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达,讳友德。福建德化县城关丁溪上岩人。民国十三年(1924年)农历11月15日生。德化县瓷塑老艺人,
陶瓷工艺美术专家。
张良达出身于书香家庭。祖父继鏒(1853—1931年),字赞顺,儒生,一生教书。父尔渡(1886—1939年),字忠江,县师范讲习所毕业,曾任湖前培德小学等校教员、校长,执教终生。良达7岁入培德小学,后转浔中中心小学(址县体育场边)。15岁父丧,次年又母丧,小学毕业后即辍学,寄居于二姐张信家,向二姐夫温堆登学习瓷塑,并在温堆登所经营的万源瓷庄参加瓷塑生产。当时社会动荡,瓷塑产品销路迟滞,于1947年弃艺从农,回上荇老家种田。
1956年德化瓷厂扩大瓷塑生产,向社会招聘瓷塑技艺人员,张良达于是年4月进厂,半年后被评为4级技工。1958年冬,被选送省工艺美术进修班进修半年。1959年11月,与当时的新建瓷厂(今德化第二瓷厂)
郭光印、集联瓷厂(后并人德化第二瓷厂)蔡厦曲被选赴北京参观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并参与其参观团先后参观山西太原晋祠的仕女泥塑、江苏苏州罗汉堂五百罗汉群雕及济公巨型塑像,后集中于上海讨论。一个月后,于年底回福州参加省工艺美术艺人代表会。其后回厂,任生产作业组组长,既担负生产任务又负责组里生产管理、技术指导与学徒的岗位培训。
张良达对艺术要求认真,工艺精致,生产质量为同行所推崇。通过进修与到外地参观学习,更受启发,获益殊深,工余创作有立莲、坐石等观音佛像。1964年6月至9月、1965年3月至12月,与
苏勤明、
许兴泰等人被抽调借用至省轻工厅研究所陶瓷研究室,参加制作国庆15周年礼品瓷与国家外交部礼品瓷。
“
文化大革命”期间,瓷塑艺术被批判为“封资修”,德化瓷厂瓷塑艺术陈列室被砸毁,瓷塑生产人员被解散到各车间,张良达被下到原料加工车间挑瓷土、炼瓷泥等重体力劳动。1972年恢复瓷塑生产,张良达才又回到原岗位从艺,直至1982年退休。
张良达在职期间,因正常生产任务繁重,少有时间进行创作设计。退休后,他的艺术生涯显现了“夕阳无限好”的第二个黄金时期,集中精力于创作设计与传艺授徒。1986年前,创作有渡海、披坐、坐莲、多手、脱手、龙舟善才龙女等各款姿式观音与弥勒、达摩、罗汉以及八仙过海等瓷塑作品。1986年受聘于县劳动服务公司所办的工艺美术陶瓷厂为师傅,1988年又为该公司举办的瓷塑培训班授课,前后四期培训学员80多人。1989年,受聘于泉州技工学校德化分校校办瓷厂为
师傅。1990年以后,又协助其女婿李文清、女儿张淑娟所经营的艺术瓷厂的工艺技术指导。
1994年7月,受聘于县关心下一代协会,为该协会举办的瓷塑培训班授课。1986年以来,并创作有关公立像、毛泽东胸像、仿何达摩、四美舟观音、坐莲滴水观音、哪吒闹海滴水观音、戏虎罗汉、何仙姑、田螺女等多种瓷塑作品及双耳浮雕花瓶、梅花杯、小香炉等陈设瓷作品。
他创作的田螺姑娘瓷塑,1980年参加省轻工厅在厦门举办的工艺美术展评会获陶瓷优秀作品奖。滴水观音、哪吒闹海瓷塑,1988年重九老人节参加县“老有所为”作品展获纪念奖。童子拜观音瓷塑,1989年获县举办的国庆40周年新产品展评三等奖。
1959年12月张良达被选为参加省工艺美术艺人代表会代表。1961年2月,省轻工业厅、
文化局授予张良达为“陶瓷行业艺人”荣誉称号。1961年4月,被选为省先进生产者。1989年11月,德化县人民政府授予张良达为“陶瓷工艺美术专家”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