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文化大行其道的今天,各种各样的文化表现形式层出不穷。在博客(blog)和播客(podcast)逐渐被人们熟知之后,又有一种新媒体加入进来,那就是影客(vlogging)。
影客开始是一群先行者实现乌托邦梦想的工具。他们设想在全球建设一个公民记者网络、摆脱传媒机构那种“我们知道什么对你最好”的一厢情愿的态度。以纽约为基地的《Rocketboom》是一个办得相当成功的影客。参与其中的创作人兼播报员康登说:“大家都有兴趣多看现实中的人。他们开始厌倦那些太哗众取宠的内容了,想要些实在的东西。”
一部随身携带的拍照手机或卡片相机,再加上一点点天马行空的想法,属于
草根阶层的影像文化便在无声无息中壮大了起来。其实草根影客中没有几个来自于社会下层,他们手里的装备虽然算不上专业,但绝对扯不上简陋。他们创造出来的影像在视觉识别特性上与“
摄影家”有着明显的不同,可以是咬一口的苹果,也可以是回家路上偶遇的流浪猫。平凡人,关注平凡的事情。随机产生的想法加上随手拿起的影像工具,记录随机的生活。随机的创作,这就是属于我们的草根影客文化。
今天,即使你去问那些家里有三台数码相机的超级“色友”,他也有可能不记得35毫米相机发明人叫做奥斯卡·巴纳克。1923年发明35毫米相机时的他曾经感慨,“什么时候我们这个星球上的每个
家庭都能拥有一部照相机呢。”今天,虽然照相机早已不再是稀有物品,但我们还是无法让每个家庭都能拥有一部相机。表面上看,奥斯卡·巴纳克的梦想还是没有实现,无所不能的消费电子技术却能让一些不叫做照相机的东西也能底气十足地发出“咔嚓”的电子快门声。奥斯卡·巴纳克的梦想没有实现吗?我们不这么认为,每一个家庭都有相机实际上只是一个象征,而这个象征的根本含义其实就是草根影客文化。
数字技术武装起来的一代是无敌的,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我们随处可见,年轻人抓着卡片相机或拍照手机四处拍摄。这是一代不需要任何摄影技术培训,也不需要多少专业装备的数码拍摄者。他们将相机或可拍照手机高举在胸前,强调不假思索,随身携带,随时使用—无论白天或黑夜。他们不矫揉造作的念“
茄子”,不讲拍摄技术,甚至有人不知道光圈和B门,但他们坚信自己掌握数码艺术。与此对应的是,各式各样的数码照片充斥互联网上,家庭照、聚会照、摇滚演出照,更令传统摄影派摇头的是,形形色色的物品出现在镜头中,鞋子、篮球架、门外的小狗、窗前的树、风卷残云后的晚餐。他们也非常乐于自拍,在电脑屏幕里,大部分照片都是那熟悉又可爱的自己。他们的拍摄对象完全是最普通的,代表完全平民生活的,这也正是草根影客文化的本意。无所谓什么艺术,无须考虑太多,甚至不要任何条条框框,我拍我想要的世界。这便是草根影客文化实践者的逻辑。他们不再爱惜胶片,不再思考构图,更不钻研所谓的摄影技术,像端着一把
子弹无限量的冲锋枪,拿上手就上了战场,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扫射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