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震预报(prediction of macroseism)主要根据
活动构造体系及其复合控震规律和地应力场变化趋势对强烈地震进行预报,圈定强震危险区。1969年通过编图及综合分析,根据郯庐发震断裂带遇阴山纬向带阻抗而在其前缘应力集中易于发生强震的特点,圈定出历史上从未发生过地震的海城为“20年内将发生强震的地点”。
根据构造体系活动性“一脉相承”的规律,1966年3月邢台地震之后,指出地震向北的发展趋势,并预测河间、滦县、唐山等地为地震危险区;一年后的河间地震以及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7.8级强震,证实了他的科学预见。1969年通过编图及综合分析,根据郯庐发震断裂带遇阴山纬向带阻抗而在其前缘应力集中易于发生强震的特点,圈定出历史上从未发生过地震的海城为“20年内将发生强震的地点”,6年后又得到证实。诸多事例表明,
活动构造体系和活动断裂带是孕育地震的温床,地震(尤以强震)的发生是有规律可循的;而活动构造体系调查是实现强震预报的基础,开展以地应力为中心的综合观测和综合分析,则是实现强震预报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