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蠡(1146-1200)字师范,号梅坡,
江西都昌人,朱子门人—宋吏部尚书。
人物简介
彭蠡(1146-1200)字师范,号梅坡。在家庭的薰陶下,从小刻苦攻读。他兴趣广泛,多才多艺,涉猎多科,大凡诗文、音乐、书法等,尤其对乐律研究颇有造诣。南宋淳熙四年(1177)得领乡荐。朱熹知南康军时,彭蠡与兄长彭寻、儿子彭方慕名从游,或泛舟鄱湖,或畅游匡庐,诗歌酬唱,相聚甚欢。朱熹复兴白鹿洞书院后,特聘彭蠡为白鹿洞书院经谕,负责讲解儒家经典《四书》和《西铭》,他与朱子时相释难问答,辨析精僻,才学深为朱子赏识,所以说,彭蠡不光是朱子的学生,也是白鹿洞的先生。朱熹调离南康军后,对他仍念念不忘,时刻牵挂。老友甘叔怀游庐山时,朱熹致书信给叔怀,托其代已致意曰:“吾友彭师范胜士,在隔江都昌,可为一访。”
彭蠡后官常州府教授,以子彭方显贵,被当朝特赠吏部尚书衔。晚年的彭蠡以积学名世,筑室家乡的梅坡,辟馆课士,江淮学者千里迢迢,皆师事之,称他“梅坡先生”。又立精舍于清化乡蒉湖里石潭坂(今春桥乡中衙村),取名“盛多园”,并约请“朱门四友”中的另三位黄灏、冯椅、曹彦约一道讲学其中,“讲求道学性命之蕴”。亦名噪一时,影响广泛。著有《皇极辨》诸书,卒赠龙图阁学士。列清代同治都昌县志卷九人物志·理学传。
彭蠡之子彭方,字季正,又字季直,号强斋。“朱子守南康时,方随父受业焉。”他学习用心,勤于思考,对疑难问题从不放过,常耳提面命聆听朱子教诲,受益颇丰,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朱子门生、白鹿洞学生。他弱冠之年的绍熙四年(1193)魁省闱,次年又中进士,先为池州(今安徽贵池)教授、又任扬州教授、景陵(今湖北沔阳)知县、广东经略安抚司干办官、歙县(今属安徽)知县、袁州(今宜春)知州、国子监祭酒兼侍讲、起居注官、殿中丞、兵部右侍郎、晋吏部尚书,赠
金紫光禄大夫,加文华阁、龙图阁学士等。晚年的彭方以年老上疏辞官,但宋理宗看重他的文才,御笔慰留。但彭方不恋官位,连续二十余次请准丐归,朝廷最后只得恩准归居,又赠封他为少师衔。
彭方虽仕途通达,身居要位,但为官清廉,一生谨慎,“爱养民力”,清明讼狱,造福桑梓,于朝廷于地方多有德政。他也曾在都昌治北清化乡匮湖里佛寺之阳建宝林书院,训徒授业,为家乡培养储备人才。
彭方著有《经华续业》三十卷和《强斋集》若干卷,卒后谥号文定,并封赠其母陈氏为淑人,其妻刘氏为夫人。乡人将彭方葬于曾经讲学的宝林书院旁,敕葬有碑立焉。其人已列清代同治都昌县志卷九人物志·理学传。
宋代都昌的彭氏,是名门望族,为书香门第。其子孙有热衷于地方教育,筑室讲学者;有科举及第,步入仕途者。尤其以“都昌三彭”最为突出,他们是彭寻、彭蠡、彭方三人,为兄弟、伯侄和父子,其中又以彭蠡最为有名。
彭寻、彭蠡的祖父彭图南,学识渊博,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中进士,初授迪功郎,后官淮宁府(今扬州)教授。
彭寻、彭蠡的父亲彭立道,字昶年,读书讲求内功,不求闻达,不慕功名。“事亲色养备致,居丧遵从古礼,庐墓三年不移。人叹其孝”。每教人以继往开来为已任,故其子孙理学接踵,多受其影响和感染,是后世问学行孝的典范。列清同治都昌县志卷九人物志·孝友传。彭立道死后,朝廷追赠为朝议大夫,归葬于都昌县治北四十里三姑山(俗名彭家嘴)。旧县志卷十六·古迹还记载:县治北二十八都旧有理学坊,为梅坡(蠡)、东园(寻)、强斋(方)立,今其地犹名彭家嘴。
彭蠡长兄彭寻,字师绎,号东园,自幼得益于父亲教诲,颇善辞令,写得一手好文章。又与弟彭蠡同学于白鹿洞书院朱熹之门,南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以文笔与德行得到乡里推崇和举荐。嘉定戊辰年(1208),特奏名进士,只可惜英年早逝。明时奉祀岳祠,又供祭于乡贤祠,列清代同治都昌县志卷九人物志·儒林传。
“都昌三彭”中以彭蠡、彭方父子名声最显,他们两人在明代都以朱子弟子的身份从祀白鹿洞宗儒祠,清代从祀白鹿洞紫阳祠。明清两代乃至今日从祀白鹿洞的朱子高足共14人,彭家父子占了两个,是为孤例。
旧志上载:“陶士行之忠,足卑王谢;陶元亮之节,不愧夷齐。至于赵宋,如刘锜之捷顺昌,肩随荆鄂;江古心之沉止水,伯仲文张。又如彭冯之学行,传程朱之薪火;云住之著礼,作周孔之功臣。”可见都昌先贤江万里、彭蠡、冯椅、陈澔等人在都昌历史上影响之深远。旧志上还载:彭氏子孙继承传统,热心教育,多次割私田资助办学,为都昌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
人物评价
朱熹在白鹿洞书院的生徒有姓名可考者仅二十多人,(都昌即有朱门四友),但他们连同朱熹四十多年教授的众多弟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理学传播人才网络,为理学的崛起和辉煌推波助澜,发扬光大。“都昌三彭”就是这样的先躯者,就是这样的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