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祖勋
中国工程院院士、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
张祖勋,1937年6月5日出生于江苏无锡,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物经历
1937年6月5日,张祖勋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
1955年9月—1960年7月,就读于武汉测绘学院航空摄影测量系大学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60年11月,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65年9月—1968年7月,就读于武汉测绘学院航空摄影测量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1960年7月—1970年9月,担任武汉测绘学院航测系助教。
1970年9月—1975年12月,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测绘学院助教。
1976年1月—1981年10月,担任武汉测绘学院航测系讲师。
1976年,在瑞士测绘仪器厂学习。
1981年10月—1987年6月,担任武汉测绘学院航测系研究室主任。
1986年6月—1988年1月,担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航测系航测系主任。
1988年1月—1997年1月,担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副校长。
1990年1月—1997年1月,担任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1995年11月,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张祖勋在理论研究、开发中取得了国际一流的研究成果,并实现了从研究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推出了“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VirtuoZo”,使中国摄影测量生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他提出了数字摄影测量的的两个基本关系:即解析关系与对应关系;多基线影象测绘、广义点摄影测量等理论;提出并实现新影象匹配算法。这些理论与算法解决了一些利用传统摄影测量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它们必将推动数字摄影测量发展到一个更高的平台。
根据2020年7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张祖勋撰写论文、著作100余篇,被SCI、EI等检索的20余篇。
人才培养
张祖勋常常告诉学生们,他最大的长处是会联想。“不是你一天到晚想,吃饭也想,睡觉也想,不行,你要能够放得下,但是并不等于你放下的时候不想它。做学问不是难在刻苦地学习,而是难在必须不断地锻炼自己、磨练自己,让自己有一种灵感,能够联想起来,并且解决问题。”
根据2020年7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张祖勋已培养研究生五十余名,在读博士生10余名。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社会责任
捐资百万元设立“教书育人奖”。
2017年,张祖勋向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捐赠100万元,倡议设立“教书育人奖”,鼓励在教学一线辛勤耕耘,深受学生爱戴的优秀教师。
2021年10月,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张祖勋获得“杰出教学奖”,张祖勋表示,100万元奖金将捐给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用于充实他设立的“教书育人奖”奖金池。“用杰出教学奖的奖金,去奖励年轻一辈教学出色的教师,再适合不过了。”张祖勋笑着说。
人物评价
张祖勋在数字摄影测量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受到中国国内外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他学风正派、治学严谨、一丝不苟、理论基础扎实、勤于探索与创新。(中国工程院评)
张祖勋不仅是中国摄影测量学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而且是中国摄影测量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并走向世界的开拓者之一。(武汉大学新闻网评)
您(张祖勋)热爱祖国、尊重科学;教书育人,学风正派;追求真理、勇于创新。您敬业奉献的高尚品德、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是中国工程科技界的楷模和学习的榜样。(中国工程院周济院长祝贺张祖勋院士八十寿辰来信中评)
“平凡是人生的永恒。”他曾这样为学生题词,而在执教的61年中,他不断在平凡中铸就非凡。他是享有国际盛誉的科学家,致力于摄影测量与遥感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其研究成果在汶川地震救援中作出了重大贡献,也在三峡工程、中国卫星等国家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捐资百万元设立“教书育人奖”,传承优良教风,“让最好的教师培养学生”。(2021年度教学三大奖组委会颁奖词)
人物影响
2017年,张祖勋向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捐赠100万元,倡议设立“教书育人奖”,鼓励在教学一线辛勤耕耘,深受学生爱戴的优秀教师。
2021年10月,张祖勋获得“杰出教学奖”,他表示,100万元奖金将捐给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用于充实他设立的“教书育人奖”奖金池。
参考资料
张祖勋.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2020-04-14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26 17:36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