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天民
南宋琴师
徐天民,南宋著名琴师。
简介
中国南宋琴家名宇。号雪江、瓢翁浙江严陵(今桐庐县)人。初从刘志 方学著名琴家郭楚望(即郭沔)传谱。淳、宝年间(1241~1258)与毛敏仲同为司农卿杨缵门客。3人共同研讨琴艺,整理、增删琴曲,并据郭楚望所藏“阁谱”(即御用的琴谱)别撰《紫霞洞琴谱》(已佚)13卷。录有468首曲操,为收录最丰富的大型谱集。他们的“浙谱”逐渐取代了风靡一时的“江西谱”,形成影响深远的浙派。
传承
元代著名琴家袁桷金汝砺皆师承徐天民。徐门祖孙4代包括徐秋山、徐晓山、徐和仲都承其琴艺,其中尤以曾孙徐和仲在明洪武年间的影响最大,传授众多弟子,后人推崇为“徐门正传”。传有徐门传谱10卷(已佚)。现存《神奇秘谱》中的《泽畔吟》为徐天民的作品之一。
浙派徐门
徐天民师从刘志方,远承郭楚望之琴风,是浙派的主要传播者。浙派徐门由徐天民而始。后至明代,徐门被誉为浙派“徐门正传”。
浙派在南宋时期发展起来的古琴流派,它以临南宋首都临安为中心向外辐射。浙派也是中国最古老的一个古琴流派,它的琴曲艺术风格流畅清和,一直影响到元、明各代。著名琴师有:郭楚望、刘志方、徐天民、毛敏仲等;重要琴谱有:《紫霞洞琴谱》、 《琴操谱》 、《琴述》、《霞外琴谱》、《琴学名言》、《梅雪窝删润琴谱》、《梧岗琴谱》、《杏庄太音续谱》等;代表琴曲有:《渔歌》、 《樵歌》 、《潇湘水云》、《胡笳十八拍》等。
浙派的创始人是南宋时期著名琴家祖籍浙江永嘉的郭沔,他用自己高超的艺术造诣、对琴乐的独特体会和对国家危亡的急切关注,创作了《潇湘水云》、《泛沧浪》、 《秋鸿》等传世金曲,也为浙派琴艺的形成奠定了基石。
郭楚望的弟子刘志芳(浙江天台人),创作有《忘机曲》《吴江吟》等琴曲。刘志芳的弟子毛敏仲、徐天民编著了《紫霞洞琴谱》(世人称为“浙谱”),毛敏仲创作的《渔歌
》《樵歌》《山居吟》《列子御风》《庄周梦蝶》等琴曲影响极为深远,遂形成了在中国古琴史上风靡一时的“浙派”。徐天民在传授琴艺上成就极为突出,中国琴史上尊称为“浙派徐门”,其家传经徐秋山、徐梦吉传到明代著名琴家徐和仲。徐和仲培养出一大批著名琴家如:其子徐惟谦,弟子王礼、金应隆、吴以介、张助、萧鸾、戴义、黄献等。使浙派琴艺达到了更高的艺术境界,称为当时影响最大的琴派。其重要的琴谱有萧鸾主张“去文以存勾踢”即只把琴曲作为器乐演奏,不用文辞直唱。他编著的《杏庄太音补遗》 《杏庄太音续谱》及黄献于明嘉靖丙午年(公元1546年)编著的《梧岗琴谱》,明嘉清四十年(公元1561年)徐门琴家杨嘉森曾编为《琴谱正传》,明初徐门琴派是主张把琴作为独奏乐器来使用的,不过当时也另有主张把琴作为声乐曲(琴歌)的伴奏乐器来使用的琴。在这个琴派中,以龚稽古、谢琳为代表的一批琴人,曾把大批琴曲填上歌词当作声乐曲来演唱。
作品流传
徐天民长于写草书,常以草书写前人悲愤之词,来抒发自己同样的盛情。
袁桷于甲申乙酉间(公元1224-1225),向徐天民学琴时,曾经证实徐氏所传的浙谱,就是郭楚望从韩侘胄家得来的古谱《题徐天民草书》。徐天民作为杨瓒的门客,曾参予《紫霞洞谱》的编辑。
杭州道士金汝砺,也曾向徐氏父子学琴,他认为自己“尽得徐氏之妙,又能玄探少师(杨瓒)谱外不传之意”。于是把徐氏所传十五曲编为《霞外谱琴》意思是说在《紫霞洞谱》之外,另有心得的琴曲。现存最早的谱集《神奇秘谱》,把中、下卷名为“霞外神品”,也是借用了《霞外谱琴》的含义。
焦竑《国史经籍志》中有《徐门琴谱》十卷,据考证,也是徐天民的传谱。明代琴家非常推重徐门的传授,称之为"徐门正传",可见他是浙派中很有影响的琴师。他的再传弟子郑瀛,浦江人,也著有"琴谱"三卷(《千顷堂书目》)。
徐天民还和其子徐秋山一起编写了《琴述》 、《霞外谱琴》。
徐天民曾作琴曲《泽畔吟》 。其曲描写屈原在被流放期间,游于江滨,身在泽畔,心思报国,然其与不合,不容于朝庭,报国无门,赤子之心,无所控诉,于是向渔夫倾诉。而渔夫不以为然,转头鼓枻而去。这也是浙派徐门的代表琴曲之一。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20 23:06
目录
概述
简介
传承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