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龙,男,汉族,1963年3月出生于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共党员,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
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人物经历
1980年9月至1984年6月,在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
1984年9月至1987年6月,在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
1987年9月至1990年6月,在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学习,获博士学位。
1990年7月至1992年12月,任华中农业大学讲师。
1993年1月至1996年12月,任华中农业大学副教授。
1993年10月至1994年10月,担任
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系访问学者。
1997年1月至2002年5月,任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1998年11月至1999年4月,担任美国
阿拉巴马农工大学植物科学系访问学者。
2002年6月至2008年2月,任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院长、教授。
2008年3月至2018年8月,任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
2000年,入选教育部骨干教师支持计划。
2001年,获得湖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支持。
2001年11月至2002年2月,担任
英国杜伦大学生物系访问学者。
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
2005年,入选湖北省新世纪人才工程。
2007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13年,入选首批国家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
2018年9月,任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2021年4月23日,入选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2023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张献龙长期从事棉花生物技术及育种应用研究,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从野生棉体细胞及原生质体再生植株,实现体细胞融合并再生植株;建立了一套高通量的棉花转基因系统;并将CRISPR-Cas9技术在棉花中成功应用;鉴定了一系列抗病、耐高温、及纤维发育相关的重要功能基因;完成了海岛棉基因组测序,揭示了棉花驯化历程,为全基因组育种奠定基础。
截至2017年2月,张献龙相关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湖北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
截至2017年2月,张献龙在Nature Genetics、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Plants、Nucleic Acids Research、Plant Cell、Plant Physiology等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300多篇,主编/参编专著8部;Elsevier国际出版集团2015-2019年发布的统计结果,在“农业与生物科学”领域,张献龙在高被引学者之列。
[1].Genome Sequencing, In: Cotton, 2nd edition. 2015, edited by David D. Fang and Richard G. Percy. American Society of Agronomy, Crop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and Soil Science of America. p. 289-302
[2].张献龙.植物生物技术(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3].Developmental and molecular aspects of somatic embryogenesis (nonzygotic embryogenesis), In: Plant Tissue Culture, Development, and Biotechnology, 2011, Robert N. Trigiano and Dennis J. Gray Eds., CRC Press, p. 307-325
[4].Cotton Biotechnology: Challenge the Future for Cotton Improvement, In: Biotechnology in Crop Improvement, 2008, GP Rao (ed.), Studium Press, LLC, Houstan, Texas, USA. p. 241-301
[5].张献龙.遗传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6].张献龙.湖北棉花[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7].张献龙.作物育种学总论[M].北京:农业出版社,2003.
[8].张献龙.中国棉花遗传育种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9].张献龙.植物细胞组织培养[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截至2017年2月,张献龙培育出“华杂棉1号”、“华杂棉2号”、“华惠103”、“华杂棉H318”、“华杂棉4号”和“华棉3109” 、华棉3097、华杂棉H116、华杂棉H922等棉花新品种。
1.“华杂棉1号”( 鄂审棉2005002号)
2.“华杂棉2号” ( 豫审棉2005009号)
3.“华惠103”(赣审棉2006008号)(与惠民种业合作)
4.“华杂棉H318”(国审棉2009018号)
5.“华杂棉4号”(赣审棉2009001号)
6.“华棉3109”(鄂审棉2014006号)
7.华棉3097 (鄂审棉2017005)
8.华杂棉H116(赣审棉20180001)
9.华杂棉H922(赣审棉20180002)
1.张献龙,聂以春,陈妹幼,吴家和:一种快速棉花转基因的方法。专利授权号:ZL01131087.1
2.张献龙,林忠旭,聂以春,贺道华:一种棉花分子遗传连锁作图的方法。专利授权号:ZL03119012.X
3.张献龙,朱龙付,涂礼莉,聂以春,郭小平,曾范昌,刘迪秋:从棉花组织中抽提RNA的方法。专利授权号:ZL200410060637.6
4.张献龙,金双侠,聂以春,郭小平,朱华国:超声波辅助农杆菌转化棉花胚芽的方法。专利授权号:ZL200710063650.0
5.张献龙,林忠旭,刘传祥:利用EST-SSR标记-棉花纤维转录。专利授权号:ZL201010196031.0
6.涂礼莉,李阳,张献龙,朱龙付,邓锋林:两个棉花纤维伸长期优势表达的启动子及应用。专利授权号: ZL201010582387.8
7.张献龙,谭家福,涂礼莉,朱龙付,邓锋林:利用棉花基因GbF3H改变花瓣颜色,专利授权号: ZL201010582448.0
8.张献龙,邓锋林,涂礼莉,朱龙付,谭家福:两个棉花纤维发育起始优势表达的强启动子及其应用。专利授权号:ZL201010582335.0
9.张献龙,王彦芹,金双侠,朱龙付;聂以春:利用花花柴KcNHX1基因培育耐高温拟南芥的方法。专利授权号:ZL201310160491.1
10.张献龙,杨细燕,周婷,王丽晨:GhTZF1在增强植物抗旱性及延缓干旱诱导的衰老中的应用。专利授权号:ZL201310365814.0
11.朱龙付,高巍,龙璐,张献龙,聂以春,袁道军:棉花硬脂酰去饱和化酶GbSSI2基因及应用。专利授权号:ZL201310019959.5
12.张献龙,朱龙付,孙龙清. 一种棉花细胞色素P450基因及应用. 专利授权号:ZL 201210084887.8
13.朱龙付,张献龙,高巍,龙璐. 棉花同源结构域转录因子基因GbHDTF1及应用. 专利授权号:ZL 201310345168.1
14.张献龙,朱龙付,闵玲,胡琴. 介导棉花广谱抗性的棉花Lac1基因及应用. 专利授权号:ZL 201310109621.9
15.张献龙,李阳,涂礼莉:袁道军:“棉花细胞壁伸展蛋白基因GbEXPATR 及应用”,专利授权号:ZL201410073300.2
16.张献龙,韩杰,谭家福,涂礼莉:“一种棉花Phytosulfokine前体基因GhPSKP及制备方法和应用”,专利授权号:ZL 201210260715.1
17.涂礼莉,胡海燕,谭家福,张献龙:“一种纤维伸长期优势表达的启动子及制备方法和应用”,专利授权号:ZL 201210288775.4
人才培养
2016年5月,张献龙在接受华中农业大学教务处开设的“狮子山下问教问学”采访时,曾表示:
“关于教学与科研孰轻孰重的问题是一个难以辩解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大学教师的第一任务是教书育人,第二任务才是科研,但科研是为培养人才服务的,只有教师的研究水平比较高的情况下,才能高质量的搞好教学和育人。大学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第一目标应该是把研究成果和对国际科技水平的了解应用到课堂上去。为了科研而放弃教学的教师不是大学需要的老师。我还想表达的一种观点是,教书和育人必须统一,教师不仅要在学术上影响学生,还应在思想、价值观、行为、品德等方面正确影响学生,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有思想、有理想、有品位的人才。”
“研究生首先应明白为什么读研,应该是为自己感兴趣的事业。如果是为饭碗而读,难以取得突破性的成就;如果为了事业,为了兴趣追求,就会不知疲倦,只要坚持,一定会取得突破。选好导师,选好课题,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多掌握研究方法和手段,有丰富的想象力,胆大而心细,多听学术报告并不断激发激励自己,有想法就动手实验,不要把今天的事情拖到明天,善于与导师和同学讨论和交流,敢于在导师给予的课题基础上大胆创新等,对于研究生的成长成才都很重要。我有几名让我骄傲的研究生,他们每完成一个阶段的任务时,我除了与他们一起分享外,就是讨论和布置新的任务。‘让能干的研究生干更多,鞭打快牛’是我培养优质研究生的秘诀。”
截至2016年5月,张献龙曾讲授过“遗传学”“育种学各论”“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生物技术”、研究生专题课等。
截至2017年2月,张献龙主持国家精品课程“植物生物技术”;主持“国家级精品课程植物生物技术”等教改项目;指导的博士学位论文获2008年“全国优秀百篇博士学位论文”,另有两篇博士论文获“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提名”,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湖北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出版图书
个人生活
2016年5月,张献龙在接受华中农业大学教务处开设的“狮子山下问教问学”采访时,曾表示自己在大学时期也狂欢过,喝酒喝醉过。但更多的时候还是应保持理性,不能忘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有的时候以不变应万变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张献龙高考时英语仅有30分,所以高中时就放弃英语学习了。大学里从ABC开始学英语,但半年时间他把教材内容全干掉了,别人在学为农业大学编写的英语教材的时候,他在学新概念英语。张献龙真是为学英语而疯狂过,但并不知道为什么学英语,如今英语对于国际交流作用巨大。张献龙认为说大学难忘的另一件事就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动机是很纯的,就是为了毕业后回家乡工作,理想就是当乡镇长,造福一方,因为农村太穷了,他读了很多农业方面的书和杂志,自认为可以带领农民致富,他说现在回想起来有一些幼稚,但这的确是自己我的理想。他大学的时候喜欢读《
读者文摘》《
中国青年》等杂志,也读《
三国演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书籍。
张献龙从来没有过双休日,实验室的灯常常亮到夜里12点。缺少人才,他想尽一切办法,从中国国内外引进;缺少经费,他四处申请。工作再忙,张献龙每周都要召开半天的学术报告,让大家交流信息,碰撞思想火花。张献龙保持每年到棉田为棉农讲课。有一次,湖南某县的气温超过40摄氏度,棉农们说,今天太热,张教授不会来了。话音刚落,满头大汗的张献龙准时来到棉田。
人物评价
张献龙言传身教,梦做指引,用爱心与责任激励学子;睿智勤勉,敦笃砺学,用志趣与坚韧披荆斩棘。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坚守劳作于田间,淡泊笑看功名。张献龙教授是中国棉花科技领域的优秀人才,数十年如一日在这片炽热的土壤上耕耘,以付出为幸福,得累累硕果。以坚定的背影,汇入茫茫田海;用执着的步伐,冲锋于科技前沿。关爱学子,服务社会,造福百姓,是他最真挚的诺言。(华中农业大学评)
张献龙始终瞄准国际前沿,不急不躁,潜心科研,带领团队终于掌握了成熟的棉花细胞培养技术体系,创造了多项国际第一:首个从雷蒙地棉、克劳茨基棉等野生棉细胞获得再生植株,首次从克劳茨基棉等野生棉原生质体再生植株。在此基础上,通过集合远缘杂交、细胞工程和常规育种评价等技术,筛选出一批早熟、高产、优质及多抗的棉花新品系。(人民日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