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谷英村,隶属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张谷英镇,位于湖南省岳阳县,地处山体环绕的盆地中,位于渭洞笔架山下,坐落在张谷英镇东侧。地形以丘陵和岗地为主。西距岳阳县城50公里,西北距岳阳市区73公里,南距长沙市130公里。总面积为51000平方米。
发展历史
张谷英生于元顺帝至元元年(1335年),殁于明成祖永乐五年(1407年),据族谱墓志记载张谷英原籍江西,曾任明指挥使,于明洪武年间放弃指挥使军职不做,由吴入楚,沿幕阜山西行,归隐于岳阳县渭洞笔架山麓。据记载,当时的渭洞山区到处都是茂密的古原始森林。张谷英看到这个地方四面环山,中间是盆地,盆地中央有大小七座山头连在一起,便选择了此地安家。张谷英的子孙后代就在这里依山建起了延绵四里多的大屋场。张氏族人始终把“耕读继世、孝友传家”这八个字作为告诫后人的家训。
张谷英村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始建,形成于清代嘉庆时期,仍保存明清传统建筑风貌。
地理环境
张谷英村位于湖南省岳阳县,地处山体环绕的盆地中,位于渭洞笔架山下,坐落在张谷英镇东侧。地形以丘陵和岗地为主。西距岳阳县城50公里,西北距岳阳市区73公里,南距长沙市130公里。总面积为51000平方米。
主要景点
张谷英村比较完整的门庭有“当大门”、“王家塅”、“上新屋”三栋主体建筑。建筑群及其周围有二龙戏珠、仙人下棋、山绕四坳、百步三桥等自然和人文景观30多处。
天井
大屋场中最大的一个天井,大约有22平方米,既可以采光,又可以通风。天井内有一座花岗岩砌成的花坛。
天井一角的地下有下水道,雨水可以从下水道一直流到渭溪河里去。
一般天井的左右两侧房屋对称。正面的会客堂屋比较高,常达10米左右,屋里冬暖夏凉。
正屋后面是偏房,用来作牛栏、猪圈、柴房、谷仓和堆放农具,老人和孩子在屋前的天井里乘凉和嬉戏。
当大门
张谷英村的枢纽是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当大门。尽管当大门不是张谷英村最古老的建筑,但所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身份的非同一般。
堂屋的尽头供奉着张谷英老先生的塑像,每到年节,张谷英村的村民会在这里举行祭祖活动,参加祭祀的人长袍礼帽,古老的仪式展示着这个家族悠久的文化传承。
祖先堂
祖先堂金字横匾上赫然写着的“世业崇儒”四个大字,读书隆礼成为张谷英村人们厚实灵魂的追求,也成为这个庞大家族赖以生存的精神和力量。
于是,张氏族谱家训中一再恳切地宣誓:“不求金玉富,但愿子孙希”;“遗子黄金满瀛,不如一经”;“忠孝吾家之宝,经史吾家之田”;“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寒可无衣,饥可不食,读书一日不可失”……于是,位于当大门第五进西边的青云楼,从明末起就成了村里的私塾,当年“泥腿子”在门外洗脚进房,读罢诗书又挑起粪桶干活去了……73岁的张正国是张谷英的第22代孙,在自己43年的教书生涯中曾担任过渭洞中学的校长。
龙珠石
龙珠石直径约三米的天然巨石为女娲补天时所遗,恰恰与张谷英村大屋后
龙形山龙口相对应,所以故称为龙珠石,同时也与其身后的古建筑群一同形成了龙戏珠的格局。
畔溪走廊
畔溪走廊建于清顺治十二年,是连接江西和岳州的古驿道。
傍溪而铺的是一条消廊,廊里展有一条青石板路,沿途通达各门各户,衔接每一条巷心。从那些古老的建筑和留下的足迹,可见当年是多么的繁华。
百步三桥
百步三桥是张谷英村的特色景点之一,这桥又叫“张谷英桥”。百步三桥建于清嘉庆年间.位于张谷英古建筑群中部,横跨渭溪河,在不足百步的距离中,依渭溪河水回环曲折之势,搭起三座花岗岩石板,平桥。桥随水转,人在桥上过,脚如水上漂:同时,石桥也二次横跨渭溪河。石桥两岸建筑鳞次栉比,桥下流水潺潺,宛如一幅清新的水乡图画。
因为桥共有九段,每段由三块条石组成,共二十七块长条石,正好“张谷英”三个字的老式笔画是二十七画。这桥的的设计,寓巧于拙,视石如术,打眼穿榫.巧夺天工。
旅游信息
游玩须知
1、景区开放时间:7:30—18:00
2、取票地点:景区大门(门票全票50元)
3、特殊人群预订标准:
A.免费政策:儿童1.1米以下免票;7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票;现役军人、残疾人凭有效证件免票
B.优惠政策:60—69周岁老年凭证半票;1.1—1.4米之间购儿童票;学生凭学生证半票
4、交通:长沙汽车东站有发至张谷英镇的汽车,每天一趟,发车时间为下午1:50。
从岳阳县城到张谷英新建的三级柏油路,全程开通。
岳阳市城区车站每天都有到张谷英村的专车,票价17-20元,车程约1个半小时。
免费政策
2020年2月,为致敬广大医务工作者,自疫情结束景区正式开放起至2020年12月31日,对全国医务工作者免费开放。凭本人医师资格证、护士资格证或医院工作证,与本人身份证,即可享受景区门票全免优惠。前往景区游客中心售票窗口,出示有效证件即可进行门票兑换。
交通运输
张谷英村距岳阳市区70公里,岳阳县城50公里、107国道38公里,京珠高速公路30公里。
历史文化
文化遗产
张谷英村由当大门、王家塅、上新屋三大建筑群组成,大小房屋1732间。古屋环山而建,长达1公里;古屋雕梁画栋、气势恢宏,其布局依地形采取“干枝式”结构,主堂与横堂皆由数个单位组成,各单元之间有屏风檐廊和巷道沟通分隔,分则自成体系,互不干扰,合则贯穿于一体之空间。古屋四面环山。这种闭合式地形,正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亦是人们耕种、生息的天然处所。古村内聚居张谷英2600多后裔。张谷英古建筑群极具特色,其严谨、神秘的排水系统、巧妙的建筑选址、清晰的家庭脉络体现了明清古民居文化丰富蕴涵,是中华民族民俗风情及建筑历史的珍贵实料和佐证,是研究湘楚文化的“活化石”,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典范,有“天下第一村”、“民间故宫”的美誉。
古建筑群建筑形式和格局采用“干枝式”结构,中轴线上的主堂一般有三至四进堂屋,最多可达五进。两侧大都对称地伸出三至四个横向分支,即“横堂”。主堂及横堂皆由数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又由中间的天井和半开敞的堂屋以及两侧封闭的厢房构成;每个单元之间又以屏风、檐廊和巷道沟通分隔,分则自成体系,互不干扰;合则贯穿一体,聚家为族,这是按《周易》之“离”“卦”构思,也是封建宗法伦理文化理念的体现。建筑者运用“虚实相生”组合空间,体现了我国传统建筑民族特色,这种纵横轴线交织的总体布局是独特罕见的,是集我国传统建筑技术之大成。
荣誉称号
2021年9月,张谷英村被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部、中央宣传部、民政部、司法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表彰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2021年11月12日,张谷英村入选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公布的2010-2017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监测合格名单。
社会评价
据记载,张谷英村发展已经过了600多年的历史,上海同济大学王绍周教授说:张谷英村可以作为汉民族聚族而居的代表,它集中国传统文化、平民意识、建筑艺术、审美情趣之精华于一体,在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都有重大价值。考古专家认为,张谷英村建筑规模之大,建筑风格之奇,建筑艺术之美,堪称“天下第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