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鹡鸰(学名:Motacilla alba),别名白面鸟、白颠儿、马兰花儿,是鹡鸰科鹡鸰属鸟类。为中等体型,体长16-20厘米,体重约为15-30克。上体呈灰色或黑色,下体呈白色,两翼及尾黑白相间,头后侧、颈背部以及胸部具有黑色斑纹,头部及背部黑色的多少和纹样随亚种而异,雌鸟似雄鸟而颜色更暗,幼鸟体羽灰色取代成鸟的黑色。虹膜呈黑褐色,喙与跗跖呈黑色。
形态特征
白鹡鸰体型中等,体重为15-30克。体长通常为16-20厘米,东亚亚种较长,可达21厘米。虹膜呈黑褐色,喙与跗跖呈黑色,脚黑色。大小量度如下:
白鹡鸰成鸟头顶至后颈呈黑色,前额与脸颊呈白色,颈前部呈黑色或白色,胸部为黑色;背、肩呈灰色或黑色,头后侧、颈背部及胸部具有黑色斑纹;繁殖期斑纹扩展。两翅黑色,中覆羽与大覆羽白色或尖端白色,翅上小覆羽为黑色或灰色,有明显白色翅斑;下体白色,尾巴黑白相间,型长而窄,尾羽两侧为白色,其余为黑色。
两性相似,但雌鸟颜色比雄鸟暗。幼鸟体羽灰色,长成成鸟时灰色体羽变为黑色。东北亚种头侧为白色,胸口有一大块黑斑。普通亚种额头与头前、头侧以及颈侧均为白色,胸处有一半圆形白斑。黑背眼纹亚种有黑色贯眼纹。灰背眼纹亚种背为灰色,仅头顶后至颈后和尾部黑色。西南亚种胸部黑色与颈侧黑色相连。新疆亚种背、肩灰色,腰部和尾部黑色。西部亚种具有扇形黑色颈环,胸部黑色与颈部黑色分离不相连。
分布范围
白鹡鸰要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在中国分布范围广,几乎遍布全国各地。
栖息环境
白鹡鸰的生境多种多样,主要栖息于海拔5000米以下的如溪流、湖泊、水库、水塘、河流等水域岸边,农田、沼泽等湿地,地上、岩石上、以及小灌木或树上;也见于人类村落或城镇。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白鹡鸰主要以昆虫为食,包括鞘翅目、双翅目、鳞翅目、膜翅目、直翅目等昆虫,偶尔也会捕食如蜘蛛等无脊椎动物以及浆果、种子等植物性食物。幼鸟主要捕食鳞翅目及鞘翅目昆虫,有时也吃蚯蚓、蜘蛛等。
白鹡鸰在进食时,尾巴摆动的频率比梳理羽毛时尾巴摆动的频率要高。这可能是对捕食者保持警觉状态的一种信号。
迁徙行为
白鹡鸰大多数为候鸟,通常8月至10月离开繁殖地,翌年3月至4月返回,直至要5月下旬返回分布范围的北部。北部与东部种群在在繁殖后都会向南迁徙;欧洲北部种群秋季迁移至利比里亚和西非;亚洲种群在阿拉伯半岛和亚洲部分地区过冬,从印度次大陆东部到中国东南部。少数为留鸟,例如居住在欧洲西部与南部的指名亚种与英国亚种。
在中国,白鹡鸰主要为夏候鸟,在中国福建、广东、海南岛等南部沿海省区和海岛的部分种群为冬候鸟和留鸟。迁徙时间因亚种而异,最早在三月末或四月初开始迁徙,大部分种群在四月初至四月中旬开始迁徙。
领地行为
白鹡鸰白天通常在领地内度过,有时会与鸟群去领地外捕食,会定期检查领地,主要是为了防止在其不在的时候有其他外来者入侵并定居,该行为没有固定规律。
社群行为
白鹡鸰通常成对或成3-5只小群进行活动。迁徙期间,通常为单独迁徙或3-10只鸟成小群迁徙,也有10-20余只白鹡鸰组成迁徙大群。
其他行为
白鹡鸰喜欢滨水活动,大部分时间在地面活动,较少上树,行动时以很快的频率步行,飞行轨迹呈忽高忽低的波浪形,长长的尾巴有上下摆动的习性。
生长繁殖
求偶交配
白鹡鸰”一夫一妻制“,繁殖期通常为4-8月,于4月上旬开始发情求偶。雄鸟求偶时,先婉转鸣叫,后逐渐飞近雌鸟并靠近,之后开始蓬松背部羽毛、展翅并小步疾走,发出“Zi-ling,Zi-ling”的鸣叫声。求偶成功后,雌鸟会下蹲,雄鸟跳上雌鸟背部进行交配。交配时,雌鸟微微晃头,雄鸟连续展翅,2-3秒钟左右交配结束,雄鸟从雌鸟身上飞下,各自走动约10秒钟,后共同飞走。
筑巢行为
白鹡鸰成对生活后,雌鸟开始寻找巢址,雄鸟站在高处守候并驱赶同类,选巢一般需要5-7天。筑巢工作由亲鸟共同承担。白鹡鸰通常筑巢于水域附近的岩洞、岩壁缝隙、房屋墙洞以及石墙缝内等相对隐蔽的地方。
巢呈杯状,主要由树枝、草茎、树叶、细根和苔藓构成,内衬苔藓、羽毛、兽毛等。巢外径通常11-16厘米,内径6-11厘米,深4-5厘米,高7-8厘米。巢建好后雌鸟开始产卵。
产卵育雏
白鹡鸰窝卵数3-8枚,通常为5-6枚,卵为灰白色,有褐色斑点,越向尖端斑点越稀疏;卵的大小为19-22毫米x14.5-16毫米,重2-2.6克。通常隔一日产一枚卵,产卵后第二天开始孵卵,孵化期12天,孵化工作由亲鸟双方轮流负责,但以雌鸟为主。
生长发育
白鹡鸰雏鸟晚成性。刚出壳的幼鸟全身裸露呈肉红色,眼睛未睁开,眼泡大,嘴缘蜡黄色,头背以及肱羽区有灰白色胎绒羽。4-7日龄时,体重增长速度最快。7-10日龄时,羽毛日渐丰满,嘴与跗跖也有生长,11日龄时,幼鸟体羽已较为丰满,上嘴变为黑色。14日龄出巢,不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在亲鸟的教导下学会飞行、捕食、防御天敌等生存技能后,于26日龄左右离开亲鸟独立活动。
亚种分化
亚种数量及分布情况如下:
保护现状
种群现状
白鹡鸰不受全球威胁,能很好地适应人类环境,在建筑物筑巢与栖息,在草坪、道路和开阔地带觅食。在欧洲,1980年至2013年间,白鹡鸰种群数量一直保持稳定。2018年,欧洲繁殖种群估计为1690-2760万对,欧洲约占全球种群25%,因此全球种群规模预估为1.35-2.21亿只成熟个体,种群规模预计趋于稳定。
保护级别
2018年,白鹡鸰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等级为无危(LC)。
主要价值
白鹡鸰为食虫益鸟,育雏食物中85%以上是农林、卫生害虫。
白鹡鸰是拉脱维亚的国鸟。它出现在巴林、白俄罗斯、英国和越南等国的邮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