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山茶宴,流行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民俗活动,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由来
径山茶宴,诞生于余杭区径山镇径山万寿禅寺,始于唐,盛于宋,一直流传。
唐代,万寿禅寺对于饮茶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仪式,既是“由僧人、施主、香客共同参加的茶宴”,又是“品赏鉴评茶叶质量的斗茶活动”。
宋代,径山茶宴随佛教东传至日本,尔后逐渐发展为日本茶道,径山茶宴更是日本茶道之源,是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20世纪80年代以来,浙江茶界的有识之士试图恢复,举办了多次仿效径山茶宴的仪式。
从2012年起,径山村筹办发起民间版径山茶宴——径山茶汤会。
2015年4月,首场径山茶宴品鉴会在径山村文化礼堂举办。
2021年3月8日,首部反映径山村茶宴的儿童电影《径山村的故事之茶宴的秘密》第一部在杭州德信影城首映,电影取景于径山村,片中展现了径山村宜居宜游的村庄风貌。
民俗内容
按照万寿禅寺里传统,每当贵客光临,住持就在明月堂举办茶宴招待客人。
径山茶宴从张茶榜、击茶鼓、恭请入堂、上香礼佛、煎汤点茶、行盏分茶、说偈吃茶到谢茶退堂,有十多道仪式程序,宾主或师徒之间用“参话头”的形式问答交谈,机锋偈语,慧光灵现。以茶参禅问道,是径山茶宴的精髓和核心。
文化特征
径山茶宴堂设古雅,程式规范,主躬客庄,礼仪备至,依时如法,和洽圆融,蕴涵丰富,体现了禅院清规和礼仪、茶艺的结合,具有品格高古、清雅绝伦的独特风格。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径山茶宴具有悠久的历史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以茶论道,禅茶一味,体现了中国禅茶文化的精神品格,丰富并提升了中国茶文化的内涵,具有学术研究价值。径山茶宴是日本茶道的渊源,对中日文化交流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径山茶宴对于近代“茶话会”礼仪的形成,对杭州地区民间饮茶礼仪习俗的存续都有重要影响,民俗学价值突出。
传承状况
面对时代变迁和强势文化的冲击,径山茶宴这一古老的饮茶礼仪已处于长期失传的濒危状态,抢救和保护迫在眉睫。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
杭州市余杭区径山万寿禅寺获得“径山茶宴”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径山茶宴”项目保护单位杭州市余杭区径山万寿禅寺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南宋理宗开庆元年(1259年),南浦昭明和尚来中国,拜径山虚堂和尚为师。“南浦昭明由宋归国,把茶台子、茶具一式,带到崇福寺。”(据《续视听草》与《
本朝高僧传》)《类聚名物考》记载得更明确:“南浦昭明到余杭径山寺浊虚堂传其法而归,时文永四年。”“茶道之起,在正元中筑前崇福寺开山南浦昭明由宋传人。”正是南浦昭明把“径山茶宴”的做法和精神带去,才逐渐发展成为日本的“茶道”。
径山茶宴礼仪的民间展示活动,不仅促进了径山的茶产业和旅游的发展,而且使径山禅茶文化得到了很好的挖掘和弘扬,受到了村民及广大游客的喜爱。径山茶宴礼仪多次被
新华社、
中新社、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青年报》《
中国文化报》、
中国网等中央、省、市媒体报道。
参考资料
径山茶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