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熟(1895年9月-1994年3月), 平武龙安镇人,名从酉、号秀蜀,笔名有奇零等,四川省著名教育家,绵阳党组织创始人。1916年,张秀熟考入国立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在高师读书期间,受四川马克思主义运动先驱者王右木的影响,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1919年“五四”时期,任四川省学生联合会执行部理事长,成为四川爱国学生运动的领袖。1926年3月,经刘愿庵、童庸生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担任中共成都市委第一任书记和川西特委书记;同年7月,张秀熟在江油建立了绵阳第一个党支部——中共中坝省二中支部,并任支部书记。1928年2月,任中共四川省委常委;5月代理中共四川省委书记。1928年10月,因判徒出卖,在重庆被捕入狱。1936年10月,经党组织营救出狱。1937年1月,回到平武创办平武简易师范和平武县立中学。1940年8月至1949年10月,奉党组织安排,回到家乡平武“长期隐蔽,以待时机”,利用主持平武简师校工作的合法身份秘密开展革命工作,联系地方武装,筹集物资,为迎接解放军入川,为绵阳解放作出了特殊的贡献。解放后,曾担任川西区文教厅长、四川省副省长兼教育厅长、一至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一至七届四川省人大代表、第四届省政协副主席、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五、六届省人大副主任、中共四川省顾委常委、省社科联名誉主席等职。
人物生平
张秀熟(1895—1994 年),名从酉,字秀熟,以字行,平武县龙安镇人。
1912 年,张秀熟到江油龙郡中学读书,认识并受教于四川马克思主义运动先驱者王右木。1916 年,考入成都高等师范学堂,次年升入高师本科国文部,接受《新青年》宣传的新思想。1919 年 5 月,张秀熟与袁诗荛等组织高师学生游行演讲,声援北京学生发动的五四运动。6 月,四川省学生联合会在成都成立,张秀熟被推举为执行部理事长,领导学生联合会宣传新文化,推动五四运动向全川发展。1920 年,张秀熟与袁诗荛等主办学生联合会机关刊物《四川学生潮》,发表多篇文章,抨击帝国主义,揭露封建军阀,批判封建礼教。同年暑期,张秀熟回到平武,任平武高等小学堂校长。
1921—1926 年,张秀熟辗转于南充县立中学、江油龙绵联合县立师范学校、成都高师附中等校任教。1921 年暑期,张秀熟和袁诗荛一同接受张澜的聘请,到南充县立中学校任教务主任兼教国文。王右木来信指示他们:“多多散布革命种子,建立川北据点。”1922年,王右木在成都创办《人声》报,这是四川第一个系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张秀熟应王右木之聘,担任《人声》报特约通讯员和驻南充代办员。1923 年,受聘于江油龙绵联合县立师范学校,任教务主任兼授国文课。他编导话剧《农民泪和军人血》,学生在江油连演数场,深受群众欢迎。1924 年夏,张秀熟应聘到成都高师附中任教。1925 年,经国民党四川省主席刘湘督办公署秘书长杜绍棠引荐,张秀熟任督办参议,他由此了解到四川军阀的反动和腐败。同年,张秀熟赴巴县国民师范学校任教,兼任江北致平中学国文教师。在重庆,由《新蜀报》主编介绍,认识该报主笔萧楚女。萧楚女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时任社会主义青年团驻川特派员,他向张秀熟宣讲了许多革命理论。9 月,张秀熟自重庆到成都,继续回到高师附中任教,在省立第一师范兼课。中共重庆地委委员兼成都支部书记刘愿庵也向张秀熟宣传革命形势,使张秀熟感到“胸襟开阔,眼睛亮了,方向明确,勇气十倍”。《西陲日报》聘张秀熟作主笔,他撰写不少文稿,抨击时弊。1926 年 3 月,刘愿庵和童庸生正式向张秀熟宣布,由他俩做介绍人,发展张秀熟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成都特支让张秀熟具体负责领导成都学生运动和大学支部工作。9 月,张秀熟被四川省教育学会公推为四川出席全国教育联合会第十次代表大会的代表,他拟写《请确定反帝反封建为教育宗旨》一文,作为四川省教育界提交大会的提案。
1927 年 5 月,张秀熟公开在《新川报》发表《读孙倬章先生评国共之争》,驳斥反动派对共产党的污蔑之辞。7月,张秀熟任中共成都特支委员,党组织安排他到广汉、绵阳、江油等地,查看地方上级党组织的情况。张秀熟到江油后,任中坝省立二中校教务主任,在该校建立江油最早的地方党组织——中共成都特支江油中坝省二中党支部,并担任支部书记。9 月,张秀熟奉中共四川省委之命,返回成都,任川西特委书记,原成都特支改为成都市委,张秀熟兼任成都市委书记。9 月 7 日—10 日,在中共四川临时省委会议上,张秀熟当选省委委员。川西特委发动并领导了崇宁、广汉等地的军事起义和绵竹农民暴动,以及 11 月成都省立各校教职工和大中学生的总罢课。
1928 年 2 月,张秀熟出席中共四川省第一次党代表大会,当选省委委员,成为五位常委之一,任教育宣传委员会书记。白色恐怖笼罩全川,省委书记傅烈等相继被捕,并惨遭国民党杀害。5 月,代理省委书记刘愿庵代表四川出席 6 月在莫斯科召开的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张秀熟接任中共四川省委代理书记。张秀熟根据省第一次党代会制定的《四川暴动行动大纲》,加紧做工运、农运、学运和兵运工作,领导南溪县和绵竹县农民暴动、丰都县农民起义,组织庆符县(今高县)成立川南革命军独立团游击队。10 月 1 日深夜,由于叛徒出卖,张秀熟在重庆七星岗吴师爷巷被捕。被捕时,张秀熟沉着机智,借向窗外吐痰的机会,趁势将一个装有党的机构和党员通讯名录的火柴盒扔到窗下的大污水坑,保护党的机密,使党组织免遭破坏。在狱中,张秀熟作《清贝词》一章,鼓舞难友坚定革命意志:“风雨凄清,听窗外杜宇悲鸣。蓦抬头,大地黑沉沉。何处是晓天云雁,暗夜孤星?忆往事如尘。满腔血,英雄泪洒向谁论?依旧金瓯残破,燕子飘零。今日佛灯伴坐,清磬木鱼,有青山云水为邻。收拾凡心,且打磨灵台干净,猛省当下,莫问前程。看虹霄雨霁,风清月朗,婆娑又见光明。”1936年 10 月,张秀熟出狱。他多方寻找,却未能与党组织取得联系,于是,返回家乡平武。
1937 年,平武县政府聘请张秀熟筹建县简易乡村师范学校,并委任他为校长。8 月,张秀熟赴成都。刘湘决定把其母亲的坟墓迁葬到平武南坝的凤翅山,约见南坝联保主任党世治,打算送给南坝联保枪炮,作为迁葬占地的报酬。张秀熟对党世治说:“育人才是根本。你就说,平武山区穷,文化落后,要求办学,使孩子们有书读。”党世治遵照张秀熟的意见,向刘湘要办学经费。刘湘拨大洋 4000 元,以 3000 元创办南坝小学,以 1000 元购买图书。张秀熟亲自开列图书目录。结果,刘湘又增拨 800 元,购买各类图书一万余册,在南坝小学建起平武首座图书馆,以刘湘的号命名为“甫澄图书馆”。
在这期间,张秀熟见到中共川康特委负责人张曙时。张曙时告诉张秀熟:“你在狱中的情况,我已了解清楚,从现在起,恢复你的组织关系。”经党组织批准,张秀熟出任川康绥署顾问,投入推动刘湘联共抗日的工作。刘湘率川军奔赴抗日前线,委托张秀熟代拟公开声明,张秀熟写下《为民族救亡抗战告四川各界人士书》,洋洋千言,激昂慷慨,正气浩然,发表在1937年8月26日《华西日报》上。冬,刘湘开办大中学生寒假战时训练团。受党组织派遣,张秀熟出任训练团政训处副处长,负责训练团实际工作,并主编政治教材,在学生中秘密发展党员。1938年,张秀熟任中共川康特委委员,主要协助张曙时做统战工作。
1940 年 3 月,国民党在成都制造“抢米事件”,疯狂抓捕并杀害共产党员与进步人士。中共川康特委通知张秀熟疏散回平武。4 月,平武县政府再次聘请张秀熟担任县简易乡村师范学校校长。8 月,改任教务长。其后,又于 1942 年和 1946 年两度担任校长。在县简易师校,张秀熟言传身教,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以求多出人才。后来,大批学生成为革命和建设的骨干力量。1942 年,平武县成立县参议会,张秀熟被推举为副议长,并当选省参议员。同年 8 月,成立平武县银行,他又被社会绅耆一致公推为董事长。
1944 年,中共四川省委负责人张有渔对张秀熟讲,党组织要在川陕甘这一三角地带布下几个点,平武就是其中一个,任务很重大。他要求张秀熟继续在平武工作,并继续与联络员王文鼎保持单线联系。1947 年,中共川北工委书记王叙五秘密到平武,向张秀熟传达四川省委书记吴玉章的指示,布置平武工作:一、集中粮食于松潘到平武一带,供日后解放军南下过境的需要;二、扩大与巩固统一战线,使地方势力倾向我们;三、尽可能多地团结青年力量。1949 年春节后,中共绵阳、江油中心县委派蹇熔与张秀熟联系,研究做平武地方实力人物宋北海的统战工作。10 月,经四川省保安司令部批准,成立江(油)彰(明)平(武)北(川)青(川)松(潘)山防总队,宋北海任副总队长。经多次会谈,宋北海认清形势,坚定了起义的决心。12 月 20 日,宋北海率平武山防总队起义。张秀熟又与江油山防总队队长蹇幼樵一道,策动原国民党江油县长与保安队 300 多人向人民政府缴械投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秀熟长期担任省级领导,主管全省教育工作,促进文化事业。1950 年 1 月,上级组织通知张秀熟到川西区党委组织部报到,组织关系交区党委统战部。成都军事管制委员会任命张秀熟为成都市树德中学校长。2 月,中央人民政府任命张秀熟为川西人民行政公署委员会委员,8 月,又任命他为川西人民行政公署文教厅厅长。1952年 9 月,四川省人民委员会成立,中央人民政府任命张秀熟为四川省人民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教育厅厅长。1954 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5 年,当选省政协委员。1956 年,被增选为四川省人民委员会副省长,仍兼任教育厅厅长。1958 年,当选全国第二届人大代表。1960年,任四川省志编辑委员会副主任,主持全省修志工作,主编《四川地方志通讯》。1962 年,任四川省志编辑委员会主任和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主任。1963 年,当选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77 年,张秀熟当选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并被选为四川省政协副主席。1978 年,在全国政协五届一次会议上,张秀熟被选为常务委员。1979 年,当选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兼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1980 年,当选首届省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和省古籍整理学术委员会主任。1981 年 9 月,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颁发川委组审〔1981〕025 号文件《关于张秀熟同志党籍问题的通知》:“经省委同意并报经中央组织部一九八一年九月十八日批准,张秀熟同志的党龄从一九二六年三月入党时算起。”1983 年,当选为中共四川省委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1984 年,任李白研究会名誉会长。1985 年,辞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和省政协副主席职务。1986 年,被巴蜀史研究会推举为会长。张秀熟学识渊博,文笔骁健,在《四川文学》《四川日报》等报刊上发表数十篇诗文,两次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荣誉奖,著有《二声集》和《畅言诗录》。
张秀熟情系家乡,为平武的经济发展和教育文化建设倾注大量心血。解放初期,他亲自为县文化馆和新华书店选址,指导筹建。他先后六次为平武捐赠图书,这些书画都是他珍藏的珍贵版本。他多次视察平武中学,要求学校从县情出发,培养学以致用的地方建设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1982 年,他出席平武县书法美术协会成立大会,捐赠价值千余元的名家书画,鼓励平武书法爱好者“大胆创新,刻苦磨炼,走出自己的路子来”。1982年冬,他积极支持平武县委县政府在北山公园修建红军碑林,亲自出谋划策,并请徐向前元帅题写牌匾,请张爱萍将军书写对联。1983 年,他为响岩文化站购置川剧锣鼓,并赠送数百册图书。他关心北山公园的建设,公园建成后,他为园中的廊亭拟写名称,请王任重手书“北山公园”门匾,请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手书“熏风亭”。1984 年,他回到平武,指导县志和党史的编修工作。得知平武县城要修建横跨涪江的公路大桥,张秀熟非常高兴,忙着为这项工程筹集资金,时常询问工程进展。1986 年 12 月,大桥建成通车,他为大桥取名“飞龙桥”,还撰写了《飞龙桥颂》,请省文联主席马识途为之书写。1991 年,他接见平武木皮乡干部,肯定木皮人应与白马、黄羊关等地群众同为历史上白马人的后裔,这为后来木皮被批准为藏族乡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1993 年,他应邀担任平武县翠屏诗社顾问,并题词“诗卷长留天地间”。
1994 年 3 月 25 日,张秀熟病逝。四川省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 700 余人参加张秀熟的追悼会,平武县委县政府也派出代表团赶往成都,悼念这位平武人民引以为荣的著名革命家和教育家。四川省著名作家马识途撰挽联高度评价张秀熟一生的德行:“忠诚无二心首举赤帜舌战敌庭正气动天地为千秋楷模,清廉守一世望重南山德齐北斗丹忱昭日月作百代矩规。”
参考资料
张秀熟.中共绵阳市委党史研究室(绵阳市地方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