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耕(1885—1944),又名资生、逢年,江西萍乡湘东镇砚田村人,民间指墨画家。抗日战争爆发后,张晓耕返居老家,在乡间从事绘画活动。1944年被国民党军抓去,杀害于芦溪大安里,终年五十九岁。
人物生平
张晓耕(1885—1944),又名资生、逢年,江西萍乡湘东镇砚田村人,民间指墨画家。张晓耕出身农家,幼时上过私塾,后随父耕田种地,可他聪颖好学,酷爱绘画,未从名师而练出一手好画。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22岁时,离家赴景德镇以瓷绘营生,但不曾停过拜师精画,画技长进很大,先后到湖南醴陵、武汉、广州、天津、上海、青岛、北平等地以绘画、卖画营生,20世纪30年代还出海赴日,从事书画活动。抗日战争爆发后,张晓耕返居老家,在乡间从事绘画活动。
张晓耕的绘画风格,既保持了中国传统画的技法,又兼有西洋画的技巧。他的指墨画(又称“爪痕画”)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用指头、指甲作画,指法精巧流畅,水墨色彩调和,粗犷工细错落有致、工笔写意兼而有之,所绘山水、人物、花鸟、虫鱼、走兽,传神至极。往往着墨不多,却流水有声、草木生情。现今萍乡市博物馆还收藏有他的部分作品,如工笔画长卷牡丹、菊花,指墨画《双虎图》等。那幅《双虎图》,画的是皓月当空的夜间,两只斑斓猛虎一前一后走出松林。整个画面构思新颖,布局巧妙,水墨浓淡相宜,给人一种虫蚁息声、虎啸生威的感觉。据人介绍,张晓耕在武汉新市场卖画营生时,曾画过一睛一雨两幅仕女撑伞图,虽是取材生活中常见之事,却因表现手法高超,被世人视为珍品,有一个外国人竟认为是宝画,出高价买去了这两幅画。张晓耕在他所绘的画上,还多用指书题写诗句。他的诗句也相当精练,表现出很深的文学修养。张晓耕还有一个绝技,就是擅长微雕。他能在民国时期发行的一分硬币上,雕刻一篇孙中山先生的遗嘱;在一方寸的象牙上,能刻一篇《大学》和半部《中庸》。我们看到过他的一把小象牙骨扇子,在上宽5毫米、下宽4毫米、长118毫米的两片夹子上,各刻有七行共二千余字的行草,字体圆润清晰,用二十倍的放大镜方可辨认。张晓耕虽身怀绝技,但在旧时,却生活清苦。尤其是日寇入侵后,书画销售困难,收入无着。他回湘东后,想建幢房子都无法完工。1944年日军侵入湘东,人们纷纷逃难。他因去过日本,能说几句日语,又想到自己已经六十岁了,就没有走。谁知日军走后,有人说他有汉奸嫌疑,故被国民党军抓去,杀害于芦溪大安里,终年五十九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