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才,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草书委员会委员,中国汉俳学会理事,
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草书委员会主任,河南省书画院专业书法家,
国家一级美术师,当代书法篆刻院院长。
个人荣誉
书法作品参展于全国第五、六、七、八、十、十一、十二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五、六、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一届行草书大展,全国第二届正书展,全国第二、五届楹联书法展,全国首届、三届扇面书法展,全国首届隶书展,全国第二届手卷书法作品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优秀作品展,中国书协成立三十周年会员优秀作品展,首届、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全国首届、二届行书展,全国千人千作书法大展,第八届国际书法交流大展,《中国书法》当代中青年60名家提名展,源流·时代------以王羲之为中心的历代法书与当前书法创作,河南省第三届“墨海弄潮”展,文化和旅游部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书法篆刻作品展览,伟业-----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展等国家级展览。
获全国第一届行草书展妙品奖,全国首届行书大展提名奖,全国第二届电视书法大赛二等奖,第四届中原书法大赛一等奖,河南省千秋伟业书画大展一等奖等。
获河南省青年人才“骏马奖”,河南省首届“五四”文艺作品银奖,河南省人民政府优秀文艺作品奖,河南省“四个一批”人才。
中央电视台《中国书法五千年》专题系列片策划,担任中国书协有关展览评委及监委。作品被中南海、钓鱼台国宾馆、中国美术馆、中国书法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等多家美术馆及文博单位收藏。
人物评价
张海主席为张建才写的(序)
序
张 海
《
美术报》等一些专业媒体在采访我的时候,曾提出如何评价我在河南的工作。我说,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和我的同事们一起探索出了一种工作模式,即一个书法水平相对滞后,经济又不发达的省份如何在较短的时期内实现跨越式发展;二是带出了一支队伍。在这支队伍中,各个年龄段都有一批骨干,骨干的背后又有大量的后备军和爱好者,从而使河南书法事业能长久地保持着活力。三十年来,这支队伍稳步壮大,为当代书坛所关注。其中40岁左右的书家正是伴随着祖国的改革开放、书法复兴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如今这批人已经成为河南书坛的中坚力量。张建才便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
建才这代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当他们需要学习的年龄,正赶上文革的特殊时期,因而没有得到系统的教育。他们能够走上书法艺术之路,大抵靠的是与生俱来的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坚持不懈的自学精神。改革开放给他们提供了阳光雨露,及时滋润他们干渴的心灵。使他们得以茁壮成长。凭着对书法艺术的一腔热情和敏锐的艺术感悟力,他们全身心地投身到书法复兴的大潮中去,并很快取得不俗的成就。多年来,他们一方面潜心经典,在艺术上打牢根基,一方面认真向老一辈艺术家学习做人从艺的优秀品质,从而逐步成为当今书坛的骨干。
建才的个人经历相当简单。他原在基层文化馆工作,1997年调入省书画院成为一名专业书画家。在这个位置上,虽无下岗之忧,然而身上的压力是很大的。建才深知在专业上,不论是创作还是学术,都要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才能和自己头上的光环相匹配。因此多年来他丝毫不敢懈怠,汲古临池,不舍昼夜,下了一番墨池笔冢的笨功夫。同时建才善于学习,他能抓住一切机会与同道切磋琢磨,向师长请益释惑,因此他在书法艺术上能不断进步。多年来,他的作品不断在全国重要的展览中入选获奖,在艺术上也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个性风貌,逐渐为书界所认可。
在重大展览中入选获奖,固然是衡量一个书家水平和成就的标志之一,但不应是终极目标。对于一个书家来说,更重要的是在深入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不言而喻,这种艺术语言和个性风格既要得到业内的普遍认同,又须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建才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因此他没有陶醉于入选获奖的成就之中,而是不断地警醒自己,沉下来认真思考一些问题,不断寻求新的突破。在奋斗的过程中,建才有过困惑和迷茫,但他能在不断地克服困惑和迷茫中一次次地把自己的书法艺术推上一个新的高度。经过多年的磨砺,建才的艺术风格渐趋成熟,找到了既符合传统精神又契合自己个性的艺术语言。在众多当代书家的作品中,我们能一眼认出哪是建才的作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
对于建才的艺术成就,评论界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如西中文先生认为他具有“能守能变”的特点,“守有根基,变有方略,守不泥古,变不失我。” 李松先生在“根荄洞地方可柯干挐云”中讲:“建才生长在中原这片书法沃土之中,其书风有着中原的原始‘基因’,奔放的情愫与焕彩的笔墨交织交融。他的行草书攫张瑞图之倔强,掇朱熹之情采,演王铎之酣畅,隐‘二王’之洒脱,又挟以章草之厚磔,再获以流荡,遂形成了现 在的风格路数。这些从他所创作的条屏和手卷可觅,从其局部笔墨可察。”
朱以撒先生在《兰亭诸子批评榜之张建才》中谈到:“张建才的草书极尽可能萦带、勾连,由上带下,有疏有密,使字与字之间的联系,通过游丝而紧密无间。在连绵的同时,我们看到了字与字之间的密不容针,步步紧逼,头连尾,尾衔头,不可抽刀断流。与此同时,张建才又把行距放宽了。在字距紧密的同时,宽松的行距有如通衢大道,豁然开朗,形成鲜明对比。这样的章法前人也运用过,无疑是书写横幅的良方,它调节了观者的视线和情绪。”“其次是用笔上的调整。许多相对应的笔画显示着差异,时而重按,时而轻提,时而直线长拉,时而曲线蜿蜒,交织在一起。这种相反相成的变化助益了每一个字的形态,在牵扯萦绕的用笔中,是一以贯之的气韵使每一个字既自立,又承先启后。用笔上的连贯在与张建才手法的熟练,不是频频蘸墨,而是蘸一字解决数字,使人看到了不停歇的运动状态。在不停歇中争取变化,赋予每一个字不同之意态。行草书以崔嵬之相展示出来,却又有不少细腻情节,张建才行草书有了自己的特点。” “张建才也想把隶书写得韵味多元一些,因此隶书中的楷法、行书法也进入其中。形式使书写速度加快了,一些笔画的末端扬起,明显地追求活泼。”
黄玉海先生在《墨韵盈纸任自然》中说:“他的书法骨力洞息,率真健豪,体法百变,穷美尽妙,读来粲然盈楮,使人如临画境,如闻清音,于轻重交替、起伏跌宕中充分达到感官与视觉的享受。其作品广涉多体,运笔不拘泥于形态,更重其神韵的汲取,来追求一种灵奇朴素的美感。”“他巧妙地运用笔墨线条疾涩、润燥、扁圆、质感、力度等各方面的差异,表现书法艺术的千势百体、变化莫测,进而传达出微妙的内心感受。其运笔力感凸现,线条劲健而又生动,虽细如丝发而亦圆润,点、划、线间充满着活力和节奏,大有凝神结思,蓄情而发,一泻而出的感觉。从章法上,他很注重通篇结构,引领管带,首尾相应,一气呵成,以巧妙的布白使作品产生出游龙出水,云烟飘动的效果。他十分注重墨韵的美感,常借用笔的变化,以墨寄托情怀,笔中有墨,墨中有笔,力求达到神采与筋骨的巧妙组合。从其部分作品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他每蘸墨一次,必书至笔枯为止,墨痕丝丝可辨,墨色由浓渐淡、从润至枯,起讫分明,变化自然,显示出一种周而复始、断而还续、起伏交替的墨色韵律。他把炽烈真实的感情渗透到了自己创作的艺术形象之中,随着感情的起伏波动,或紧密,或疏松,墨笔间跌宕起伏的动感,使欣赏者产生强烈的感染力。”“读张建才作品有一种莫名的冲动,他的字里行间不但是技法的表达,更重要地他在传达着一个信息,那就是一个‘情’字,他对书法所用之情,是一种真切的投入,一种由衷的追求。‘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应该说,读懂了张建才的作品也就读懂了他的人品。”我认为以上这些评价是中肯的。他们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概话了建才书法艺术的特点,把他们的观点综合起来,大体上就是建才书法的整体印象。“守”和“变”两个字说起来简单,其实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既需要超卓的识见,也需要异乎寻常的韧劲和毅力。在选准了方向之后,尤其需要坚持不懈的专注和执着。当年一位青年向大师请教成功的秘诀,大师并不答言,只是拿着聚焦镜,在阳光下对着一片纸久久不动,直到把纸引燃。大师说:秘诀就在此。建才的成功,也是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再次证明了大师所说的真理。以我的观察,建才对于艺术的持久不懈专注。这正是他成功的秘诀。
从个性面貌初具到真正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间包括对风格之树的精心浇灌和仔细修剪,也包括对创新方向的不断校正,更包括基本素养的积累以及人格与艺品多方面的修炼。这其间任何一个方面做得是否到位,都有可能成为大家和平庸的分水岭。创造经典,成为大家,无疑是每个有志书家毕生追求的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多方面的条件和滴水穿石的艰苦努力。这不仅是对建才他们年轻人的要求,即使像我们这些年近古稀的老人也概莫能外。
建才的这本作品集,是他在艺术的道路上艰苦攀登的一个缩影。看了这本集子,不觉生出许多感慨,写下来与同道们共勉。
刘禹锡《同乐天登栖灵寺塔》诗云:“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栏干,忽然笑语半天上,无限游人举眼看。”让我们“步步相携”,互相勉励,一道向书法艺术的高峰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