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润秋
北京南车站售票车间党支部书记
张润秋,女,汉族,1979年8月出生,北京人,在职大学学历,200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9年8月参加工作。
人物事迹
张润秋先后担任过担任售票员、客运员等职务,从老北京南站到北京站,再到新北京南站,工作岗位换了一个又一个,她认准了一条:服务旅客要用心。值班站长,虽说是“站长”,其实只是在候车大厅中接受旅客问询,帮助重点旅客,协调各种事务的一个“大服务员”。家住大兴区的张润秋,每天都要早上五点一刻起床,换乘三趟公交车,行驶30多公里,赶在七点半以前到岗。为了将“快乐旅行,享受服务”的高铁服务核心理念落到实处,张润秋在日常工作中摸索出一套对待不同成分、不同年龄、不同需求旅客的服务方法和技巧。“勤微笑、勤问候、勤观察;眼到、语到、手到”,这是张润秋总结出“三勤、三到”的服务“三字经”。北京南站开通后的第一面锦旗,就是送给张润秋的。2008年9月,一位旅客将装有万余元现金、身份证和重要合同的皮包遗落在车上,出站后又返回来向她求助。这趟列车到京后将折返发车,她立即带领工作人员到车厢上仔细寻找,在检票放行前几秒钟,终于找到了皮包。
北京南站最高峰时开行临客9对,加上图定列车85对,共计94对,每天上下车旅客超过10万人。回家路远,为了不影响工作及照顾好肚子中的小宝宝,张润秋和爱人商量,在北京南站附近每月花2800元租了一套房子居住。新北京南站是伴随着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而诞生的。第一天,张润秋就下定决心:现在的北京南站,不同于以往的北京南站;今天的客运服务,也不同于过去。各种线路,张润秋走了一遍又一遍,“一定要告诉旅客最方便的路线”。“零换乘”是北京南站的特色,地下一层,设立了车站的核心换乘区。地铁、铁路、公交、出租车等各种交通方式,在这里实行距离200米以内的换乘。为了让“零换乘”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张润秋几乎把所有在这里停靠的公交车和地铁都坐了一遍,做到了线路、站点“两清楚”。她对照最新的北京地图,把这些线路周边的酒店、学校、医院等,一一记录下来,甚至每天北京的体育赛事和文艺活动也要查清楚,记下来,旅客一问,立刻答得出来。
老弱病残孕等重点旅客群体是“润秋服务台”的主要服务对象。针对老年旅客行动不便、眼力听力减弱的特点,张润秋总结出“一扶、二问、三引导”的“全程服务法”:“一扶”是防止老人滑倒;“二问”是弄清老人乘坐的车次和去向,防止坐错车次或坐错方向;“三引导”是从检票、进站一直到上车全程引导陪送,防止途中发生意外。针对腿脚不便的残疾旅客自尊心强、不愿轻易接受帮助的特点,张润秋也有办法,她归纳为“跟随服务法”,保持一定距离跟随观察,语言、表情自然适度,体现一种尊重与关爱,一旦发生情况立即上前帮助。从这些旅客进站到上车最后抵达目的地,张润秋一直牵挂着。在张润秋的工作日志中,前面五六页密密麻麻记满的,全是电话号码,济南站值班站长、南京客运段值班室、天津站派出所,张润秋说:“为他们服务,是铁路系统职工的接力赛。每天指不定遇到什么事,需要时随手一翻都有了。”2011年春运后,“润秋服务组”每天服务服务重点旅客都在40人以上,日均为旅客解决问题200件以上,接受咨询上千次,收到表扬信136封。
由于工作繁重,她一度出现先兆性流产的症状。在医生的强烈要求下,她卧床休息了半个月,很快又出现在进站大厅里。车站领导最后给她下了命令,继续工作可以,但要保重身体,别人是站着为旅客服务,她必须坐着。但张润秋总是坐不住,旅客前来寻求帮助,她又像以前一样,主动热情地迎上前去。让她感动的是,那些她帮助过的旅客记住了她,牵挂着她。一位老先生来看她,她刚好外出,于是留下一张纸条,“人对辐射的安全系数”,提醒她注意。一位大妈几乎每次在南站坐车都要来找她,听说她怀孕了,经常打电话来问候,关照她保重。张润秋拖着不再如过去灵活的身体,一趟一趟、一遍一遍将自己的经验、技巧等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润秋服务组”的其他人员。
2020年8月,张润秋当选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三届常务委员会委员。
2022年2月2日,张润秋参与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炬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传递。
所获荣誉
2006年,获北京站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07年,获北京站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09年,获北京铁路局先进生产者、“三八”红旗手称号;
2010年,获全国服务明星,北京市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
2020年1月10日,中央宣传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为张润秋颁发“最美铁路人”证书。
2021年6月,荣获“中国铁路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09 12:15
目录
概述
人物事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