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灵甫
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
张灵甫(1903年8月20日—1947年5月16日),男,汉族,又名宗灵,字灵甫,原名张钟麟,后因杀妻案改名张灵甫,字钟麟,陕西省长安县(现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中将军衔,参加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曾任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整编第74师师长。
人物生平
求学经历
1903年8月20日,张灵甫出生于陕西省长安县东大乡东大村。
1921年,张灵甫考入长安中学。
1923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期间同第一任妻子邢凤英结婚,后因无力负担学费而退学。
1926年,张灵甫从北大退学后,与同学在河南开封加入胡景翼的国民二军驻豫军官训练团,后在军中偶遇于右任,经其推荐南下广州,于当年秋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后进入步兵科就读。
黄埔从军
黄埔四期毕业后,张灵甫被编入国民革命军第21师任步兵排见习官,不久见习合格升任排长,开始参加北伐战争。北伐结束后,张灵甫调入国民革命军第一师,升迁至团长。
1933年,张灵甫就任第一师独立旅第1团上校团长。此时,张灵甫所在部队在四川与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交战,经部队朋友介绍,张灵甫与吴海兰相识。冬,两人在四川广元拜堂成亲。—年后,女儿张清芳出生。
1934年,第一师在“围剿”革命根据地的战事中,从黄陂追击红四方面军,张灵甫率第三营为前锋,快速追击立下战功,受师长胡宗南之嘉奖。战后升任第一师独立旅第一团团长,随全师进驻甘肃,年底至川甘边境碧口驻防,继后又移防四川广元、昭化一带。在阻击红四方面军的战斗中,独立旅伤亡惨重,旅长丁德隆指挥一个团伤亡殆尽;张灵甫第一团侥幸脱险,无大伤亡,再受胡宗南嘉奖。嗣后,张率团又追击长征北上的红一方面军,在甘肃岷县从马上摔下受伤,至西安疗养。
1936年,张灵甫枪杀了第二任妻子吴海兰。事发后,张灵甫遭到了妇女界的一致讨伐,胡宗南没有执行蒋介石派人押解张灵甫到南京受审的命令,而是要求张灵甫自解南京。张灵甫到达南京后被判入狱10年,在南京“模范监狱”服刑。张灵甫被释放后,到西安南镇74军51师王耀武手下任上校候差员。
抗日战争
1937年10月底,51师奉师南进,途经郑州时,需要成立一个补充团,张灵甫被任命为国民党第74军第51师第153旅第305团上校团长,因枪杀妻子事件在部队震动很大,改名张灵甫,10月初赶赴上海。12月5日,张灵甫率305团投入南京保卫战在淳化镇附近构建新阵地,阻击日军掩护王耀武51师退入南京。后被提升为153旅副旅长兼305团团长。
1938年春,张灵甫被提升为153旅副旅长兼第305团团长。4月,51师在黄陂接受军委会校阅,获得军委会校阅官的优良考评,张灵甫305团的成绩在阅后评定中,名列全师第一。后擢升为51师153旅少将旅长。
1940年,张灵甫被任命为74军第58师副师长。
1941年3月15日,张灵甫代理58师师长,指挥58师参加上高会战。58师在9月的第二次长沙会战中损失惨重。战后,师长廖龄奇被蒋介石下令枪决。廖龄奇死后,10月24日,张灵甫被任命为第74军第58师代师长。冬,升任第74军第58师少将师长。
1942年6月,浙赣会战,张灵甫率58师在衢州外围与日军血战3日。6月13日,张灵甫率58师主力收复瓮安。11月,常德会战,张灵甫率58师收复黄石、九溪。
1944年5月,张灵甫任74军副军长兼58师师长参加第四次长沙会战。此后张灵甫一直在湘乡至邵阳一线继续与敌40师团鏖战。
1944年5月10日,张灵甫会同前来增援的第19师一起克复永丰,之后暂留守永丰抓紧进行战地整补。6月,24集团军改编为第4方面军,王耀武升任方面军司令,施中诚仍是74军军长,张灵甫升任副军长。
1945年2月,被国民政府授予陆军少将军衔。1945年2月,张灵甫经第24集团军总司令王耀武和74军老军长俞济时的保荐,进入重庆陆军大学甲级将官班第二期学习,直到6月18日毕业返回湘西正在战后休整的74军,随后以第74军副军长的身份参加了湘西会战。1945年8月日军投降后,74军57师配属新6军空运南京受降,张灵甫升任74军中将军长兼南京卫戍司令。
兵败身亡
主词条:孟良崮战役
1946年6月,第74军改编为整编74师(军),辖整编51旅、57旅、58旅共3万余人,军长张灵甫改任师长。
1947年2月,国民党军调整战略,从最初对各解放区的全面进攻改为对陕北和山东两地的重点进攻。在山东战场,以整编74师为核心的第1兵团为绝对主力。3月下旬,国民党军开始全面攻击,至4月上旬,基本打通津浦路徐州至济南段,占领鲁南地区,随后继续向鲁中进击,解放军主动后撤,国民党军迅速跟进,于5月10日占领莱芜、蒙阴、河阳,国民党军第1兵团司令汤恩伯被解放军的行动所迷惑,一改先前的稳扎稳打战术,不待与友邻兵团协同,立即命令以整编74师、整编25师为主攻,从垛庄、桃墟北进,限令必须在5月14日攻占坦埠。
1947年5月11日,急于抢头功的张灵甫率整编74师甩开两翼掩护部队,孤军深入,由垛庄经孟良崮西麓向华野展开进攻。当华野以5个纵队、10万兵力从正面对74师实施围攻,张灵甫将部队拉上了就近的孟良崮山麓。
蒋介石认为此乃与华东野战军决战的良机,令张灵甫率部固守,并令空军空投粮弹,同时令整编第25、第83师等10个整编(军)向孟良崮增援。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为迅速歼灭整74师,于当日13时调整部署后,即令部队发起总攻。16日,第4、第6、第8、第9纵队合力总攻,17时,将整编第74师全部歼灭,师长张灵甫被击毙。
轶事典故
书法造诣
少年张灵甫痴迷书法,在长安中学念书时常步行十余里到西安文庙研习。那时的张灵甫最喜欢书写《正气歌》《满江红》,常常贴得一屋子都是。有一次他在碑林习字,不想巧遇正在关中书院授课的于右任,于右任看过张灵甫的字,深为喜爱,连称人才难得。
跛腿将军
1939年,在南昌会战高安战役中张灵甫腿部受伤,因此留下残疾,从此被称为“跛腿将军”。
古城杀妻
主词条:张灵甫杀妻案
张灵甫从黄埔军校毕业后,在蒋介石的嫡系第一军任职。1933年,张灵甫当上了第一师独立旅第1团上校团长。经部队朋友介绍,张灵甫与吴海兰相识。1933年冬,两人在四川广元拜堂成亲。但在1935年发生了“团长古城杀妻” 案。
吴海兰被枪杀的事情传到了四川广元,吴海兰的哥哥吴正有写了控告信,找到了西安的妇女协会。西安的女界得知此事,声称要为吴海兰讨个公道,严惩杀人凶手,中央军团长杀妻案一时在古城闹得沸沸扬扬。
张学良夫人于凤至来到了西安,妇女协会把吴正有的控告信转到了她的手里,于凤至回到南京就把此事告诉了宋美龄。宋美龄告知蒋介石后,蒋介石一听有人告状,说自己的黄埔门生无理杀妻,非常生气,立刻吩咐下面将人送南京军事法庭查办。
张灵甫自知罪责难逃,到达南京后径自去军法处自投罗网,被拘押于老虎桥模范监狱,随后被判处死刑。但在被判处死刑之际,他在狱中染上了疟疾,在狱医的治疗下起死回生,随后听从典狱长的劝说,向军事法庭递交了申诉书。
关于张灵甫杀妻的原因一种说法是这样的:张灵甫的妻子叫吴海兰。1935年红军到达西北后,张灵甫所在的胡宗南第一军尾随红军到达西北。第一军的军官眷属都住在西安。一天,张灵甫见一位同事探亲返回部队,便问:“你可看见我的太太没?”同事打趣道:“看见啦,在电影院门口,你太太穿着旗袍。还有一位小伙子,西装革履的俩人可亲热了。”张灵甫是一个遇事很认真的人,听说妻子“不贞”,他向胡宗南请了假,回到家他对妻子说:“我好长时间没吃过饺子了,你为我包一顿饺子吧。”妻子听后便到菜地割韭菜。张灵甫尾随在后,待妻子刚蹲下去割韭菜时,即拔出手枪,对妻子后脑就是一枪。
另一种说法认为当年张杀妻不是因为妻子外遇。曾经长期在张灵甫手下任职的刘光宇与张后来的妻子王玉龄回忆,当时张灵甫发现吴海兰擅自拿走了张的军事文件,却交代不出理由,当时胡宗南的部队一直在川陕一带与红军激战,当地也有共产党的地下组织活动,张灵甫疑神疑鬼,担心妻子可能沾了共产党的边,但在事情没搞清楚之前又不便声张,于是就暗地里向妻子盘查,不料吴海兰对此保持沉默,惹得他气急败坏,越发怀疑妻子背着他做了不可告人之事,于是拔枪杀妻。吴海兰死在了丈夫的枪下。因为事涉通共之嫌,事发后张灵甫怕传出去有口难辩,便推说是感情纠葛。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张灵甫对吴海兰的怀疑并没有寻获确凿的证据。
人物争议
抗日名将
部分资料将张灵甫列为抗日十大名将的第九名,比他的上级王耀武还靠前。但在抗战期间,国民政府有对抗日有较大战功的将领,会授予青天白日勋章,并提请美国政府授予自由勋章。而张灵甫从未获得这两种勋章。有人说他获得美国金质自由勋章,这早已被网友考证是假的。
在张灵甫的生前死后,蒋介石政权虽然对他极力旌扬,却从未说过张灵甫是抗日名将。国民党军队里的将领们,也不认为张灵甫有多大的抗日战功。
部分资料认为张灵甫作为51师153旅305团团长,参加了凇沪保卫战,在嘉定作战时“面对武器装备远远优于国军的日寇蜂拥冲锋,杀红眼的张灵甫甩掉上身军服,抱着机枪跳出战壕,身先士卒带领100多名敢死队员迎头痛击,后他率领该团又连续打退敌人七次冲锋,打死打伤日寇800多人。”
但51师扩编为2旅4团的甲种师,直到1937年10月才算完成,张灵甫这时才当上305团团长,之前一直在武汉负责部队的编成工作。
部分资料认为万家岭大捷张灵甫亲率突击队攻占张古山,但根据薛岳及参战将领回忆资料无此记录。在该场战斗中主攻张古山主阵地有153旅305团,但305团团长为唐生海、代团长为于清祥,在该场战斗中,305团团长唐生海负重伤,代团长于清祥殉国,且在1938年10月9日王耀武给俞济时转蒋介石的战斗电报中,从头到尾没有出现张灵甫的名字,无论是指挥还是负伤。
剧本创作
部分资料认为万家岭大捷后,1939年1月,田汉在长沙采访张灵甫,亲自撰写了话剧《德安大捷》,剧中主人公就叫张灵甫,演出后从此张灵甫名扬天下,并由田汉作词,任光作曲创作了74军军歌。
但根据田汉出版及创作作品没有《德安大捷》,且1936年,任光因发表歌曲《打回老家去》被迫流亡海外。直到1940年春天才回国,在重庆教书。
获得勋章
部分资料认为张灵甫1944年8月因功授勋,荣膺宝鼎勋章,不久之后再获颁忠勤勋章,随军的美军观察顾问也对他的表现欣赏,张灵甫还获得了美国金棕自由勋章。
但宝鼎勋章等次高于云麾勋章,不可能先获宝鼎勋章,后获三等云麾勋章,且美国金棕自由勋章1945年才设立。
治军严格
部分资料认为张灵甫治军严格,但国民党军将领回忆资料显示,张灵甫治兵严苛,手段暴戾,时常杀一儆百,率部进攻解放区期间,对当地民众犯下累累暴行。整编74师进入解放区后,烧杀、抢掠、奸淫无所不用其极。在孟良崮被解放军包围时,74师将附近许多村庄烧毁焚平,将来不及逃跑的村民一律枪杀。张灵甫为了解决粮食的困难,下令在解放区“就地补给”,让部队抢掠百姓的粮食,对敢于反抗的老百姓全部枪杀。
死亡之迷
迄今为止,关于张灵甫之死,仍在继续流传的,主要有三种版本:“击毙说”“自杀说”以及“杀俘说”。
张灵甫被击毙在其指挥所山洞里,1947年5月30日,华东野战军陈(毅)粟(裕)谭(震林)(陈士)榘联名致电中共中央军委的电报,电报中指出: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副师长蔡仁杰、五十八旅旅长卢醒,确于十六号下午二时解决战斗时,被我六纵特团副团长何凤山带兵当场所击毙。当特团何副团长走近张灵甫等藏身之石洞,据师部副官出面介绍为张灵甫等人,现尚在俘官处可证。
张灵甫在山洞内与其他高级军官集体“从容自戕”,这是国民党方面在战役结束后公开宣传的最初版本。张灵甫及其74师被歼灭后,蒋介石收到了张灵甫的遗书,其中写道:
“今战况恶化,饮水断绝,粮弹俱尽,全师孤悬,四面受敌。我与众将战到最后,为上报党国与领袖,下达士兵与部属,决心以一弹饮绝成仁,报效校长多年之教诲。”
1947年5月29日,蒋介石发布《为追念张灵甫师长剿匪成仁通告国军官兵》一文,向国民党全体官兵通报表彰了张灵甫的“杀身成仁”。
张灵甫被俘后才被某士兵违反纪律枪杀,所谓的杀俘说,指的是张灵甫先被解放军俘虏,稍后又被负责押解的某解放军士兵泄愤枪杀。这一说法虽最具代表性的,是《百年潮》杂志2007年第七期刊登的一篇署名冷玉键的题为《孟良崮战役中张灵甫亡命之谜》的考证文章,作者称“采访了现任中共临沂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原全程参与张灵甫死亡调查及遗骨考证的崔维志等同志,并对相关资料进行考订”,作者的史料依据全部都是中共参加孟良崮战役的军队干部的回忆。最有分量的是时任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的王必成撰写的回忆文章《飞兵激战孟良崮》,“抢救未果身亡”,其依据则是所谓的“田野调查”,也就是半个多世纪后的战地回访。
家庭成员
第一任妻子:邢凤英,育有一子张居礼。
第二任妻子:吴海兰,育有一女张清芳。
第三任妻子:王玉龄,张灵甫死后王玉龄只身一人飞往美国,学成、工作毕业后,将母亲和儿子从台湾接到美国,几经折返最终定居上海,育有一子张道宇。
长子:张居礼,1936年出生,1953年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汽车学校,1957年考入西安师范学校。1959年,毕业后任物理老师。
次子:张道宇,1947年3月9日出生,1952年,张道宇和母亲王玉龄赴美生活,在美国读完了中学和大学,后居台湾、上海等地,现任台湾中华黄埔后代联谊会会长。
女儿:张清芳,建国后任护士,并生有二子一女。
人物纪念
纪念建筑
张灵甫墓园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南郊秦岭山下环山公路与东(东大村)祥(祥峪)路十字路口交汇处东南角上,是张灵甫与原配邢琼英的合葬墓。陵园内墓冢为衣冠冢,2013年5月由东大村村委会出资修建。
影视形象
纪念活动
2005年,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张灵甫的长子张居礼替父亲领到了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国务院颁发的一枚抗日纪念章。
2009年,张灵甫遗孀王玉龄年初写信给国民党前主席吴伯雄,希望能补发其夫原获抗日勋章。但台湾当局“国防部”的回函列出每个勋章的价格,要王玉龄花钱买。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8 14:34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