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桃源画记》是唐朝宰相
舒元舆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开门见山,点明画的作者和内容。然后犹如张画于壁,引导读者,逐层深入,边赏画,边寻幽觅胜。画面的描述,由溪而山,由山而树。写景状物,颇具匠心,设色敷彩,似青绿山水。然后再描绘岸南北的人物活动和环境。人物则仙风道骨,环境则神界仙境。作者还抒发了赏画的感受,使读者随他一起恍若羽化,置身蓬莱。全文条贯清晰,层次分明,有详有略,布置得体。
作品原文
录桃源画记
四明山道士叶沈1,囊出古画2。画有桃源图3。图上有溪,溪名武陵之源。按仙记4,分灵洞三十六之一支5。其水趣流,势与江河同。有深而绿,浅而白,白者激石,绿者落镜。溪南北有山,山如屏形,接连而去,峰竖不险,翠秾不浮6。其夹岸有树木千万本7,列立如揖,丹色鲜如霞,擢举欲动8,灿若舒颜。山铺水底,草散茵毯。有鸾青其衿9,有鹤丹其顶,有鸡玉其羽,有狗金其色,毛傞傞亭亭10,闲而立者十有八九。岸而北,有曲深岩门11,细露屋宇,霞槛缭转12,云磴五色13;雪冰肌颜,服身衣裳皆负星月文章14。岸而南,有五人,服貌肖虹玉15,左右有书童玉女,角发而侍立者十二16。视其意况17,皆逍遥飞动,若云十许片,油焉而生18,忽焉而往。其坦处有坛,层级沓玉冰19。坛面俄起炉灶20,灶口含火,上有云气,具备五色。中有溪,艇泛,上一人雪华鬓眉,身著秦时衣服21,手鼓短枻,意状深远。
合而视之:大略山势高,水容深,人貌魁奇22,鹤情闲暇,烟岚草木,如带香气23。熟得详玩 ,自觉骨戛清玉24,如身入镜中,不似在人寰间,眇然有高谢之志从中来25。
坐少选26,道士卷画而藏之。若身形却落尘土中,视向所张壁上,又疑有顽石化出,塞断道路。某见画物不甚寡27,如此图,未尝到眼,是知工之精而有如是者耶!叶君且自珍重。无路得请,遂染笔录其名数,将所以备异日写画之不谬也28。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白话译文
四明山道士叶沈,从袋中取出古画,画中有一幅是桃源图。图上有溪水,溪名武陵桃花源。依据道书的说法,划分灵洞三十六处,桃花源是其中之一。水流迅急,其势宛若江河。有的地方深而绿,有的地方浅而白,白的是水流冲击岩石形成的浪花,绿的像落到水流深处的镜子。溪水的南北两面有山,山形如屏风,接连而去,山峰直立却不险恶,翠林繁茂而不浮华。溪水两岸千万棵树木,一行行站立着,好像在作揖行礼,其色红艳鲜丽如霞,枝叶高举似乎要飞动,景象灿烂如欢快的笑脸。山影铺在水底,青草散如茵毯。又有青色胸襟的鸾鸟,头顶鲜红的仙鹤,玉色羽毛的鸡及金黄毛色的狗错落其间,悠闲自立,共约十八九只。从岸往北,有幽深隐蔽的山岩门户,略为露出一点房屋;彩霞似的栏干曲折回转,祥云般的石阶五色灿烂;画中人的肌肤容颜洁白如冰雪,身上所穿衣服都绣有星月图案。从岸往南,有五人,衣服相貌如彩虹美玉,左右有书童玉女,扎着如角的发髻,侍立在旁,有十二人。他们的神态都逍遥飘逸,像十来片云,油然而生,忽然而逝。画面高处有祭坛,层层台阶像重重叠叠的玉石冰块。祭坛上面冒出着炉灶,灶口吞吐火焰,上面升腾云气,五颜六色都有。中间有溪水,小船漂浮其上,船上一人鬓眉花白如雪,身穿秦朝的衣服,手里划动短短的船桨,神情姿态深远不凡。
总的看来,这幅画大致是山势高峻,河流渊深,人物相貌魁梧清奇,仙鹤情态悠闲,云雾山岚花草树木如带香气。如果仔细赏玩,便会感到骨骼像清洁美玉般铿锵悠扬,如身入幻境,不像在人世间,渺渺然有高蹈出世的念头涌出胸怀。
稍坐片刻,道士把画卷起藏好,顿使我感到跌落凡尘之中。看那刚刚挂画的墙壁,又疑心是有顽石变幻出来,堵塞断了进入仙境的道路。我所看过的画卷不算很少,但像这样的画还不曾见过,这才知道画技的精湛竟已达到这般境地!叶君应当珍重此画。考虑到将来没法再请求观赏,于是我用笔墨记下画上的种种景物,以备来日作画时不至于谬误太多。
创作背景
自陶渊明作《桃花源记》,虚构出武陵桃源之后,经南朝诗人渲染,流传日广。而道教则将它列为三十六洞天之一支,掺进神仙色彩,桃花源变成世外仙境、神仙福地。隋唐之际,武陵桃源名声大噪,写诗作文者有之,以画图写者有之。舒元舆这篇画记便是其中之一,作者因观四明山一道人所藏绘有世外桃源之景的古画,为其超尘拔俗的意境倾倒,遂作此文。至于所叙记的《桃源画》,已不可考,既称之为“古画”,恐非唐人所作。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如题所示,作者目的在于记画,故而开头两句交代出画的收藏者之后,立即转入画面景物的叙录。从文中所写和文末“某所见画不甚寡”来看,作者是很有鉴赏经验和审美眼光的,他看出整个画面的武陵溪为中心脉络,沿溪南北两岸进行构图,布绘景观,故而叙记也从溪水写起。武陵之水虽名之曰“溪”,但它却是浪激波涌,势同江河,显出小中见奇的特征。溪流上下,又是深浅不一,色彩不同,冲流激石,翻腾起白色浪花。而那深绿处的一泓清潭,犹如镜落溪中,明澈可鉴。作者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写出武陵溪的深度、色彩、形态,有动有静,绘声绘色,辞清意美。
接下去,作者写溪岸景色。他先写南北两岸的山景,次写夹岸树景。那两岸的青山,峰峦相连,形如翠屏,峰势直而不险,树色秾而不浮,别具风韵。而夹岸之树,繁多而又整齐,“列立如揖”四字,形容生动,妙语传神。“丹色鲜如霞,擢举欲动,灿岩舒颜”三句,极写树色、树姿、树容之美。那火红的枫叶像彩霞一样鲜艳,那参天大树的擢拔之势像要耸动起来,而它那灿烂明丽的形貌,则像是开颜欢笑。写景有神,用诗一般的语言将画中树景生动地再现出来,优美如画,而又有画所不到处。在作者清辞丽句的点染之下,画中一切景物历历在目,栩栩如生,“山铺水底,草散茵毯”两句,描绘出溪水清澈,山峦倒映,山光水色,交辉叠彩和绿草如茵,铺绣大地的清幽景色。在这绿色的原野上,不是一片空旷,而是布列着鸾鹤鸡犬。写它们的毛色,谓之“青其衿”“丹其顶”“玉其羽”“金其色”,将其本生自然之色变为自为之色,仿佛它们有意修饰,使其毛色为青为红,为玉碧金黄。可谓笔姿摇曳,点而化之,妙趣横生。
观画作记,既要照顾到画中景物的位置经营,又要安排好文章的层次结构,技巧难度较大。但作者处理得很巧妙,井然有序,层次分明。在总写两岸景物之后,便分写南北岸不同景观。北岸有岩门深曲,屋宇微露,木栏、石磴则在五色云霞缭绕之中,隐然间透露出神仙之气。继而写人物,则是“雪冰肌颜,服身衣裳皆负星月文章”,已是神仙风采。这和陶渊明所写的耕作于桃源的秦人子孙已迥然不同了。至于南岸的人物、炉灶、云气,更是十足的仙家气派。尽管其中的鬓眉雪华的老者“身著秦时衣服”,然而其深远的意状神情早已不复见其原有黎民风貌。这种以桃源为仙境、境中人为神仙的图画,自唐而宋均有之,故王十朋说:“世有图画桃源者,皆以为仙也”。虽然韩愈斥之曰:“神仙有无何渺茫,桃源之说诚荒唐”,但人们宁信其有而不愿信其无,这也是古代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心理。
文章的二三段,是观而记之的总结性文字。画中景是奇景,境是仙境,山高水深,草木烟岚仿佛飘溢出香气;画中人则非凡夫俗子,而是飘飘然有神仙之概。故而观览之后,作者觉得灵气入骨,鸣如击玉,有脱胎换骨之感。又如身入镜中,一片空明,不似在尘世之间,杳杳渺渺中获得了一种高远出世的灵性。这是以自身的感受从正面写出画的强烈美感,具有巨大的感召力。而在道士将画收卷之后所产生的如跌落尘土中的失落感,以及像是见到墙上顽石化出阻塞仙境之路的幻觉,则是从反面渲染画的艺术魅力。最后又以所见虽多而不及此画的议论再作称赞。这反复的誉美,既是对画的评论,也是对桃源仙境的向往与追求,而这正是作者人生的憧憬、心灵的光照。
这篇画记,多为四字排句,且多偶句骈语,婉转流利,如珠走玉盘,晶莹润洁,一气流转,而又变化多姿,充分显示出作者驾驭文字的功力。
名家点评
上海市原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委员
张撝之《唐代散文选注》:记画的文章必须做到形象鲜明,使人读了文章,可以想见原画。本文能做到这点,不仅仅因为作者有高明的文学技巧,主要由于他对于原画确能心领神会。文中说他看画直看到觉得此身“不似在人寰间”,把画收掉后,又有回到尘世的感觉,就是很好的证明。
作者简介
舒元舆(791年—835年),字升远,婺州东阳(今浙江金华)人,也有说是江州(今江西九江)人。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进士,授鄠县尉,后召为左司郎中,升御史中丞,以本官兼刑、兵两部侍郎,同平章事。“
甘露之变”时被宦官仇士良腰斩,家人遭族诛。有集已佚,《全唐诗》收诗六首,《全唐文》录存其文十六篇,《唐文拾遗》存文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