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起南(1878—1924)清末民初谜家。字味鲈,号橐园。福建
永定县人。 张起南一生工诗、词、骈、散文,毕生嗜好谜学,自称“谜癖”,制谜万则以上,被誉为现代“谜圣”、“
谜语大师”。1924年,病逝于湖南
衡阳。主要著作:《橐园春灯话》、《春灯续话》、《橐园春灯录》。
人物经历
张起南(1878—1924)清末民初谜家。字味鲈,号橐园。福建
永定县岐岭乡陈东瑶下村人。
张起南童年时生有夙慧,读书过目成诵,为文挥笔立就,聪颖过人,10岁即能在
灯谜会上独立猜射
谜语。16岁补学官弟子,中了秀才。后来受
维新变法的影响,不愿参加科举考试,潜心致力于博览中外群书,增进知识,为日后研究“谜学”奠下深厚的知识基础。后往长沙、辰州等地任职,业余倡兴灯谜不遗余力。
张起南一生工诗、词、骈、散文,毕生嗜好谜学,自称“谜癖”,
制谜万则以上,被誉为现代“谜圣”、“谜语大师”。1924年,病逝于湖南
衡阳。
谜事活动
1901年,张起南出任辰州(湖南沅陵)中学校长,在学校大力提倡和开展“
灯谜”活动。创办“蓬莱谜社”,为辰州人士讲述谜学,推动湖南“灯谜”活动的开展。
辛亥革命以后,起南随胞兄超南寓居北平(今北京)。1916年,加入由
樊樊山、韩少衡、张郁庭、
关颖人、高阆仙、刘春林等发起组织“北平射虎社”,该社社员在兴旺时曾经多达300余人。张起南与
孔剑秋有“射虎社”“一时瑜亮”之称。
在北平期间,张起南将主要精力用于研究“谜学”和创作新谜语。在当时南北两派谜坛中,他为
北派中坚。其谜语特点,谜面多取七言、五言的诗名或词句,意境优美,字协平仄,富有韵味,又有浓厚的“书卷气”,另是不标谜路,而是在
谜面上巧妙地说明谜底的字序变化或字形变化。
张氏对灯谜的普及、提高和改革树勋甚伟,对灯谜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是近代谜坛的奠基人和开拓者。1915年,他将对灯谜的
谜底、
谜格、择面、
制谜方法等有关“谜学”理论方面的论述,自己创作和收录他人的灯谜3000多条,写下当时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的谜书《
橐园春灯话》2卷。该书被推为“取精而用宏,思深而趣永”的“古今有一无二之作”(见陈琪序文)。瑰为谜学经典之著。
1922年,南迁湖南衡阳,他曾撰《春灯续话》,因卷帙稍繁,惜未刊行。逝世后遗有未刻
谜语数万条,寄藏韩少衡家,后由顺德
黎国廉及其兄
张超南搜集整理,编成《橐园春灯录》一书。后合编于《张黎春灯合选录》8卷出版。
主要著作
《春灯续话》
《橐园春灯录》
代表作品
1.欲别牵郎衣,郎今到何处 (左传二句) 夫祛犹在,汝其行乎
2.里克曰:无益也 (唐七言) 毕竟息亡缘底事
3.赵括 (五言唐诗二) 闻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4.今夕霞飞鸟道,月满鸿沟,行不得也哥哥 (诗经一) 经始勿亟
5.云破月来花弄影 (字一) 能
6.莫问万春园旧事,朱门草没大功坊 (《诗经》句) 遂荒徐宅
7.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 (《礼记》句) 戚斯叹
8.怅望千秋一洒泪 (《西厢》句) 奈玉人不见
历史评价
一代谜圣
一代谜圣张起南
“千载传人,非吾谁与?”题目这是清末民初谜家张起南的自赞,上面还有两句:“大儿文举,小儿德祖”,则是借用东汉末年
祢衡的话。文举是
孔融的字,德祖是
杨修的字,只有这二人,才是祢衡心目中的人物。凑巧,此二人都是谜家。孔融有《郡姓名字诗》,隐“鲁国孔融文举”六字,为离合之始;杨修猜谜之敏捷,始见于《世说新语》,经《三国演义》一渲染,更是人所皆知。千载之后,又有个张起南,自认其传人“非我谁与”,何等自负!这四句自赞又是一条谜,打《诗经·韩奕》中一句:“孔修且张”;本来是形容牡马雄壮高大的样子,别解后却变成了孔融杨修之后、只有张起南才能继承道统,更补足了自赞的涵义。
张起南,字味鲈,号橐园,福建永定人。生于光绪戊寅,即公元1878年。从小很聪明,读书过目成诵,十岁应郡县试,即名列前茅。平日手不释卷,浏览群书,故而博闻广记,倚马成篇。曾为人夜草骈体寿序,漏下三刻,成二千余言,且典丽诡谲,见者莫不惊服。但其时科举已废,故不能似其兄超南那样中进士做官,只好弄了个部郎职衔,随兄宦游;先后在长沙、辰州、衡阳等地,后来就长期留在衡阳。
对于灯谜,张起南可算是生有夙慧。十岁赴县试返闽,即在邻村谜会上连揭数条,旁观者皆骇然赞叹不已。十六岁在长沙,遇有谜会,又大显身手。但这些仅是初露锋芒,真正在谜坛发扬其天赋,应是自辰州始。
辰州地处湘西,即今之沅陵、溆浦一带。1901年,张超南在辰州矿局任监督,又兼当地中学校长;张起南随兄前往,就在矿局任事。去时正值元宵将临,辰州灯火甚盛,张起南又属有闲,就制谜悬灯于闹街,并自备奖品助兴。辰州实属僻壤,当地文人原本不知灯谜为何物,但在张起南的带动下,“误入迷途”者颇多。自此一发而不可收,从1901年到1905年,年年元宵,灯谜成为不可缺少的娱乐节目;夜夜观者如堵,此诘彼询,声若连珠,非半夜不能休。初则是从十一日到十五日,后延至初九到十九日。特别到1903年后,刘仲鲁出任辰州太守,并主矿局事,和张起南过从甚密,且有同好,深相投契;适值张超南离职去京,遂延张起南继任中学校长。当局的支持,使得1904年元宵的谜事更是热闹;分设三处,成鼎足之势,相互争胜,各逞巧思。张起南仅一人主持,然谜题层出不穷,尚有暇猜射他处之作,且射必有中;众人在叹佩之馀,加冕称之为“谜圣”。
1905年,张超南到衡阳当知县,张起南也离开辰州去衡阳;不久,张超南移官川东,后至北京,张起南未再跟随,终老于衡阳。在衡阳开始这一段时间里,张起南似乎很不得意,自云“旅衡八载,息绝交游”;连他素来爱好的灯谜和诗钟,亦是“新学既昌,难言风雅,故迄未一试”。1914年夏,俞寿璋莅官衡阳,与张起南系车笠交,至是更为相得,又有幕僚梁辰生,亦谙好灯谜,故公暇舞文弄墨,吟哦射虎,文采风流,雅人韵事,烦溽全消。自此,张起南又“重入谜途”,并取得了更大的成就。
应该是受了
薛凤昌《
邃汉斋谜话》的影响,也有憾于该书虽“所收诸谜皆平正无疵”,且“选择精审,颇有可观,第惜其自制者太少耳”,张起南也写起谜话来。他把自己对灯谜的理解和心得,以本人历年来各体灯谜3000条为例,广引博证,归纳分类,撰写了不朽谜文《橐园春灯话》。该书于1915年春毕功,诚如白水山樵陈琪在序中所云:“洋洋数万言,其体例之精详,议论之警辟,尤为前人所未发,允推古今有一无二之作”。
大概在1916年,张起南曾北上探视在京师做官的张超南。在北平他广交谜友,得识北平射虎社的
樊樊山、
高步瀛、宋敦甫、韩少衡、陈冕亚、张郁庭、
顾震福、金子乾、佟春霆、刘剑侯诸谜家,并成为北平射虎社的一员虎将。对于这些前辈和名人,张起南是十分钦佩的,后来还特地仿孔融离合体为他们写就《北平射虎社橐园题像》的四言组诗,既隐括各人的乡藉和姓名,也极尽颂扬之能事。在组诗中,称赞他们的学问是“才高百斛,八斗奚论”、“君房下笔,方朔化身”;在灯谜上的造诣是“精逾李广,黄弩何论”、“纵横谜坛,黄绢无光”;谢谢他们“镂金琢玉,贻我琳琅”、“琼琚报我,夏绝外孙”;谦虚地说“自惭俭腹,强索解人”、“邯郸学步,甘落后尘”;别离之后自己是“相思晨夕,落日情深”、“景行仰止,何日能忘”。
惺惺相惜,这些名人对张的才识、谜作和刚写就的《橐园春灯话》,也是同样地赞扬和赏识。在这之前,张起南虽有“谜圣”之称,仅不过是局限于辰州僻壤的戏称而已;至此,他方名扬谜坛,成为各地知名的谜家,《橐园春灯话》也顺利地于1917年由
上海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还湘后,书简往来,佳作迭出,射必中鹄,“远道征谜者,邮筒常往复不绝”。这一段经历,张超南在为《跬园谜稿》的题诗中有过阐述:“弟昆常作客,文学弗遑治,惟于谐隐篇,少日有同嗜。仲氏话春灯,一编已行世。畴昔北平游,射虎随侪辈。折节多名流,还乡书屡至”。可惜,“雁行忽折翼,遗著存书笥”,才人不寿!1923年,张起南才46岁,就病逝衡阳,不禁令人为之扼腕太息。遗稿有《春灯续话》、《春灯录》。后者于1940年由其兄及黎国廉整理编入《张黎春灯合选录》;前者则不知下落。
张起南毕生制谜数以万计,但流传下来仅不过数千条而已。由于时代的演进及文字上的隔阂,张氏至今为人所称道的谜作,都是那些浑成典雅但又通俗浅近者;这些谜固然亦很不错,但并非他自认的得意之作。《橐园春灯话》中,张曾仿书画评论而分谜为三品,认为能“具此手笔,作谜之能事毕矣”。三品是:神品,“神传阿堵,余味盎然”;能品,“文章天成,妙手自得”;逸品,“别开生面,妙造自然”。对自己的谜作,他只在《橐园隐语》中列出数条,归纳于各品之内。虽然,这几条谜并不一定最好,但从中可以进一步理介其评谜标准。
神作佳品
被张起南列为神品的有二条:
欲别牵郎衣,郎今到何处(左传二句)夫祛犹在,汝其行乎
面句出
孟郊的《
古别离》,下面还有两句,曰“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临邛是卓文君的居地,古人常用以泛指风流才子去处,故此女子不舍及不放心的情形如见。谜底是晋文公的事:寺人披去见他时,由于想起了当年被寺人披追杀,越墙时衣袖被拉只得割袖而逃的情景,不禁生气地说了这两句话。夫字本来是发语词,而今却别解成夫郎。汝原文作女,意同。汝其行乎,原来是责备语,即“你滚开吧”;于此则变成问话,并充满了恋恋不舍之意,大概是这位女子怕夫郎去寻花问柳,故再三嘱咐吧!对此谜,张起南自评为“面底各扣一句,情事口吻均合”,到是适当的。
里克曰:无益也(唐七言)毕竟息亡缘底事
面句是晋大夫
荀息的事。晋献公卒,立少子奚齐,使荀息傅之。而以里克为首的大臣,则欲迎立重耳,先去探荀息的口气。荀息十分坚决地说:已受先君遗托,万一力不从心,惟死而已。故里克劝说,无益也,然息仍不为所动。底句出杜牧《
题桃花夫人庙》,毕竟在《全唐诗》等书均作至竟。此处之息原指息妫,楚子破息国后,取息妫归,立为夫人。原诗有责备之意,然一到谜家手下,则变息夫人之息为荀息之息,以扣合谜面,真是神来之笔,阅后余味盎然。
列为能品者一条,曰:
赵括(五言唐诗二)闻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谜底是李益《
喜见外弟又言别》诗句,一般谜书均介绍后人以此为面射春秋人赵衰或现代人赵青的谜作;实则张早已做过,反其道而行以战国人名赵括射此诗句。比较之后,高下立见。前句以百家姓中赵为首姓而扣合,三条谜全同。后句扣衰或青,都是从“忆旧容”三字本意而来,是惊现今之衰老,或忆起年青时的俊逸,到是很符合诗句的原意;但作为谜来说,就嫌平直而余味不足了。括字则不然。孔子有个弟子,姓南宫,名括,字子容,亦有称之为南容。称名为括,难免要想起旧时的南容来;这一来五个字全有着落,真如张氏自评:“以两字扣十字,不蔓不支,面又天然,实不易得,可入能品”。
列入逸品者一条:
今夕霞飞鸟道,月满鸿沟,行不得也哥哥(诗经一)经始勿亟
面句表面上的意思有点像周邦彦《少年游》词中的情景:“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其实本身就是双关艳词。“霞飞鸟道,月满鸿沟”二句,《宋稗类钞·卷六》记曰:宋·陶谷出使江南,韩熙载使家妓侍。次日,陶以启谢之,内有“巫山之丽质初临,霞飞鸟道;洛浦之妖姬自至,月满鸿沟”。众皆不解,乃问此女,始知适值月事。“行不得也哥哥”是鹧鸪叫声,其与“今夕”及此二句组合,是张起南自撰,抑或另有来源,就不得而知了。底句出《诗经·灵台》,本是营建灵台不必着急之意,“经始”原作规划营建解,别解之后却变成了月事;而“勿亟”则以“行不得也哥哥”扣之,真是匪夷所思。
自赞
张起南确是谜坛奇才,传世好谜甚多;上面几条也不一定是最佳者,只是因为是被他本人列为“三品”,至少也是自认的好谜,也的确是好谜。张起南不仅谜做得好,更是灯谜理论方面的先河;他对灯谜的一些看法和主张,至今仍被谜人奉为圭臬。
杨汝泉在《谜语之研究》中说得很好:“张氏为谜学大家,对谜语学理造诣极深。有清以来,得谜语三昧者,惟张氏一人已”。
单就谜语来说,张起南应该说早已超越前人。因此,张起南的自赞“千载传人,非吾谁与”,一点也不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