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因疗法”(Attribution therapy),就是在心理治疗中通过引导患者对其症状产生原因的知觉,来控制和消除其不良情绪和行为反应的方法,是由心理学中的归因理澎,发展的一种心理治疗体系。
Dweck德韦克
德韦克是较早研究归因疗法的学者。归因疗法的主张是:个体把失败归因于自身能力的缺乏或者某些不能控制的外部环境因素时, 就不会在后续的学习中坚持努力; 个体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的动机不足时, 就会倾向于在后续学习中付出更多的努力以实现目标。那么, 通过训练改变无助者的归因方式, 就可以改变个体应对失败的行为反应, 从而由屈从失败转变为挑战失败。基于该假设, 她通过一系列设计精巧的实验, 发现“把解决数学问题失败的原因归因于自身能力不足的学生, 会形成失败的预期, 产生更少的成功动力。”(Dweck, 1975, p.679) 也就是说, 那些归因于能力不足的儿童易于放弃努力, 归因于
动机不足的儿童则更具坚韧性, 这就验证了归因疗法的有效性。除此之外, 为了验证“增强自尊可以解决无助儿童的学习问题”的假设, 德韦克在研究中进一步对比分析了成功疗法(主张成功的经历和自尊的增强可以促进对失败的积极应对)和归因疗法的有效性问题。她把归因于能力不足的儿童分为两组进行训练, 一组采用成功疗法, 一组采用归因疗法。结果发现, “在测验中没有遭遇失败时,成功疗法的被试表现出成绩的稳步提高, 这说明成功经历可能提高儿童对成功的期待, 防止情况变得更坏。但是, 接受成功疗法的被试在面对失败时, 行为表现不好, 成绩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这说明在处理失败问题上, 成功疗法还不够有效。而那些接受归因疗法的儿童, 在面对失败时, 表现出积极的行为反应。这说明归因疗法解决儿童挫折问题更为有效。” (Dweck, 1975, p.683)
归因疗法与成功疗法的研究结果表明, 归因治疗可以改变习得性无助者应对失败的能力, 而强调对行为负责和增强自尊的成功疗法对改变习得性无助问题的效果并不明显。
1、真归因疗法
许多心理疾病是由于患者对自己症状产生原因的不正确知觉引起的。因此,归因疗法就是用对患者症状的更正确的归因来置换或代替他所持有的不正确的归因。在Davison(1976)和Johnson(1977)报告的两个治疗案例中.说明了通过纠正患者对其症状的错误归因改变其心理状态的方法。Dvaison的病人是一位40岁的男性,眼部、面部和太阳穴有阵发性抽搐和倾动.相信是鬼怪缠身引起的,感到看不见的幽灵正在干扰和侵蚀他的心智,病人被诊断为
妄想性精神分裂症人院治疗。治疗者说明患者症状是由紧张刺激引起的,可以通过肌肉放松得到控制。病人渐渐地接受了这种解释,放弃了鬼怪缠身的信念,心理上的担优和恐俱消失了.Jhonson的病人也是一位男性妄想症患者,常常不由自主的产生性觉醒状态,偏执地相信性觉醒是来自外界的性刺激引起的,因而为这种羞于见人的行为反应而优虑.治疗者最终使他相信不正常的行为反应是由自己腿部的自发运动引起的,是可以得到控制的.这两个案例都涉及到用一种正常的解释来代替患者原先持有的难以为他个人接受的解释.这是在一般的心理治疗过程中通过置换归因来改变心理状况的。有一些临床工作者直接借鉴归因研究的发现来治疗患者的心理问题,最典型的是以“活动者和观察者的归因差异”的归因现剔为依据,通过归因诱导来控制和改变由人际冲突引起的当事人的心理问题。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的痛苦、焦虑、烦恼、愤怒等有损心理缝康的情绪体验,大都和对别人行为原因的主观知觉或推测有关,哪怕在一个问题上只有些微的分歧.就彼此产生心理负担和压力,争论的问题常常是不重要的,但彼此对对方行为原因的推测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双方都造成严重的心理后果。这种不同的归因偏向并非彼此出于某种情绪和动机有意而为之,而是由彼此所占有的信息量、所选择的背景事件和注意集中点不同造成的。如果矛盾双方彼此都能意识到对方的行为是由某些较少感情色彩的中性因素引起的,他们之间的冲突和因此产生的不适当的心理反应就会大大减少。一些心理咨询工作者从中受到启示·在临床中诱导和说服因人际问题而前来就诊的患者·他们对别人行为原因的知觉是有偏向的,不正确的,别人的行为并不像他们理解的那样是由他个人的倾向和特质引起的,而是由认识上的偏差造成的.这样,有助于减弱和消除因别人的行为而产生的心理上的不适感.这种方法已被许多临床工作者成功地用于治疗诸如夫妻不和、上下级矛盾等引起的心理问题`龙。心理治疗工作者为患者提供了尽情倾吐心理问题、正视自己心理疾患的机会,治疗者不失时机地诱导患者相信其症状是很普遍的,这种来自人士的信息有助于降低患者的不适感、异常感。治疗者再进一步诱导患者相信对自己不适当心理和行为反应的解释是不正确的,并运用自己的知识及时给出一种合理的解释,一旦患者接受了新的解释,症状就会得到缓解直至解除.
2、假归因疗法
改变归因绝不限于用正确的、合理的归因来代替错误的、不合理的归因。在心理学中归因本无对错之分,只有好坏之分。在心理治疗领域更是如此。原因是客观存在的、不可更改的,但人们对它的知觉却是主观多变的、可以更改的。从心理治疗的角度看,如果患者对自己症状原因的合乎实际的、无偏的知觉对他是有害的,那么它就是一种恶性的、不良的归因·不妨用一种不那么符合实际但却有益的归因来代替它,这就是假归因疗法的指导思想。在心理治疗领域,假归因疗法的来源是反haehter和Siager有关生理唤醒的认知标志的研究。反hahcetr在早期有关人际交往的研究中发现,人们身处逆境常常喜欢与自己有类似经历的人交往。由此推断.人们有一种将自己的情绪状态与处于类似情境的其他人比较,以理解和标志自己的反应的
需要。这就是说,周围环境提供的线索常常被用来标志生理状态,把它标定为某种特定的情绪.为了检验这种假设,Shachter和Sgner(1962)进行了一项经典研并对,简单地说,他们要求大学生被试报告自己是愉快的还是愤怒的。实际上被试的内在的情绪体验完全是由一种药物(如
肾上腺素)的作用引起的,而且所有的被试都被注射了这种药物。但他们发现,被试的报告或行为反应与这种药物所应该导致的情绪状态不符,而和混在他们中间的、未被注射药物的假被试的行为表现一致。
将上述思想和研究范式与归因联系起来的是灰hahcetr本人和一位著名的归因理论家联合发表的一篇文章(Nisbett、haehter,1966)归因的概念第一次出现有关情绪标志的研究中.该文的发表使不少研究者意识到人们对自己内部状态产生原因的知觉,很可能也是由来自外部的有关线索决定的。于是,一系列旨在脸证这种假设的研究产生了,其中较具有代表性的是Val和Ray关于轻徽恐怖症的研究(1967)。该项研究表明,虚假的反馈信息不仅能够使人们确认自己的情绪状态,而且也能够使人们否定自己的情绪状态。这一研究对心理治疗的意义已经不言而渝.如果来自外部的虚假信息真能代替或否定来自内部的真实信息,那么就可望通过向患者提供有关其症状的虚假的信息来控制其症状。
在Ross(1969)等人的,一项类似的研究中,第一次使用了“归因疗法”一词,并详细讨论了这类研究在心理治疗中的意义。Ross等人先让被试预期将会受到轻微的电击,以引起恐惧感,然后再通过指导语进一步控制被试的恐惧感:告诉一组被试实验中出现的噪音将会使他们的耳朵产生轻微的阵鸣(非恐惧组);告诉另一组被试这种噪音将会使他们吓得发抖(恐惧组),事实上提供给两组被试的噪音是一样的。在噪音出现时,给被试轻微的电击,并要求他们做两种作业:完成一种作业使他们得到物质奖励,完成另一种作业使他们避免电击.结果发现,非恐惧组被试将更多的时间用在了可以避免电击的任务上,而恐惧组被试则将更多的时间用在了可以获得奖励的任务上.Ros,指出,所以会产生这种结果,是因为荻悉噪音将引起恐惧反应的被试,可以把实际上由电击引起的生理反应归因于噪音这种来自外部的刺激,不认为他们自己害怕电击,因此宁愿用更多的时间获得奖励,而不愿回避电击;相反,获悉噪音不会引起恐惧反应的被试,当受到电击时,没有理由将由电击引起的生理反应归因于噪音这种外部的刺激,只好相信自己真的害怕电击,于是宁愿选择回避电击的任务。Ros明确地指出,让人们将消极的经验归因于某种情绪上中性的因素,有助于提高他们随后在类似情境中应付有关恶性刺激的能力.归因疗法应该被用来训练患者打破消极的情绪体验和某种并非一定会引起这种情绪体验的客观刺激之间的联结。
运用假归因技术最好的尝试是对
失眠症的治疗.Storms和Nisbert(1970)用来检验假归因疗法临床效果的试验也许是所有这类研究中最著名的阳〕.他们巧妙地诱导失眠症患者相信症状不是由内部情绪状态引起的,而是由某种情绪上中性的刺激引起的。如果失眠者能够将他们自发的情绪唤醒归因于某种中性的因素,那么带有情绪色彩的思想和观念就会较少产生,也不至于变得如此情绪化和焦躁不安.基于这种考虑storm和iNs给失眠症患者一种药物,告诉其中的一半被试,这种药物将会在半夜醒来.而告诉另一半被试,这种药物将会使他们安定下来。Sorms和Nsbett发现,相信药物将使他们半夜醒来的被试,报告更易于人眠了;而相信药物将使他们更好地人眠的被试,却报告仍然难以人眠。前一组被试显然将原先持有的对自己失眠症状的内归因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