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布鲁斯(Peter Bruce),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英国皇家学会院士,
欧洲科学院院士,
爱丁堡皇家学会院士,
牛津大学教授。
人物经历
1974年—1981年,彼得·布鲁斯就读于阿伯丁大学,并分别获得学士、博士学位。
1981年—1984年,在牛津大学无机化学实验室
约翰·古迪纳夫教授小组做博士后研究员。
1984年—1990年,任赫瑞-瓦特大学化学系讲师。
1990年—1994年,任圣安德鲁斯大学化学系Reader。
1994年—2007年,任圣安德鲁斯大学化学系教授;期间于1997年—2003年任圣安德鲁斯大学化学学院院长。
1995年,当选为爱丁堡皇家学会院士。
2007年—2013年,任圣安德鲁斯大学沃德劳化学教授(Wardlaw Professor of Chemistry)。
2007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
2014年,任牛津大学沃尔夫森教授(Wolfson Professor)。
2018年,任法拉第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同年,当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
2018年—2023年,任英国皇家学会副主席兼物理秘书。
2023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彼得·布鲁斯系统研究富锂正极材料结构和机理,显著促进其在国际、特别是中国的产业化,为解决锂固态电池的难题提供解决方案,提出的理论带动该变革性电池体系的研发。
彼得·布鲁斯的研究方向包括材料化学和电化学,侧重于能源存储,特别是锂和钠电池。彼得·布鲁斯发现了结晶聚合物中的离子电导率,并描述了传导机制,而此前电导率被认为仅发生在高于其玻璃化转变温度(液态)的无定形聚合物中;阐明了支撑其运行的基本过程,特别是非质子溶剂中的氧气还原;推动了对锂和钠离子电池新材料的合成和理解,了解用作高容量锂离子正极的过渡金属氧化物中的异常氧氧化还原过程,锂空气电池的挑战及其影响聚合物电解质离子电导率的影响。
据2023年11月世界电池大会网站数据,彼得·布鲁斯在《
自然》《
科学》《自然—材料》等期刊发表了364篇论文。
据2023年11月世界电池大会网站数据,彼得·布鲁斯共获得21项专利。
人才培养
据2023年11月牛津大学网站数据,彼得·布鲁斯的研究小组共指导了博士研究生等61人,小组现有博士生21人、博士后研究助理6人。
在2022年英国皇家化学学会朗斯塔夫奖获奖者问答中,彼得·布鲁斯寄语考虑从事化学职业的年轻人:“大胆试试吧,未来我们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化学,尤其是为了实现净零排放,它提供了令人兴奋和有益的机会。(Go for it. We shall need chemistry more than ever in the future, not least to reach net zero. It offers exciting and rewarding opportunities.)”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彼得·布鲁斯曾担任英国能源存储中心(UK Energy Storage Hub)主任、美国能源存储中心(US Energy Storage Hub)顾问委员会成员、马克斯普朗克固态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Solid State Research)董事会主席、英国皇家学会科学工业和翻译委员会成员、英国皇家学会规划和资源委员会成员等。
人物评价
彼得·布鲁斯近十年引领国际固态电化学领域,是锂空气电池的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评)
彼得·布鲁斯是锂空气电池的先驱(a pioneer of the lithium–air battery),在阐明支撑能量存储的基础化学方面做出了杰出工作(distinguished work elucidating the fundamental chemistry underpinning energy storage)。(英国皇家学会评)
彼得·布鲁斯在可再生能源应用材料化学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研究,使得我们对固态电化学的理解发生根本性变化。(For pioneering research on the chemistry of materials with applications in renewable energy, leading to fundamental changes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solid-state electrochemistry.)(英国皇家化学学会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