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至善,(1926—2007)中国共产党党员、
北京师范大学原教授、博士生导师、无线电电子学系原系主任、现代化教育技术研究所原所长、正局级离休干部张至善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7年11月6日晚11时04分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81岁。
张至善同志1943年7月考入辅仁大学物理系,1947年毕业并留校担任助教,1952年9月开始在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任讲师,1954年3月至8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部在职学习,1954年9月起在北京大学物理系研究部在职学习,1955年7月毕业,1955年8月调北京大学物理研究所工作,参与创建了技术物理系,先后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78年调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担任电子学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1983年12月调回北京师范大学担任无线电电子学系系主任和现代化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 在北京大学工作期间,张至善同志担任核电子学教研室主任。他呕心沥血、从无到有,开展了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急需的核电子学教学工作,开设了核电子学等四门课程及三门实验课,研制了大量的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建立了先进的生产研制实验室和技术物理系金工厂。1964年他领导教研室成员自行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有屏幕显示、能自动打印数据的100道核能谱分析仪器,并配加闪烁探测器组成的全套实验装置,填补了国内核物理实验设备的空白,为
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的创建与发展付出了巨大艰辛,为我国的核科学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北京师范大学工作期间,张至善不辱使命,励精图治,努力吸收世界信息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理清了北京师范大学无线电系和现代化所的发展思路,完善了无线电系的课程体系建设和实验室建设,并充分利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援助项目和其他国际项目的支持,积极选派青年教师和高年级研究生出国进修学习,为北京师范大学无线电系乃至信息学科的发展储备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北京师范大学无线电系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996年10月张至善光荣离休。离休以后,张至善仍然保持着饱满的政治热情和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保持党的优良作风和传统,晚年虽身患严重疾病,但一直以顽强的毅力同病魔作斗争,依然关心学校和信息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同时专心从事中西文化交流中若干历史课题的研究工作,先后编译出版了《中国纪行》、《哥伦布首航美洲》、《哥伦布与中国》、《起来。中国胜利了!》、《
西班牙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国际纵队与中国》等具有历史意义和学术价值的多部著作和论文,做出了一生中最后的贡献。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崇高革命精神。
张至善在入党后的五十多年里,党性强,作风正,顾全大局,服从组织,和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他廉洁奉公,严于律己,生活上艰苦朴素。他襟怀坦荡,为人正直,善于团结同事。他教书育人,治学严谨,热情关心帮助青年成长。在十年文革期间,他受到“四人帮”残酷迫害,但他仍坚定信念毫不动摇。
张至善的一生,是为党和国家的科研和教育事业奋斗的一生!他长期从事电子学实验技术和电子学仪器系统的研究工作,为培养核电子学人才、建立我国高能物理电子学的研究机构做出了突出的成绩!他的崇高品德和无私奉献精神深得广大师生和同事的爱戴和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