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启墓,位于
上海市徐汇区南丹路17号
光启公园内,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始建于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
历史沿革
明崇祯六年(1633年)11月8日,徐光启病逝于北京,崇祯皇帝除赐予他各种名衔外,还派礼部尚书李康主持丧祭,赐给办理徐丧事所需物品和费用;随后又派专使护送,由其子扶柩回沪,棺木暂厝上海县城南门外的桑园别墅。
崇祯十四年(1641年),徐光启的棺木被安葬于“肇嘉浜北原”(今上海市光启公园内)。
清朝末年,徐光启墓占地面积缩小至18亩,牌坊被毁。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上海天主教会为纪念徐光启受洗300周年而重修牌坊,并在墓道中建立一座白色大理石十字架。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为纪念徐光启逝世300周年,教会又在十字架四周围以铁栏。
抗战期间,徐光启墓遭到破坏,致使墓地荒废,华表、牌坊、石翁仲、石兽损毁。
上海解放后,上海市文化局拨款整修徐光启墓。
“文革”期间,徐光启墓内文物悉遭毁坏。
1978年,徐光启墓被辟为南丹公园。
1981年,徐光启墓建成椭圆形大墓。
1983年,徐光启墓建碑廊,墓前立徐光启塑像,墓前小路拓建成150平方米花岗石坟台,新建徐光启半胸一品官服花岗石雕像;同年冬,南丹公园易名光启公园。
2000年,徐汇区文化局加大对文物修缮保护力度,提出徐光启墓修复可行性报告。
2002年8月,徐光启墓修复方案得到国家文物局批准。
2003年6月6日,徐光启墓修复工程正式破土动工;同年12月27日,徐光启墓修复工程正式竣工。
2007年,徐光启墓增建了“夜观星象”和“徐利论道”两尊铜像。
建筑格局
徐光启墓位于光启公园的北部,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共有10个墓穴,分葬徐光启和夫人吴氏,以及4对孙子孙媳,主要建筑包括华表、石桥、石牌坊、神道、石羊、石虎、石马、石翁仲、十字架、照池和墓后托山等。
主要建筑
徐光启墓墓体占地面积300平方米,为椭圆形,高2.2米,周围用花岗石镶砌,顶上绿草如茵;墓前种植大香樟、龙柏、雪松、夹竹桃,墓后水杉林立;墓前竖立镌有
苏步青所书“明徐光启墓”五字墓碑,两旁设石凳,右侧保存清代石马一具。
徐光启像在墓前约15米处,为半身花岗石像,高1.2米,底座高1.6米,身穿明代一品朝服,胸前佩仙鹤饰物,面部神情庄重。
徐光启手迹碑廊位于墓体左侧,廊长12米,廊中有徐光启著的《几何原本序》《葩经嫡证序》等5篇手迹碑石,碑石长0.9米,宽0.3米,共6块1216字,镶嵌在廊壁中,外有玻璃框架保护;背面是明末清初查继佐撰的《徐光启传》及程十发临摹的徐氏肖像。
牌坊由长10米、高8米的整块花岗岩石料打造,石牌坊正中题曰:“文武元勋”,两边对联是:治历明农百世师,经天纬地;出将入相一个臣,奋武揆文。
甬道位于石牌坊之后,左右对列6尊石羊、石虎、石马和石官。
十字架位于甬道尽头,高12米,材料采用上乘汉白玉,原为上海天主教会设立。
历史文化
相关人物
徐光启(1562年~1633年),字子先,号元扈,谥文定,教名Paul(保禄),上海人,明朝万历进士,官至明朝崇祯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他是明末著名的科学家,近代科学的启蒙者,是上海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徐光启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出生于上海县城南太卿坊祖宅。万历九年(1581年),考取秀才。32岁时,远行广东韶州开始了“经行万里”的旅程,并初步接触西学。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徐光启受洗加入基督教,次年高中进士;崇祯六年(1633年),徐光启在北京病逝,卒后赠礼部尚书,太子太保,谥文定。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徐光启和利玛窦初次相识。自那开始,他与利玛窦密切交往,并于1605年开始合作翻译《几何原本》,到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几何原本》(前6卷)译成付刻。两人交往仅3年但却影响了徐光启一生,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写了中国的历史。徐光启一生治学严谨,为官廉正,终生从事研究天文、历法、水利、测量、数学、农学,较早接触并容纳西方文化,有《几何原本》《测量法义》《崇祯历书》《农政全书》《徐氏庖言》等多部著译,是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者和启蒙大师,也是中国近代史的中西使者第一人。
活动建设
2003年12月27日,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与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在徐光启墓地联合举行《纪念国务院命名上海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十八周年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徐光启墓修复工程竣工》仪式。
文物保护
1959年,徐光启墓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1月13日,徐光启墓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观信息
地理位置
徐光启墓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南丹路17号光启公园内。
开放时间
徐光启墓每天08:00~18:00对外开放。
门票价格
免费。
交通信息
乘坐
上海地铁1号线、
上海地铁9号线、
上海地铁11号线至
徐家汇站下车,从1号口出站后向西步行约200米即可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