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承志,1976年10月出生于湖南省衡东县,
美国物理学会会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杰出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研究员。
人物经历
1976年10月,彭承志出生于湖南省衡东县。初中、高中就读于
湖南省衡东县第一中学。
1993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
1998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物理专业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2005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师从
潘建伟教授,获得博士学位。
2005年—2007年,在清华大学物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7年,担任职清华大学物理系助理教授。
2009年,受聘为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研究员。
2011年,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正式立项,彭承志被任命为科学应用系统总师和卫星系统副总师。
2016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18年7月—2023年7月,担任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2021年7月—2023年7月,担任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2023年7月,担任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同年,入选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部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同年,获得第二期新基石研究员项目资助。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彭承志围绕量子纠缠、量子保密通信和量子物理基础检验开展了系统性的实验工作,取得了大尺度量子物理基础检验和广域量子通信等领域的关键突破,并在此基础上将量子保密通信技术带入现实应用。首次实现百公里诱骗态量子密钥分发,打开了实用化量子通信的大门,后续应用于京沪干线光纤量子通信骨干网;先后实现了可穿透大气层、百公里级自由空间量子通信等地基验证实验。在此基础上,作为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项目科学应用系统总师和卫星系统副总师,彭承志主持完成了星上量子载荷和地面科学应用系统的研制,实现了三大既定科学目标并开展系列拓展实验,为构建覆盖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和技术基础;他还进一步将发展的量子态操控和传输技术应用于超导量子计算和量子精密测量研究中,如打破中国国外针对高精密超导比特控制电路的垄断,帮助合作者实现了超过60比特可编程超导量子处理器并演示量子计算优越性、星地高精度时频传递的地基验证等。
根据2024年5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研究部网站数据,彭承志先后在包括《自然(
Nature)》5篇、《科学(
Science)》4篇、《自然》子刊9篇、《物理评论X(Physical Review X)》2篇和《
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28篇等在内的学术期刊上共发表论文百余篇。
根据2024年5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研究部网站数据,彭承志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课题。
根据2024年5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研究部网站数据,彭承志的研究成果多次入选《自然》评选的“年度十大科技亮点”和“国际重大科学事件”,美国物理学会评选的“国际物理学领域的重大进展”,两院院士评选的“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人才培养
彭承志鼓励学生在面对基础研究的不确定性会带来诸多焦虑和暗黑时刻时,做到三个主动:主动选择、主动努力和主动接受。
彭承志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带着一个40—50人的本科班,担任班主任。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你(彭承志)工程能力强”。(时任“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首席科学家
潘建伟评)
彭承志从事量子物理研究已经十多年,和他的同事一起开展了一系列天地之间的量子实验,正在让中国的量子通信领跑世界。(
央视网评)
他将微小的量子变成通信密钥,为国家通信安全提供有力保障;他与遥远的墨子号进行星地对话,开展千公里级别的量子实验。他是中国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项目科学应用系统总设计师彭承志。在微观的量子世界里从事科研,他甘之若饴,从容面对,用一项项科学发现和实际应用,领跑世界。(“衡阳风华·70年70人”网上展览活动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