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结
证明一阶谓词演算中定理的方法
归结原理是1965年美国人Robinson提出的一种证明一阶谓词演算中定理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时,对任一要证明的永真公式取非后,证明它不可满足,为此先转化成一种标准型,然后对这个标准型不断使用单一的推理规则,即实行归结,直到导出矛盾。
简介
由谓词公式转化子句集的过程可以了解到:子句集中的子句之间是合取关系,其中只要有一个子句不可满足,则子句集就不可满足。另外,空子句是不可满足的。因此,若一个子句集中包含空子句,则这个子句集一定是不可满足的。Robinson归结原理就是基于这一认识提出来的。其基本思想是:检查子句集S中是否包含空子句,若包含,则S不可满足;若不包含,就在子句集中选择合适的子句进行归结,一旦通过归结能推出空子句,就说明子句集S是不可满足的。
命题逻辑中的归结原理
定义1
若P是原子谓词公式,则称P与¬P为互补文字。
定义2
设C1与C2是子句集中的任意两个子句,如果C1中的文字L1与C2中的文字L2互补,那么从C1和C2中分别消去L1和L2,并将两个子句中余下的部分析取,构成一个新子句C12,则称这一过程为归结,称C12为C1和C2的归结式,称C1和C1为C12的亲本子句。
定理1
归结式C12是其亲本子句C1与C2的逻辑结论。
这个定理是归结原理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定理,由它可得到如下两个推论:
推论1
设C1与C2是子句集S中的两个子句,C12是它们的归结式,若用C12代替C1和C2后得到新子句集S1,则由S1的不可满足性可推出原子句集S的不可满足性,即:S1的不可满足性⇒S的不可满足性
推论2
设C1与C2是子句集S中的两个子句,C12是它们的归结式,若把C12加入S中,得到新子句集S2,则S与S2在不可满足的意义上是等价的,即:S2的不可满足性<=>S的不可满足性
这两个推论给出了用归结原理证明子句集不可满足性的基本思想:为了要证明子句集S的不可满足性,只要对其中可进行归结的子句进行归结,并把归结式加入子句集S,或者用归结式替换它的亲本子句,然后对新子句集(S1或S2)证明不可满足性就可以了。如果经过归结能得到空子句,根据空子句的不可满足性,可得出原子句集S是不可满足的。
在命题逻辑中,对不可满足的子句集S,归结原理是完备的,即:若子句集不可满足,则必然存在一个从S到空子句的归结演绎;若存在一个从S到空子句的归结演绎,则S一定是不可满足的。但是,对于可满足的子句集S,用归结原理得不到任何结果。
谓词逻辑中的
归结原理
在谓词逻辑中,由于子句中含有变元,所以不可直接消去互补文字,而需要先用最一般合一对变元进行代换,然后才能进行归结。例如,设如下两个子句:
C1=P(x)∨Q(x)
C2=¬P(A)∨R(y)
由于P(x)与P(A)不同,所以C1与C2不能直接进行归结,但若用最一般合一
σ={A/x}
对两个子句分别进行代换:
C1σ=P(A)∨Q(A), C2σ=¬P(A)∨R(y)
就可对它们进行归结,消去P(A)与¬P(A),得到如下归结式:
Q(A)∨R(y)
下面给出谓词逻辑中关于归结的定义。
定义1:设C1与C2是两个没有相同变元的子句,L1和L2分别是C1和C2中的文字,若σ是L1和¬L2的最一般合一,则称
C12=(C1σ-{L1σ})∪(C2σ-{L2σ})
为C1和C2的二元归结式,L1和L2称为归结式的文字。
一般来说,若子句C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文字具有最一般合一σ,则称为Cσ为子句C的因子。如果Cσ是一个单文字,则称它为C的单元因子。
应用因子的概念,可对谓词逻辑中的归结原理给出如下定义。
定义2:子句C1和C2的归结式是下列二元归结式之一:
①C1与C2的二元归结式;
②C1与C2的因子C2σ2的二元归结式;
③C1的因子C1σ1与C2的二元归结式;
④C1的因子C1σ1与C2的因子C2σ2的二元归结式。
对于谓词逻辑,定理1仍然适用,即归结式是它的亲本子句的逻辑结论。用归结式取代它在子句集S中的亲本子句所得到的新子句仍然保持着原子句集S的不可满足性。
另外,对于一阶谓词逻辑,从不可满足的意义上说,归结原理也是完备的,即:若子句集是不可满足的,则必存在一个从该子句集到空子句的归结演绎;若从子句集存在一个到空子句的演绎,则该子句集是不可满足的。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25 12:55
目录
概述
简介
定义1
定义2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