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弹性流体动压润滑膜厚度时,如使用经典润滑
力学方程(如马丁方程),其值往往与
实测结果差别极大。20世纪40年代末,
苏联A.M.埃特尔和A.H.格鲁宾初步建立了弹性流体动压润滑计算方程。60年代,
英国D.道森和G.R.希金森运用
迭代程序进行
数值计算,求得两弹性圆柱体平行接触面间的最薄润滑膜的计算方程。70年代,英国K.L.
约翰逊、C.J.胡克和
美国H.S.郑绪云等均曾提出点、线接触摩擦副的弹性流体动压润滑计算方程和相应的适用范围。图
典型的弹性流体动压润滑膜压力分布为典型的弹性流体动压润滑膜压力分布。在弹性流体动压润滑中,常采用膜厚比□判断接触表面的润滑状态:
□式中□为油膜厚度;□为
综合表面粗糙度;□0为接触表面间的最薄润滑膜厚度;□1、□2 分别为两摩擦表面粗糙度的均方根值。一般说来,当□< 1时,会产生粘着;1≤□≤3时,摩擦副处于
部分弹性流体动压润滑状态,有可能
发生粘着磨损;□> 3时,摩擦副处于全膜润滑状态,可认为不会发生粘着磨损。使用一般矿物油润滑和一般加工
质量的几种常见的摩擦副,其膜厚比范围约为:
滚动轴承,□=1~2.4;齿轮传动,□=0.6~1.8;
凸轮机构,□=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