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万喜,男,汉族,1974年10月生,河南泌阳人,中共党员,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乌克兰工程院外籍院士,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副院长。
人物经历
1995年9月—1999年7月,彭万喜在
中南林学院学习,毕业获学士学位。
2000年9月—2003年7月,在中南林学院学习,毕业获硕士学位。
2003年9月—2006年6月,在
华南农业大学学习,毕业获博士学位。
200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2006年7月—2007年9月,在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任讲师。
2006年11月—2009年8月,在
华南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2007年10月—2010年10月,任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8年)。
2010年11月—2017年9月,任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2年起)。
2012年11月—2013年11月,任
日本京都府立大学国家公派访问学者。
2014年3月—2015年8月,任日本京都府立大学访问学者。
2016年,当选为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
2016年3月—2016年7月,任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三级教授。
2016年7月—2017年9月,任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二级教授。
2017年9月,任
河南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9年,当选为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
2021年11月,当选为乌克兰工程院外籍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彭万喜在河南农业大学组建了林业工程、林学、生态学、化学等跨学科创新团队,围绕林木资源利用关键共性难题,系统解析林木各部位成分的潜在功效与多样性,探索林木高值化新途径,构建了不砍树也能高收益的新模式,实现林木资源可持续利用。
同时,他还从学科空白点着手,在原始性研究上下功夫。他带领团队深度解析木本植物成分多样性与复杂性,发掘木本植物资源的特殊功效,显著降低提纯技术难度与产品成本,颠覆传统木本植物单一利用模式,构建林木高值化利用关键理论技术,实现了“绿叶”变“金叶”,引领了国家新时代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
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协同发展。
截至2019年5月,彭万喜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22篇,其中SCI收录42篇(第一/通讯作者35篇,JCR一区期刊7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5.7);出版专著4部。
人才培养
据2023年3月河南农业大学官网显示,彭万喜在校开设《气力输送与厂内运输》《企业管理》《木质剩余物利用学》《木材抽提物资源学》《生物质资源化利用学》《林产品加工利用学》《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森林资源开发与利用》等课程。
彭万喜的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他喜欢把课堂放在田间地头,常带领学生走遍河南“四山四水”引导学生深入工厂、林场一线,了解现实需求与未来发展。他积极创建科教实践、实习基地,鼓励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支持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技能大赛。
截至2019年5月,彭万喜指导的研究生共获奖18项,其中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三等奖等国家级5项,湖南省大学生挑战杯特等奖等省部级6项,连续三届获全国林科十佳研究生荣誉称号,连续三届获校级优秀硕士论文,1人获湖南省优秀硕士论文。其已毕业的著名学生有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
文甲龙、
巴洛克木业(中山)有限公司大区经理刘俊卿等。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彭万喜在推动生态生命科学发展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
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 评)
“彭万喜在木材防护、人造板工程等领域取得了较大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做出了较突出贡献。”(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评)
“21岁进大学,彭万喜开始与“木”结缘,起步虽晚,但却成为其一生的事业;当别人在研究和应用间摇摆,他心无旁骛,一头扎进科研,催生出33项国家发明专利;在追求速效的时代,他盯住安全和环保,最终引领了市场潮流。”(《
中国科学报》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