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更
中国地质学家、教育家
张更,地质学家、教育家。早年对江、浙、湘、皖等省进行大量野外地质研究,对我国早期矿床地质学进行了开创性研究。针对四川裂缝性气藏的特点,提出打分叉井的理论,在生产应用中效果显著。从事教育工作40余年,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教育思想,是我国石油地质教育事业的创建人之一。
人物生平
张更,1896—1982,男,中国石油地质学家、矿床学家。
张更,字演参,生于浙江瑞安,1896年12月6日生于浙江省瑞安县北区卢浦村。中学毕业后,在浙江瑞安集广镇澄江小学任教。1922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地学系,1928年,成为中央大学地学系的第一届毕业生。在校期间,他学习成绩优异,是同学中的佼佼者。毕业后,到两广地质调查所工作,1929年,调中央研究院地质调查所。期间,他调查了大量金属和非金属矿床,写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论文。1934年,他考入美国哈佛大学,成为世界著名矿床学家林格仑先生的学生。1936年回国,任南京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1941年,任重庆沙坪坝中央大学、重庆大学等校地质系教授兼系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历任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局陕北勘探大队总地质师、副大队长,西北石油管理局地质处处长,西北石油地质局副局长等职,亲赴生产前线,领导和参加我国西北地区的石油地质勘探工作。
1953年,北京石油学院成立,张更参加了建校工作并任地质系主任。
张更除担任上述职务外,还曾是中国地质学会会员,中华自然科学社社员,中国科学社社员,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会员。第一至第五届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82年1月14日,张更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个人简历
1896年12月6日 出生于浙江省瑞安县北区卢浦村。
1913-1916年 在浙江第十中学学习。
1917-1922年 任浙江瑞安集广镇澄江小学教师。
1922-1928年 在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地质系学习。
1928-1929年 任广州两广地质调查所技师。
1929-1934年 任南京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1934-1936年 在美国哈佛大学经济系学习。
1936-1940年 任南京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1940-1950年 任重庆、南京中央大学教授、系主任、理学院院长。
1950-1951年 任中国石油公司勘探室地质师,陕北勘探大队地质师、室主任。
1951-1953年 任西北石油管理局勘探处处长。
1953-1954年 任石油地质局第二副局长。
1954-1982年 任北京石油学院地质系教授,华东石油学院勘探系教授、系主任。
1982年1月14日 在北京病逝。
职业经历
1928年,毕业于江苏大学(今南京大学),1934年赴美国哈佛大学深造。
1936年,回国后,在南京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任副研究员 。
1941年,起任国中央大学教授,后任理学院院长和校务委员会委员、重庆大学任地质系主任、教授、院长等职。
1949年后,先后在燃料工业部、北京石油学院石油工业部任职。
50年代初,投身于石油普查工作,参与领导了西北、西南地区的油气勘探工作,曾任燃料工业部西北石油管理局地质处处长等职。
1952年起,在北京石油学院任教并兼石油地质系主任。
1977年起,任石油部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总地质师。另曾兼任中国地质学会理事,北京九三学社文教委员等。对金属、非金属矿床学和石油地质学都有很深的研究,著作颇丰。
相关事件
张更崇尚科学救国,潜心钻研科学,不参加政治活动。1927年4月,他目睹了国民党反动派包围学校,搜捕共产党人,打死学生的野蛮行径,产生了厌恶国民党的情绪。抗战期间,他又亲眼看到国民党不顾人民死活,大发国难财,对国民党更加痛恨,认为国民党的政权绝不会长期存在下去。淮海战役开始后,他参加过护校运动。南京解放前夕,他和进步师生一起,反对国民党迁校阴谋,使学校完整地迎接解放。
主要论著
著有:《南京雨花台砾石层》(1928年)、《浙江平阳明矾石矿》(1930年,合著)、《安徽铜陵县铜官山之磁矿床》(1933年,合著)、《湖南临武香花岭锡矿地质》(1993年)、《湖南江华的独居石》(1941年)、《锡矿与钨矿之成矿之先后问题》(1944年)、《陕北盆地》(1952年)、《略谈四川油气田》(1958年),还主编了《石油地质学》、《中外油气田地质学》两部教科书。他所编著的《石油地质学》、《中外油气田地质学》已成为中国高等院校的主要教材之一。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1-03-25 08:17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