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梵澄早年追随鲁迅,是鲁迅最宠爱的弟子,徐梵澄不仅通晓国学,并精通梵、拉丁、古希腊等9种语言,在中西哲学、宗教、文艺、诗歌每一领域都做过深入研究,是位集中、印、西学于一身的哲人、学术大师、翻译家。留德期间,受鲁迅的嘱托翻译尼采的著作,被称作国内翻译尼采贡献最突出的翻译家,更是国内翻译印度古典、经典的集大成者。
徐梵澄是传统意义上的士人,徐梵澄至少有五大学术贡献:以精神哲学的思路重新阐释中国古典思想,如《老子臆解》被很多知识分子称道,用英文著述并翻译中国古代学术菁华,是中国第一位重点翻译尼采的翻译家;他系统地翻译印度古代经典并全面地介绍了印度现代“圣哲”室利阿罗频多的思想。
徐梵澄曾说,“锲而不舍,如数十年来所治之精神哲学”。孙波表示,徐梵澄由翻译尼采到介绍室利阿罗频多,又从研究翻译印度古代文明的宝典回归于阐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他的精神轨迹延续了鲁迅的“立人”、“改造国民性”的文化理想。
文集中还收录了徐梵澄翻译的大量印度室利阿罗频多学院创办人圣哲室利阿罗频多的著作,其中《神圣人生论》被印度视作现代惟一经典,还包括《瑜伽论》等4部。另外还有《母亲的话》共四辑,包括当时在印度室利阿罗频多学院担任院长、被徐梵澄称为“神圣母亲”的密那的言论,甘地曾经赞曰:“此滴滴甘露也!”
此外,文集中还包括了徐梵澄首次面世的自订古体诗集《
蓬屋诗存》,系统收集了大量集中反映他思想精神的片段,以及关于佛、老、庄的文章,如《蓬屋说诗》、《希腊古典重温》等。
徐梵澄(1909—2000)原名琥,谱名诗荃,字季海,湖南长沙人。徐梵澄不仅通晓国学各脉,且能用英、法、德、梵、日、拉丁、古希腊、印地等语言进行研究,在中西哲学、宗教、文艺、诗歌每一领域都涉猎颇深,是位集中、印、西学于一身的哲人、学术大师、翻译家。徐梵澄早年追随鲁迅,是鲁迅最宠爱的弟子。抗战胜利后,受国民政府教育部的委派,赴印度参与中印文化交流,任泰戈尔国际大学教授。1951年,入南印度室利阿罗频多学院,任华文部主任。徐梵澄系统译出了印度民族大法,即古今韦檀多学一系的经典,有“当代玄奘”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