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民,1982年1月毕业于
山东大学光学系,获
理学学士学位,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总师。
人物经历
1982年2月~2000年3月,在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
化学研究所工作,先后任强激光技术与工程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研究所副总师;
1997年聘为研究员;
2000年4月至今,在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工作,任副主任、主任。
1994.03~1995.12 国家高技术863-2专题组 成员。
1996.01~2001.07 国家高技术863-5专题组 副组长。
1997.12~2002.04 国家高技术863-416主题专家组 成员。
2002.5~至今 国家高技术863-804主题专家组 成员。
2002.3~至今 总装备部科技委核武器技术专业组 成员。
主要贡献
大学毕业之后,长期从事高功率固体激光技术与工程的研究工作,完成了一系列重要研究项目,主要内容包括:
1987~1989年主持完成了LF-11#高功率固体激光装置的改进任务。在该项目的研制过程中,重点解决了大口径高效率二次谐波转换和短波长激光探针技术。改进后的LF-11#装置是国内第一次研制成功的实用化倍频实验装置,二倍频能量转换效率达到60%,接近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
1990~1994年主持完成了星光-Ⅱ高功率固体激光装置的研制任务。该装置是我国九十年代开展激光惯性约束聚变(ICF)和X光激光实验研究的两大高功率激光驱动器之一。在研制过程中,成功地解决了激光脉冲宽度连续调整、大口径高效率三次谐波转换、高精度靶定位、窄线宽线聚焦光学系统和双脉冲产生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使该装置成为国内第一台能够进行三倍频打靶的高功率激光驱动器,主要性能达到国外同类装置的先进水平。
1995年,作为国家高技术863-416主题专家组成员,神光-Ⅲ总体技术研究专题组副组长,具体负责我国新一代ICF高功率固体激光驱动器总体技术路线与主要关键单元技术的研究工作。在一系列关键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神光Ⅲ原型装置的概念设计,提出了采用多程放大等新技术,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技术与工程问题,提高了装置的性能。
2001年至今,作为我国神光系列装置项目负责人,全面组织项目实施。已组织完成了神光Ⅲ原型装置的工程建设,正在组织后续工程的建设。
2002年,作为所级项目负责人,组织完成我国第一台输出能力为200TW的超短超强激光系统的研制工作,该装置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000年以来,先后在国内外各类期刊发表文章十余篇。
获奖记录
1997年,入选“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的第一人选;
2000年,获国家高技术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先后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三项,部委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十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