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嵌(彩石镶嵌)
浙江省仙居县传统美术
镶嵌(彩石镶嵌),浙江省仙居县、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瓯海区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彩石镶嵌始于明代,这是古籍中有确切文字记载的,已有四百五十余年历史。
明代姜淮《岐海琐谈》载:“嘉靖乙卯,永嘉周尹岱升任主事。尽取罗浮石镶嵌什器等物,满载而归。”
这则记载较为明确地说明了,明代永嘉罗浮,也即今天的永嘉县瓯北镇罗浮,出产一种原为砚石的罗浮石(以地名,叶蜡石中的一种),古时亦称华严石(因这种石料的矿床所在处有华严寺)。当时的永嘉主事周尹岱就以罗浮石镶嵌什器等物,可惜的是没有记下艺人的姓氏大名。
地方贪官的行为成了街坊大新闻,时人夏仲鱼就写有讥讽的诗句:“今日江山换得去,罗浮石出水中山。”但不经意间,彩石镶嵌的工艺随着民间艺人的流动,较快传播了开来。尤其是古时大永嘉范围内的艺人间的你来我往,切磋技艺,促进了彩石镶嵌工艺的发展。
到了清光绪八年(1882年),温州民间艺人潘阿明,在继承前人彩石镶嵌的基础上,开拓创新,采用青田叶蜡石为材料,将其雕刻成人物、花草、虫鱼等图案与字体,以浮雕的形式镶嵌在红木上。其中文字制作成“门对”(方言,即对联)形式,后又发展为挂屏、中堂、匾额等。
清代留存民间的温州彩石镶嵌尚有四季花鸟套四条屏。
进入民国初年,温州市区徐耀明,自幼学艺,后从事彩石镶嵌,并发展了人像彩石镶嵌,创作的浮雕彩石镶嵌《宋·叶水心先生遗像》为其代表作之一。同时,他还在鹿城老城区打锣桥一带开设彩石镶嵌店,经营石雕、彩石镶嵌类工艺品。
1920年前后,温州彩石镶嵌销往南洋群岛一带,还参加日本东京展览会。
至抗日战争前,温州生产彩石镶嵌的作坊和店铺有十多家,从业人员一百多人,其中美林斋、吕瑞丰、崇林斋、竹林斋、松林斋等较有名气。但温州居东南一隅,当时交通不便,信息不灵,为拓展业务,黄昭姆、李孟忠、仇宝银等艺人开始移师上海,在闸北、南市桑榆街开设了好几家高级红木镶嵌店,其中,由青田籍华侨林树德等人帮助经销的“双红泰”较为有名,产品主要销往美国檀香山等地。
抗日战争期间,上海小东门还形成了一个经销温州彩石镶嵌工艺品的中心。新中国成立前夕,温州又有十多位彩石镶嵌艺人移师香港,直接在香港本地接受客户订单,就地制作,不但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产品还远销东南亚一带。
新中国成立后,各级领导对彩石镶嵌工艺十分重视,从业人员热情高涨,使彩石镶嵌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繁荣。
文化特征
表现形式
彩石镶嵌在表现形式上,这种连屏兼容壁画和浮雕之艺术手法,既吸收连环堕画的突破时空格局,又体现浮雕的立体层次,二者融合一体、生机勃勃。画面透视采用传统的散点法,甚至为了画面的需要,有意突破物体远近比例的约束,以达到突出画面上主体人物形象的目的。同时画面的构图也较具内在韵律。由于连屏的篇幅较多,自然对其总体的连续性和节奏性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要求作者在创作时必须考虑相对独立的故事段之间构图的起伏和疏密对比,以及各画幅之间人物、花鸟、亭园的相互穿插,从而使画面不致产生单调和零乱之感。有时为增加画面的气势,作者不惜采用大起大落的曲线构图来达到这一效果。画面的人物造型,对应于传统工笔画的手法,显得特别俊美飘逸,结构比例略带夸张或变形,因而质朴纯真,富有生气。衣纹的描绘也对应于传统的柳叶描和高古游丝描手法,并有意增加许多富有动感的纹饰和飘带,这些方面有利于增加画面的气势,另方面也发挥了彩石材质的斑斓肌理,更赋予画面的美感。
色彩搭配
彩石镶嵌在选色配料上,其崇尚自然,真实质朴,取材于彩色天然蜡石,有玉白色及绿、黄、红、黑等色,有的类似大理石花纹。其中玉白色用于雕刻人体尤其显得洁白玲珑剔透,其他彩石用于屏中衣饰、景物、花卉,都借助于彩石材料本身的纹理巧加组合,使其更自然半润,变化多姿,具有民间绘画鲜明热烈、较其绚丽的特征。由于整个画面巧用黑色作衬底,将丰富耀眼的诸多色彩和诸地包容在统一的背景中,显得既绚丽多彩又浑然一体,特别耐人寻味,从而给人以优美、亲切的感受。
工艺特征
彩石镶嵌以天然的石色,根据题材内容和色彩要求,依据石片的大小巧妙安排,块面经过光、影、明、暗处理,结合温州石雕和木雕工艺,随类赋彩,配石成图,镶嵌成品。彩石镶嵌在表现手法上有浅浮雕、高浮雕、擎雕、平嵌、平磨、满地嵌,描金图案相结合,彩绘背景相结合,建筑物外墙壁画相结合等,具有强烈的民族、民间和地域艺术特色。
制作工序
传统彩石镶嵌的工艺流程按制作顺序,由石工、木工交叉进行。
1. 设计图稿。由画家、画师等设计人员组成的团队,按作品规格、内容设计图稿,亦有彩石镶嵌艺人直接设计的。一幅好的图稿,既要做到神韵到位,还要做到构图简练,以顾及制作的工时和效果。
2. 勾描外形。把毛边纸放在图稿上,勾画纹样的外形轮廓成线描图。
3. 木工打板。木工据所需规格大小选择板材,制作用于镶嵌的衬底与镶嵌成品配套的框架等。
4. 布局排样。把描画有纹样外形轮廓的线描图,按图稿布局位置贴在板面上。
5. 刻板取地。在贴有纹样外形轮廓线的线描图的木板上,用不同形状的凿子沿纹样外形轮廓线凿刻,然后把凿刻线以内的部位挖去呈凹入状,即嵌入石料纹样的形状,尽量使凹深匀称,约0.4厘米。
6. 墨拓外形。用毛边纸覆盖于刻板取地后的版面上,用特制的蜡墨拓取(温州方言亦叫“研来”,故墨拓外形也叫研外形)。需嵌入的石料纹样形状,并给拓纸和木板编号。
7. 描画内形。将墨拓的外形纸再放在图稿上,以描画纹样的内部结构与细部。
8. 切岩待配。把天然石色的叶蜡石岩块锯成石片,为镶嵌配色贴石备用。
9. 贴石配色。将墨拓的外形和描画内形的拓纸依内容和物体所需的颜色,把纹样按结构将拓纸分割,然后配色、选石、贴石。
10. 装饰板框。木工装饰镶嵌配套用的木制件。
11. 锯石镶嵌。用钢丝锯准确无误地切割已贴上拓纸(各种纹样)的石片,然后对照已经馨饰的木制作件上凹进去的各部位,逐次对号嵌入拼合,从而形成石料外凸的各形状。
12. 加温粘贴。将需拼接的各种造型用调煎成糊状的黄鱼胶(或环氧树脂、AB胶、胶石王)胶粘连接,背后同时与木制件上凹进去的相应部位黏合固定,待晾干。此工序也叫拍胶。
13. 精雕细刻。据不同内容、不同对象施刀,施以浮雕、高浮雕或擎雕。不论雕刻人物、走兽,还是花鸟、博古等,都应做到线条流畅,形象生动,层次分明,不伤衬底。
14. 捉蜡垫补。对嵌入拼接部位的缝隙用天然蜂蜡垫补。
15. 彩绘描金。彩绘描金木框及屏风后身板面。
16. 装衬修饰。对雕刻与色装进行最后修饰,在石料雕刻部位、木制件的漆面部位上蜡擦光,使石料雕刻部位平滑温润,木制件漆面部位平整光亮。并把镶嵌雕刻完成的雕面板装衬在配套的木框里。
17. 经上面十六道工序后的彩石镶嵌工艺品,即可验收包装。
题材作品
在题材选取上,这种屏风的画面除小型取材于中国传统花鸟、山水等外,大型都从中国舌代神话和历史传奇、经典名著中选取,往往内容丰富、气势恢宏、容量大,从而制作成“宏篇巨制”。其故事既尊重历史的本来面目,但又不拘泥于写实,通常还增加些作品的神异色彩。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学术价值:彩石镶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题材的广泛与经典,对研究古时农耕社会生产生活、民俗风情、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起到了丰富传统文化和认识历史的重要作用。同时,从彩石镶嵌的民间制作技艺中,也可认识到劳动者的聪明才智,因为作品凝聚着艺术家们的精神和理念,这亦是可作学术探讨的重要课题。
艺术价值:彩石镶嵌融石雕、木雕、漆器工艺于一体,无论题材选取,还是镶嵌技法,都为促进中国工艺美术的进步、创新、发展作出了贡献。彩石镶嵌因其色彩丰富自然,质地温润柔美,又富有立体感而登大雅之堂,备受赞美。早在明嘉靖年间,就让地方官着迷,“尽取罗浮石镶嵌什器等物,满载而归”。
实用价值:彩石镶嵌早在明代就与日常生活的“什器等物”结合。民国期间,销往上海、香港、日本、东南亚及美国的红木镶嵌中,有相当部分也是日常生活品类。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制作的各种屏风、柜子、木凳、写字台等,更趋社会化、生活化,其实用价值还兼有装饰空间、美化居所的作用。
经济价值:自彩石镶嵌诞生后,就成为一部分手工艺人赖以生存的经济来源。民国期间,温州市鹿城区的老城区打锣桥一带就有彩石镶嵌店铺,以后,增至十余家,从业人员一百多人。抗日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夕,部分彩石镶嵌艺人还分别在上海、香港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
传承人物
缪成金,男,1943年出生,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为镶嵌(彩石镶嵌),申报地区为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
谢炳华,男,汉族,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为镶嵌(彩石镶嵌),申报地区为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仙居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镶嵌(彩石镶嵌)”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镶嵌(彩石镶嵌)项目保护单位温州崇林斋工艺品有限公司、温州市瓯海区文化馆合格,仙居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存在单位性质、机构等方面重大变化,不具备保护单位基本条件等情况,重新认定保护单位为仙居县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社会影响
重要展览
2018年5月13日,第十四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进入第四天,恰逢周末,深圳市民纷纷走进会展中心展馆欣赏多门类艺术展。展会上展出了彩石镶嵌作品。
2020年11月26日,2020温州国际时尚文化产业博览会将在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活动上展示了彩石镶嵌作品。
衍生作品
2020年8月13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科教频道《探索·发现——匠人匠心》栏目摄制组一行来到鹿城区仰义街道,拍摄国家级非遗项目彩石镶嵌。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24 02:53
目录
概述
历史渊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