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路,位于中国甘肃省
兰州市城关区,是兰州市西关商圈的组成部分,兰州的城市标志和中央商务区的核心地段,是兰州人心目中资格最老的商业街。
历史沿革
明初,
指挥同知王得,筑路东通“承恩门”、西接“永宁门”,是城里通向城外一条东西向的笔直通道,统称大街。肃王府建成后,将午门以西称西大街,午门以东称东大街。
明末清初,街上陆续修扩建了凝照观、东华观、
兰州市东岳庙、庆祝宫、城隍庙、庄严寺等场所。
清末民初,这条街基本定型,根据称谓分为五段。以辕门为中点,辕门以东至箭道巷口是“东栅子”,箭道巷口以东是“东大街”,辕门西至万寿宫段是“西栅子”,西栅子以西至鼓楼南街口是“侯府街”,侯府街至镇远门段是“西大街”。通街全为石板路。
民国十五年,国民军入甘后,在督办刘郁芬的筹划下,由该部工兵充当公役,铺筑为碎石浆结路面,并顺直箭道巷以东街道。
1939年,筹划建市时,列为建市后首批扩筑道路之一。
1941年,建市后命名为中华路。
1957年5月,重新铺筑浆结碎石基础,沥青表面处理。
1958年6月,命名为张掖路。
2007年,张掖路商业步行街启动运营。
2022年1月,张掖路夜市正式亮相步行街。
历史景点
在这条街上,诞生了誉满西北点心糖果(致兰斋,解放后改造为团结公司食品厂)酱油酱菜(天生园)。致兰斋的沙琪玛、什锦糖,天生园的水晶饼是市民招待亲友或访亲串友必带的礼品。尤其是玫瑰大头菜、五香八宝酱菜、酱乳瓜等酱菜。
辕门市场迁至中山市场后,一些小本经营本的小吃摊贩没了去处,于是,西大街上的城隍庙以及隍庙巷就成他们的主要设摊之地,特别是在庙会期间,这里热闹非凡。不仅有本地的著名小吃,像高担酿皮、灰豆子、热冬果、油炒粉、干旋子、酱肉都能在这里品尝到,还有走南闯北的吹糖人的、捏面人的以及卖糖葫芦、桂花糖的,都会来赶庙会。即使庙会闭会期间,一些小吃摊贩就扎根在这里,渐渐地这里连同它附近的街巷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吃街。
在这条街上,除政府机构外,大量的是经营百货、杂货等商品的商铺。兰州的金银首饰作坊大都在这条街上,特别是东西栅子、东西大街至西关一带,逐渐形成兰州最大、最繁华的商业街。民国间,经营工商业的业者,以籍贯或地域出产为经营特色,因故逐渐形成富有地域特点的商帮。省外的,都以省、市籍区分,如陕帮、晋帮、海帮、津帮等,所以,兰州在相当一段时期内,都有服务于各地的经商者的会馆驻扎,“会馆巷”由此得名;省内的大多以省内地域分,如天水(秦)帮、兰州帮等,兰州帮又称本地帮,相对于此,凡不属兰州郡城外地帮。清末至民国初,兰州的工商业主要经营土特产和水烟。所以,经营甘肃土特产像羊毛、驼毛、皮张、猪鬃、黑瓜子、发菜、蕨菜、百合等以及当归、黄芪、大黄等中药材的货栈除南关外,大多都集中于西大街、西关一带。如晋帮中的天长合、天长兴、晋春和、晋德桂等经销洋布版头,运销甘肃皮毛、药材等土特产;陕帮中的三自号(自立永、自立忠、自立和)同心协、敬义太等大都经营茶叶、土布;运销茶叶的有天太和、天泰运、裕兴隆等多由湖北、汉中收购茶叶,运至陕西泾阳加工成砖茶后经兰州销往西北,然后在兰州收购水烟运至泾阳经出风等工序进一步加工后,水、旱、海三路分销天(天津)南(广州)海(上海)北(东北)。东西栅子一带,商会大楼附近,受辕门市场的影响,开设有兰州具有规模的古玩店。如同德兴、元泰和、德生永、天成福、李流堂等;兰州经营照相的影楼业设店铺在这条街上,如宝生、宝丰、印侬轩、华美、镜真、人鉴、中华等。
由于历史的原因,为政府官员及士绅、商人服务的加工服务业多设在这条街上,主要以金银器(首饰)以及银号(货票)、镜装业(穿衣、照面、玻璃)、澡堂(洗浴业)、饭馆(餐饮)、旅馆为主。有影响者,长盛裕、天一恒、元恒泰(银楼),世昌德、明义城、义兴隆(银号),江苏旅馆、陇海、中华(旅店),东方春、杏花春、北平饭店、兰亭饭庄(餐饮)等。还有经营铁锅、火盆、火炉等铁器的天德福、长盛泰、兴隆裕,铁器都由山西冀城运来,故经营者全为晋人。民国时,以这些业者组成的
同业公会也在这条街上。民国二十九年,大部分商家毁于日寇飞机轰炸,三十一年重建后才有所改观,占道经营得到遏制。面街建筑全部青砖垒墙,两层楼式建筑,统一为新式店面。规划中,将经营铁铜器及首饰的商家全部迁至街南的兰山市场,陆续迁建了经营印刷、绸布百货、服饰、食品、图书的商铺,使街道面貌焕然一新。
在这条街上,西头有国货陈列馆,和街东头的教育推广处遥遥相对。陈列馆是由清宣统间彭英甲筹创的商品陈列所扩大改组而成。陈列馆设制造、编织、食品、服饰、美术五部。教育推广处后来又改组为科学教育馆,就是这个不起眼的所在,后来发展为闻名西北的
甘肃省博物馆。到这些地方参观,不仅可以看到兰州及甘肃的历史,遐想黄河文化之魅力,观摩工业之现状,还可以激发参观者热爱国家,爱护家乡的热情。东头一溜烟地排着天齐庙、东华观、火祖庙、雷祖庙等道观寺庙。“救世主”耶稣也在这条街上有他的落脚点福音堂。
这条街连通的街巷,在街北主要有木塔巷、北门街、官升巷、中山路、箭道巷、会馆巷等;在南的主要有西城巷、马坊门街、鼓楼南街、道升巷、中山街、黄家园、贡元巷等。这些巷道中比较特别的是官升巷,这里可以说是兰州鞋业一条街,集中着义兴成、全顺齐、通省齐等23家鞋铺,居住的人家大多数以“鞋”为营生,糊禙子的、拿鞋底的、拧麻绳的,成了这里的一大景观。所以,这里的居民取“步步高升”之意,为他们居住的地方取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官升巷”。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筹划建市时,列为建市后首批扩筑道路之一。三十年(1941年)建市后,确定为“中华路”,于三十一年五月一日开始测绘,六日完成测绘设计。设计东自东煦门起,西止于镇远门,全长1250米,碎石路面,宽10米,两边青砖人行道,各宽3.5米,每隔50米建渗水井。每三米植一株行道树,并责成路两侧住户和商铺随时浇灌保护。是年六月二日标由协议营造厂兴工修建,六月二十五日工竣。施工中,镇远门瓮城予以拆除,西门在城门两侧开辟3米门洞,作为人行通道,东西城门予以保留。全部投资59万元,40%由政府财政拨付,60%由路两侧受益方负担,先由贷款委员会贷付,再由路费征收中分期偿还。
由于商业的繁荣和署衙办公的需要,兰州电厂以及兰州市第一条以电光源照明的路灯就出现于这条街上。西北的电光源工业和以电为光源的照明也
滥觞于此。
所获荣誉
2019年,获诚信经营示范街称号。
2022年,被评为首批甘肃省级示范步行街。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