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打歌
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地方传统舞蹈
彝族打歌,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的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秦汉时期是踏歌的发展时期,在乐器上除了芦笙外,笛子和三弦成为伴奏乐器,歌词作为踏歌重要的组成部分,体现出其完整的结构,舞蹈的动作日渐丰富多样,集歌、舞、乐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正式形成。
秦汉以后,踏歌从两个方向发展、流变,并在隋唐特别是唐朝发展到了顶峰。
元代至近代,踏歌在中原内地逐步销声匿迹或演变为其他艺术形式,而西南特别是云南各民族的打歌却生存与发展。
明代开始,大量汉族人进入云南,彝语借用汉语的情况多有出现。
清代,在称呼踏歌的同时,打歌一词也开始出现,并广为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彝族打歌进入一个新的春天。“文革”期间,彝族打歌遭受厄运。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后,彝族打歌复苏,焕发出新的生命光彩。
彝族打歌不仅在民间恢复发展了起来,再节庆、祭祖、婚丧、庙会等场所随处可见彝族打歌的踪影,而且在州、县举办的大型活动、文艺演出中,也是重要节目。
舞蹈特色
表演形式
巍山彝族的打歌,根据音乐、唱腔、舞步动作、风格及习俗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别。
第一种是以芦笙、笛子为主旋律,不用大刀,巍宝山乡、五印乡、牛街乡、青华乡都属于这一类别。
第二种是以马鞍山青云村为代表,以芦笙和笛子的快节奏为主旋律,伴有大刀,马鞍山乡、紫金乡基本上属于这一类别。
第三种是以大仓小三家为代表,以芦笙加舞大刀为主旋律,笛子基本不用,大仓镇的小三家、新胜和庙街镇的惠明草场一带属于这一类别。
第四种是以庙街镇云鹤村委会阿朵村为代表,将五印、马鞍山、大仓的打法糅为一体,乐谱节奏、步法、调子等变化快,几种打法共同兼有,庙街镇的云鹤、碧清一带属于这一类别。
第五种不用芦笙、笛子和大刀,而是用大三弦伴奏,唱调不用彝语,用汉语,是彝族打歌中较为特殊的一种,主要流传在青云乡中窑村彝族中。
演奏特点
巍山彝族打歌唱的打歌调,有喜事调、节日调、忧事调、庙会调等,分别有四句式、六句式、八句式、十句式、十二句式和少量奇数式,其中又有五言、六言、七言和长短句等形式,多用比兴手法。打歌风格各地不同,弓鞍山地区打歌风格以舞为主,十六步平摆、三翻三转、勾脚等动作。
彝族打歌跳法有“直歌”、“穿花”、“阿妹跳”、“倒置歌”、“三摆手”、“脚跳”、“喂猪歌”、“四摆手”等,各自有固定的伴奏舞曲。
剧情内容
彝族打歌的圈子多为男半圈、女半圈,重复组成;也有男队、女队,由数百队组成。
开始时,先由歌头”吹响芦笙“阿户勿”,向打歌的人们发出呼唤,人们围着大火,发出“喂—呜哇—嗡”的呼应,这种呼应声反复三次之后,笛子也随着芦笙的节拍吹响起来,然后人们三五为伴,搂肩拾背,在芦笙节拍的指挥下,从原地起步缓缓进入唱歌场,以火为圆心,边唱边跳,逐渐形成圆圈。开始时,先让老年人上,青年人后上。先进歌场的人们往往以挑逗的唱词邀约围观者尽快进入歌场,当打歌快要进入高潮时,年老者逐渐退出歌场,这时年轻人则展现自己的舞姿和歌喉。
随着打歌进入高潮,男女对唱的歌词由生产、生活的内容转为爱情的内容。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彝族打歌在巍山地区的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当地彝族传统节日及婚丧嫁娶、飘梁竖柱等重大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歌、舞、乐三者合一的打歌中积淀了彝族古老的历史文化内涵,具有社会学、民俗学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传承状况
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打歌这一民间文化活动正面临消亡的危险,亟待保护。
传承人物
茶春梅,女,1962年8月出生,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彝族打歌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申报。
字升,男,彝族,1939年出生,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彝族打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申报。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文化馆获得彝族打歌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0年7月,巍山县组织字汝民等多位省、州、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到大仓镇小三家小学,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对彝族打歌进行了传承保护。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该项目保护单位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文化馆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重要活动
1957年3月,巍山青云打歌队被选到北京出席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表演彝族打歌。
1987年9月,巍山彝族农民业余打歌队12人,接受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邀请,赴日本演出。
荣誉表彰
1986年,美国国际民间艺术组织把彝族打歌列为最受欢迎的“全球十大民间舞蹈”之一。
2006年10月,在北京举办了中国民族民间歌舞盛典,彝族打歌被誉为是“最难学的舞步”。
参考资料
彝族打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17 21:59
目录
概述
历史渊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