁靖卫团截击,第三营与毛泽东失去联系,后孤军向湘南挺进,在桂东县鹅形山一带与敌周旋。经朱德联系,三营暂编入滇军范石生第六军,得到休整。12月,第三营得知一营攻占茶陵,随即赶到茶陵,击退围城之敌。
茶陵之战后,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长陈浩企图叛逃,张子清与宛希先发现并报告给毛泽东,陈浩被处决后,张子清被任命为团长。1928年初,他率部歼灭萧家璧靖卫团,攻克遂川县城和宁冈新城,占领茶陵,组织成立三县工农兵政府。4月中旬,朱德、陈毅率部向井冈山转移,遭敌追击,张子清率第一团抢占酃县,以不足一个团的兵力,击退敌人十多次进攻,为朱德、陈毅部队挺进井冈山扫除障碍。但张子清在战斗中腿部和左脚踝骨中弹负伤。受伤后的张子清被转移至后方医院接受手术。当时红军医院缺乏酒精清洗伤口,转而使用盐水,随后盐水耗尽,改用金银花水替代。毛泽东、朱德等战友携消毒用食盐探望他,张子清因食盐稀缺而未使用。之后,医院接收了一批重伤员,已一周未用盐水清洗伤口,伤势加剧。张子清随即将盐包交给护士排长,指示将重伤员伤口全部清洗,条件允许时,也清洗其他伤员伤口。护士排长接收盐包时,情绪激动。“张师长献盐”的事迹在红军中流传开来。
不幸去世
1929年元月,何键调集湘赣两省6个旅的兵力,分五路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会剿”。张子清任红五军参谋长,协助彭德怀指挥红五军及红四军之三十二团留守井冈山,坚持边界斗争。由于敌人封锁、缺医少药,大雪封山、食物匮乏,张子清病情不断恶化,最终伤势加重,久治无效,于1930年5月逝世,终年28岁。
所获荣誉
人物生活
人物语录
“与其被捕死在敌人手里,倒不如留下养伤,坚持战斗,最多成个残废。残废了算什么,一样能干革命!”
“我这里还有一点点盐,是我自己留下的,你们全部拿去,让重伤员清洗伤口,尽快消炎消毒后做手术,让他们早日。我这条腿里面的子弹已经取不出了,腿肯定保不住了,但是没有关系,即使截掉这条腿,我还是一样会革命到底。”
家庭情况
人物评价
“张子清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是无产阶级的钢铁战士。他为革命竭尽忠勇,是‘红军中的关云长’。”(毛泽东 评)
“每次看望张子清,他总是说,天很快就要亮的,黑云就要散的。因为,他坚信,马列主义一定会胜利,共产党一定会胜利。”(何长工 评)
张子清革命信念坚定,家风淳朴,对党和人民赤胆忠心,为红军的建设和发展,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生,定将名垂千史。(三湘风纪网 评)
后世纪念
人物书籍
《张子清》是1999年9月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胡统安,汪月阳。该书记载了革命烈士张子清的生平事迹。
纪念展陈
1930年5月,张子清逝世后,中共永新县委派鄢辉将他的遗体接回县城,召开了300余人的追悼大会,将他安葬在永新城郊东华山上。
张子清烈士墓于1981年经县政府批准兴建墓、碑,占地面积150平方米,建筑面积80平方米,1989年10月9日为县级重点保护单位,2013年6月21日为省级重点保护单位,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于2013年底进行了维修。
2023年12月14日,张子清红色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在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鸬鹚渡镇张子清村举行。
2012年,鸬鹚渡镇开始筹建张子清烈士纪念馆。2015年,张子清烈士纪念馆正式开馆,被评为市县爱国教育基地。2019年7月2日,湖南省发改委在湖南省确定了张子清烈士纪念馆等35个红色教育基地作为系统党性教育基地,张子清烈士纪念馆为益阳市唯一入选。
张子清烈士纪念馆中摆放着张子清的铜像,陈列着大量收集来的关于张子清及其家属的照片与书信、烈士使用过的怀表等物品。
最新修订时间:2025-03-09 10:41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