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欲游南山行》是曹植的诗作之一。这首诗前八句为一段,中六句为一段,最后二句为乐府习用套语,以颂祷之辞作结。前八句主旨在“长者能博爱,天下寄其身”二句,而前面连用三个比喻加以证明。中六句主旨在“嘉善而矜愚[3],大圣亦同然”,而前面“大匠”四句为喻。此诗虽以说理为主,却尽量通过形象思维加以描述,这正是汉乐府艺术传统的遗响。
东海浩瀚且深不可测,因谦卑接受千百条河。尽管那五岳个个巍峨,还是不拒绝微尘细末。好树不长到十围粗细,大枝大杈便无所依赖,长辈若能够宽怀博爱,天下才有人将身寄托。出色木工不浪费材料,用长短木块制成船车。锥子和刀子用处各异,谁也难独撑全部角色。鼓励良善,限制不慧,大德的圣人全这样做。仁慈者个个寿延命长,在座的都有百岁可活。
前八句三个比喻,作者都是有所本的。黄节注引《管子》:“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史记.李斯传》引《谏逐客书》:“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孔子家语.金人铭》:“江海长百川,以其卑也。”就是这三个比喻的出处。可见这三个比喻在秦汉时期已家喻户晓。不过作者在诗中分用三个比喻,仍各有侧重。第一喻说东海既广而深,乃是由于它地处低卑,因而百川都自高而下流入其中。这就隐喻在高位的应该谦卑下士,不宜妄自尊大。第二喻说五岳虽高大,却不“逆”尘垢,隐喻用人不宜吹毛求疵,而应舍短取长。第三喻说大树本身如果不是十围之木,就无法使粗壮的枝条依附于它。这隐喻本身必须具备足够的条件,堪为表率,反正无法服众。然后说到“长者”,点明本旨,实亦语含双关。“长者”即既指最高统治者,也指仁厚君子。唯有有德的统治者有博爱精神,天下所有的人士才愿意在他的庇荫下寄托其身。果能如此,天下太平也就有希望了。
中六句主要是说希望世无弃材,大材派大用场,小材派小用场,不应重贤而轻愚。作者说,真正伟大的工匠是不会轻易弃材的,只要把材料派了合理用场,就能各得其所;因为船有船的用途,车有车的用途,作用是不一样的。然后接着说,锥有尖锋,刀有利刃,其能各异,而作为“匠人”,却不应对锥和刀的态度有轻有重。“却”,退,指摒弃不用;“前”,进,指简选提拔。“却前”犹进退,意谓何能有轩轾。“嘉善”句典出《论语.子张篇》,所谓“嘉善而矜不能”。善者固然应受嘉奖、重用,不能者则应对之持同情、爱惜的态度,而不应采取弃置不理的做法。所以作者说,这种“嘉善而矜愚”的态度,凡是伟大的声线者都会这样做的。言外指如果统治者想把国家治理好,也一定这样做才行。如此,全诗的主旨已阐述得十分明白了。
最后二句,虽属习惯套语,但作为此诗结尾,也并非毫无含意。作者盖谓仁者自然得到长寿的结局,他的同座人也会健康长寿的,因为他们既已做了一位“长者”、一位“大匠”和圣人所应做的事,当然会“善有善报”的、可见作者并非单纯歌功颂德,而是寄希望与圣帝明王之出现,其用心是光明正大而极为深远的。因此,假设曹植能够执政,那么魏晋之间的历史,或者会重新写过也说不定。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于东阳武,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曹植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
洛神赋》、《
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