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灵胎先生传
清代袁枚所作文言文
《徐灵胎先生传》是清代文学家袁枚创作的一篇文章,出自《小仓山房诗文集》卷三十四。该文是袁枚为清吴江布衣名医徐灵胎所作的传略。传文用第一人称写来,介绍徐的生平家世、才德风度和医学成就,这样的写作方式还是比较罕见的,也给后世留下了许多史料。
作品简介
本文节选自《小仓山房诗文集》卷三十四。作者(méi)(公元1716~1797年),字子长,号简斋,世称随园先生、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文学家。乾隆四年进士,曾任江苏溧(lì)水、江浦、沐阳等地知县。乾隆十四年(1749)江宁(今南京)任内辞官,后在江宁小仓山筑随园,卜居其中近五十年,广收书籍,创作诗文,历游南方诸山,以诗会友。他反对八股时文,也反对拟古和形式主义,主张“写性灵“、“解风趣”,是“性灵派”诗人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明白通畅,以七律胜,但大都反映生活琐事,歌吟风花雪月,缺乏重大的思想内容。《小仓山房诗文集》凡八十二卷,其中诗三十九卷,文三十卷,外集八卷。
本文不落俗套,先从徐大椿(chūn)两次受召下笔,然后正式立传。传文全面地介绍徐大椿的家世生平、才德风度和突出的医学成就。选录医案,着力渲染“奇方异术”;记述两项水利工程,说明富有经世济民之才;描绘日常生活,洒脱风度跃然纸上;在赞文中,点明被卓越医技掩盖了的高尚德行;文末追记作者求徐治病,乃友谊的记录。传文用第一人称写来,感情真挚,读来亲切动人。
内容简介
原文(一)
乾隆二十五年,文华殿大学士蒋文恪公串病,天子访海内名医,大司寇秦公首荐吴江徐灵胎。天子召入都,命视蒋公疾。先生奏疾不可治。上嘉其朴诚,欲留在京师效力。先生乞归田里,上许之。后二十年,上以中贵人有疾,再召入都。先生已有七十九岁,自知衰矣,未必生还,乃率其子爔载木扁木付以行,果至都三日而卒。天子惋惜之,赐帑金,命爔扶榇以归。呜呼!先生以吴下一诸生,两蒙圣天子蒲轮之徵,巡抚司道到门速驾,闻都皆惊且羡,以为希世之荣。余,旧史也,与先生有抚尘之好,急思采其奇方异术,奋笔书之,以垂医鉴而活苍生,仓猝不可得。今秋访爔於吴江,得其《自述》、《纪略》,又访诸吴人之能道先生者,为之立传。
注释(一)
① 文华殿大学士蒋文恪公患病。 文华殿:清宫殿名。 大学士:官名。统帅百官,赞理国事。 蒋文恪:指蒋溥,字质甫,江苏常熟人。文恪是其谥号。
② 天子访海内名医。 海内:国内;天下。
③ 大司寇秦公首荐吴江徐灵胎。 大司寇:刑部尚书的别称,主管刑狱。 秦公:指秦蕙田,字树峰,江苏无锡人。吴江:今属江苏。
④ 天子召入都。 都:京城。
⑤ 先生奏疾不可治。 奏:臣子向皇帝呈报。
⑥ 上嘉其朴诚。 上:皇上。 嘉:赞许;嘉奖。 朴诚:敦厚诚实。
⑦ 上以中贵人有疾。 中贵人:皇帝宠幸的宦官。
⑧ 再召入都。 再:每二次。
⑨ 乃率其子火羲载木扁木付以入都。木扁木付(骈夫):指棺木中垫尸体的木板。此指棺材。
⑩ 踢帑金帑金:府库所藏的金银。 帑,指国家所藏的金银。
命火羲扶榇以归。 榇:棺材。
两蒙圣天子蒲轮之徵。 蒲轮:用蒲草包裹车轮的车子,可使车辆减轻震动。此指皇帝派出的专车。 征;征召;征聘。
巡抚司道到门速驾。 巡抚:清代各省最高行政官员。 司道:巡抚以下的诸如藩(fān)司、臬(niè)司、道台等官员。 速驾:原意为赶快套上车子。此指迎请。速,请。
以为希世之荣。 希世:世上少有。希:少。
与先生有抚尘之好。 抚尘之好:深厚的友情。抚尘,儿童玩弄泥沙的游戏,比喻旧交。
奋笔书之。 奋笔;挥笔。
以垂医鉴而活苍生。 医鉴:喻医学经验。 鉴;镜子。 苍生:百姓。
仓猝不可得。 仓猝:匆忙。
得其《自述》、《纪略》。 自述;指徐大椿自己写的传记《自序》。 纪略:指徐大椿第一次受召后写的《述恩纪略》。
又访诸吴人之能道先生者。 双向能讲述先生事迹的吴江人访问。 诸,之于,兼词。“吴人之能道先生者”是定语后置句。
今译(一)
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文华殿大学士蒋文恪生病,乾隆皇帝求海内名医,大司寇秦公首先推荐吴江的徐灵胎。乾隆皇帝召他到京师,叫他诊视蒋公的疾病。徐先生上书奏告疾病不能治疗。皇帝嘉奖他敦厚诚实,想留他在京师效劳。先生请求归故乡,皇帝批准他的请求。二十年后,皇帝因中贵人有病,第二次征召他到京师。先生已经七十九岁,自己知道衰老了,不一定能活着回家,于是带领他的儿子爔装载灵床上路。果真到京师三天就死去。乾隆皇帝对他的死很可惜,赏赐皇库的金帛,叫徐爔扶棺回乡。啊!先生凭吴江一书生的身份,两次受到圣上专车的征聘,巡抚大人登门迎请。听到的人都惊奇且羡慕,认为是世上少有的荣誉。我是旧史官,跟徐先生有深厚的友情,迫切想采集他的奇方异术,挥笔书写,以便传下医鉴而救助百姓,匆忙之间不能实现。今年秋天到吴江咨询徐爔,得到先生的《自述》、《纪略》,又向能道说先生事迹的吴江人咨询,给他立传。
原文(二)
传曰:先生名大椿,字灵胎,晚自号洄溪老人。家本望族。祖,康熙十八年鸿词科翰林,纂修《明史》。先生生有异禀,聪强过人。凡星经、地志、九宫、音律,以至舞刀夺槊、勾卒、嬴越之法,靡不宣究,而尤长於医。每视人疾,穿穴膏肓,能呼肺腑与之作语。其用药也,神施鬼设斩关夺隘,如周亚夫之军从天而下。诸岐黄家目憆心骇,帖帖折服,而卒莫测其所以然。
注释(二)
① 家本望族。 望族:有声望的大族。
② 康熙十八年鸿词科翰林。 鸿词科:即博学鸿词科。封建时代为选拔人才而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翰林:清代进士经朝考得庶吉士(见习宫)的叫翰林。
③ 先生生有异禀。 异禀:特殊的禀赋。
④ 聪强过人。 聪强:聪明博闻,记忆力好。
⑤ 星经;指天文。 地志:指地理。 九宫;古代算法名。此指算术。 音律:指音乐。
⑥ 舞刀夺槊:犹言舞刀弄枪。 槊,长矛。 勾卒:古代军阵名。两支军队相互勾联而分为左右翼。 赢越之法:指秦国、越国的攻战之法。赢,秦多赢姓,故指代秦国。
⑦ 靡不宣究。 宣究:广泛研究。
⑧ 穿穴膏肓:洞察隐微的疾病。 穿穴:谓洞察。 膏肓:喻重病。
神施鬼设:像鬼神一样地设方用药。喻处方用药神奇灵验。神、鬼,均名词作状语。
斩关夺隘(ài):攻克关口,夺取要塞。 喻用药神奇、无病不克。
周亚夫之军从天而下。 周亚夫;西汉名将,绛候周勃之子,以治军严谨、用兵出奇著称。
岐黄家目憆心骇。 岐黄家:医家。憆:同“瞠”。瞪眼直视的样子。
帖帖折服。 帖帖:服帖顺从的样子。 折服:即“慑服”。此指敬服、佩服。
今译(二)
传文说:先生名叫大椿,字灵胎,晚年自号洄溪老人。家里本是有声望的大族。祖父徐釚,是康熙十八年的鸿词科翰林,参加编写《明史》。先生天生有特殊的禀赋,博闻强记超过常人。凡是天文、地理、算术、音乐、直到舞刀弄枪、布政攻战的兵法,无不广泛研究,而对医学更加擅长。每当诊视人们的疾病,可以透视膏肓,能够呼唤肺腑跟他讲话。他施用药物,像鬼神一样施药设方,攻克关口夺取要隘,好比周亚夫的军队从天而降。众医家两眼发呆,心里惊骇,安顺敬服。但是始终没有人猜度出他这样治疗的原因。
原文(三)
芦墟迮(zé)耕石卧病,六日不食不言,目炯(jiǒng)炯(jiǒng)直视。先生曰:“此阴阳相搏证也。”先投一剂,须臾目瞑能言;再饮以汤,竟跃然起。唶曰:“余病危时,有红黑二人缠绕作祟,忽见黑人为雷震死,顷之,经人又为白虎衔去,是何祥也?”先生笑曰:“雷震者,余所投出附子霹雳散也;白虎者,余所投天生白虎汤也。”迮惊,以为神。 张雨村儿生无皮,见者欲哎,将弃之。先生命以糯米作粉,糁其体,裹以绢,埋之土中,出其头,饮以乳,两尽夜而皮生。
任氏妇患风痹,两股如针刺。先生命作厚褥,遗强有力老妪抱持之,戒曰:“任其颠扑叫号,不许放松,以汗出为度。如其言,勿药而愈。
有拳师某,与人角伎,当胸受伤,气绝口闭。先生命覆卧之,奋拳击尻三下,遂吐黑血数升而愈。
注释(三)
① 芦墟迮耕石卧病。 芦墟:地名。在吴江县境内。 ② 目炯炯直视。 炯炯:光亮貌。此指目光炯炯,眼睛不能闭合而眠。
③ 竟跃然起。 跃然起:很快痊愈。跃然,迅速的样子。
④ 唶曰。唶(借):赞叹声。
⑤ 是何祥也。 祥:吉凶的预兆。
⑥ 余所投附子霹雳散也。 附子霹雳散:附子根,能回阳去寒。古称附子根为霹雳散。
⑦ 余所投天生白虎汤也。 天生白虎汤:西瓜瓤,能清暑解热。《本草求真》称西瓜瓤为天生白虎汤。
⑧ 糁其体。 糁:撒敷。
⑨ 出其头:使头露出。
⑩ 以出汗为度。 度:限度;标准。
与人角伎。 角伎:比武。角,较量。 伎,同“技”。
先生命覆卧之。 覆卧:使之覆卧。 覆卧:使动义。
奋拳击其尻三下。尻:尾脊骨。指臀部。
今译(三)
芦墟迮耕石卧病不起,六天不吃饭不说话,双目炯炯发光直视。先生说:“这是阴阳相搏斗的病证。”先投一剂药服用,一会儿眼睛闭合能够说话;再给他吃汤药,竟然跳着起床。唶唶赞叹说:“我病危重的时候,有红黑两人作祟纠缠作怪。忽然看到黑人被雷击死,不久,红人又被白虎衔去,这是什么预兆呢?”先生笑着说:“雷击是我投用的附子霹雳散,白虎是我施用的天生白虎汤。”迮耕石十分惊奇,认为他是神仙。张雨村的小孩子生下来没有皮,看到的人要呕,准备抛弃他。先生让他用糯米磨成粉,扑洒在小孩的身体上。用绢包好,把他埋在土中,露出小孩的头部,用乳喂着他。两天两夜皮就长出来了。 任氏的妻子患风痹,两腿像用针刺一样痛。先生叫制作厚褥子,差派强健有力的老年妇女抱住她。告诫说:“任凭她挣扎呼叫,不准许放松,以出汗为限度。”按照先生的话,不用药就好了。
有个拳师,跟人比赛拳技,当时胸部受伤,气已断绝牙关紧闭。先生叫人使他覆卧,举拳击打他三下屁股,结果吐几升黑血就好了。
原文(四)
先生长身广颡,音声如钟,白须伟然一望而知为奇男子。少时留心经济之学,於东南水利尤所洞悉。雍正二年,当事大开塘河,估深六尺,傍塘岸起土。先生争之曰:“误矣!开太深则费重,淤泥易积,傍岸泥崩,则塘易倒。”大府是之。改缩浅短,离塘岸一丈八尺起土,工费省而塘保全。乾隆二十七年,江浙大水,苏抚欲开震泽七十二港,以泄太湖下流。先生又争之曰:“误矣!震泽七十二港,非太湖之下流也。惟近城十余港,乃入江故道,此真下流所当开浚者。其余五十余港,长二百余里,两岸室庐坟墓万计。欲大开,费既重而伤民实多;且恐湖泥倒灌,旋开旋塞。此乃民间自浚之河,非当官应辨之河也。”苏抚以其言入奏,天子是之。遂赋式属役,民不扰而工已竣。
注释(四)
① 先生长身广颡。 颡:额
② 少时留心经济之学。 经济:经世济民。 治理国家,济助百姓。
③ 雍正二年:指公元1724年。
④ 当事大开塘河。 当事:执掌专项事物的当权者。此指当局、官府。 塘河:堤旁的河道。塘。堤防。
⑤ 大府是之。 大府:明、清时称总督、巡抚为大府。 是之:认为他的意见正确。 是,意动义。
⑥ 改缩浅短:即改浅缩短。
⑦ 乾隆二十攻年:公元1762年。
⑧ 苏抚欲开震泽七十二港。 苏抚:江苏巡抚。 震泽:地名。今属江苏,位于太湖之东。
⑨ 以泄太湖下流。 下流:下游。
⑩ 乃入江故道。 故道:旧的河道。
此真下流所当开浚者。 浚:疏通。
两岸室庐坟墓成计。 室庐:房屋。庐,房舍。
旋开旋塞。 旋:本指随即、立刻。此使用两个“旋”字,相当于“边”、“随”。
遂赋工属役。 赋式属役:将工程交付下属的役吏办理。赋,交付。属役,下属的役吏。
民不扰而工已竣。 竣:完成;完工。
今译(四)
先生身材修长,额头宽阔,声音像洪钟,白须有气派,一看就知道是个不平凡的男子汉。少年时留意治国济民的学问,对东南一带的水利更是透彻了解。雍正二年,当局大力疏通堤边的河道,计划深达六尺,靠近堤岸挖土。先生跟当局争辩说:“错啦!开得太深费用就大,淤泥容易滞积;靠近堤岸泥土崩塌,河的堤岸就容易倒塌。”大府认为先生的意见正确。(工程)改浅缩短,离开堤岸一丈八尺挖土,工程既省费用而河堤又得以保全。乾隆二十七年江浙两省发大水。江苏巡府要开震泽七十二条河道,来疏泄太湖的下游。先生又一次争辩说:“错啦!震泽县的七十二条河道,不是太湖的下游,是应当开凿疏浚的河道。其余五十多条河道,长有二百多里,两岸民房坟墓用成来计算。如查要大力开凿,费用既大又伤民太多;而且恐怕湖泥会倒灌,一边开业一边淤塞。这应该是民间自己疏浚的河港,不是官府应当开凿的河港。”苏抚氢他的意见上奏给朝廷,皇帝认为他正确。于是以工代税招集民工,百姓不受骚扰工程已经完毕。
原文(五)
先生隐於洄溪,矮屋百椽。有画眉泉,小桥流水,松竹铺纷。登楼则太湖奇峰鳞罗布列,如儿孙拱侍状。先生啸傲其间,望之疑真人之在天际也。所著有《难经经释》、《医学源流》等书,凡六种。其中釽各刂利弊,剖析经络,将古今医书存其是,指其非,久行於世。
子爔,字榆村,傥荡有父风,能活人济物,以世其家。孙垣,乙卯举人,以诗受业随园门下。
赞曰:“纪称德成而先,艺成而后。似乎德重而艺轻。不知艺也者,德之精华也,德之不存,艺於何有?人但见先生艺精伎绝,而不知其平素之事亲孝,与人忠,葬枯粟乏,造修桥梁,见羲心为,是据于德而后游於艺者也。宜其得心应手,驱遗鬼神。呼呼!岂偶然哉。
注释(五)
① 矮屋百椽。 椽:本指椽子。此指代房屋。
② 有画眉泉。 画眉泉:泉名。传说 西施用此泉调粉画眉,故名。
③ 松竹铺纷。 铺纷:铺陈缤纷。茂盛繁多的样子。
④ 登楼则太湖厅峰鳞罗布列。 鳞罗:像鱼鳞一样罗列。鳞:像鱼鳞一样,用作状语。
⑤ 先生则啸傲其间。 啸傲:傲然自得。形容放旷不授拘束。
⑥ 釽金爪 各刂利弊:釽利各刂弊。取利除弊。釽,截取。各刂,剔除。
⑦ 剖析经络:谓分析来龙去脉。
⑧ 傥荡有父风。 傥荡:潇洒超脱。 风:风度;风采。
⑨ 能活人济物。 济物;犹“济人”。救助他人。
⑩ 以世其家。 世:继承。用如动词/
乙卯:指公元1795年。
纪称德成而先,艺成而后:古书上说品德的成就居首位,技艺的成就在其次。纪,指古书,引指《礼记》。
艺于何有:于艺有何。在技艺方面有什么呢?
葬枯;埋葬无人收殓的尸骨。 粟乏:施舍粮食救济贫困的人。粟,用如动词。
是据於德而后游於艺者也。 立足于品德然后从事技艺之事。语出《论语·述而》。
宜其得心应手。 宜:必然。作谓语。
今译(五)
先生隐居在洄溪,房屋低矮只有百椽子大小。附近有画眉泉,小桥流水,青松翠竹铺陈缤纷。登楼就看到太湖中的奇峰,像鱼鳞一样罗列分布,又好似儿孙拱立侍候的样子。先生在这境界中呼啸歌吟,远远望他疑心是真人在天边。著作有《难经经释》和《医学源流》等书,共六种。书中截取好的,剔除弊端,分析来龙去脉,将古今的医书,保存那正确的,指出那错误的。长久在社会上流传。
儿子名爔,字榆村,为人洒脱,有父亲的风度,能使人存活,济人以物,以此继承他的父业。孙子名垣,是乙卯年的举人,在我门下学习诗歌。
赞文说,《礼记》称道:道德成就为首要,技艺成就是次一等,这好像重视道德而轻视技艺。不知道技艺这东西,乃是德行的精华啊。道德不存在,在技艺方面又有什么呢?人们只看到先生精妙卓越的医拔,却不了解他平时奉养父母十分孝顺,与朋友交往忠厚。施棺埋葬枯骨,拿出谷物救济贫困,修桥铺路,见到义事必定会去做。这是立足于德行,然后从事医技的学习啊。必然达到那种得心应手、驱逐鬼神的程度啊!难道是偶然的吗?
原文(六)
犹记丙戌秋,余左臂短缩不能伸,诸医莫效。乃扌它舟直诣洄溪,旁无介绍,惴惴然疑先生之未必我见也。不料名纸一投,蒙启门延请,握手如旧相识,具鸡黍为欢,清谈竟日,赠丹药一丸而别。故人李纯溪迎而笑曰:“有是哉!子之幸也。使他人来此一见,费黄金十笏矣。”其为世所钦重如此。先生好古,不喜时文,与余平素意合,故采其嘲学究俳歌一曲,载《诗话》中以警世云。
注释(六)
① 丙戌:指公元1766年。
② 乃扌它舟直诣洄溪。扌它舟:谓驾船。扌它:“拖”的异体字,拉,此谓驾驶。
③ 惴遄然疑先生未必我见也。 惴惴然:忐忑不安的样子。 未必我见:未必见我。不一定接见我。
④ 不料名纸一投。 名纸:亦作“名刺”。即名片。
具鸡黍欢。 具鸡黍:备办饭菜。黍:好的粘黄米。鸡黍,常用来表示以佳肴真诚款待客人。
⑥ 清淡竟日。 清淡:本指空谈玄理。此谓闲谈。竟日:终日;整天。
⑦ 费黄金十笏矣。 笏:古代君臣朝会时所执的手板,作记事用。此指铸成像手板形的金银。十笏,言其多。
⑧ 不喜时文。 时文:明清时参加科举考试而作的八股文。
⑨ 故采其嘲学究俳歌一曲。 俳歌:古代民间舞乐。此指道情,民间说唱之一。
⑩ 载《诗话》中以警世去。 诗话:指《随园诗话》。
今译(六)
还记得丙戌年秋天,我的左臂突然弯曲不能伸直,众医不能取效。就驾船直接前往洄溪,没有别人介绍,担心先生不一定接见我。没想到名片一送进去,承蒙他开门迎请,握手像老朋友,准备饭菜表示欢迎。闲谈了整整一天,赠送一丸丹药而分别。老朋友李纯溪迎接时笑着说:“有这样的待遇啊,是您的荣幸。假使别人来此看一看,要花费黄金十条。”他被世人钦佩如此。先生爱好古文但是不喜欢八股时文,跟我平常的心意相合,所以采集他的一首高讽学究的打油诗,载录在我的《随园诗话》中来警醒世人。
重点解析
词义
1. 两蒙圣天子蒲轮之征。 蒙:蒙受。
2. 以垂以医鉴而活苍生。 垂:流传。
3.顷之:一会儿。
4.遣强有力老妪抱持之。 妪:老妇人。
5.傍岸泥崩。 崩:塌。
6.人但见先生艺精伎绝。 但:只是。
7.平素之事亲孝。 事:奉养。
8.乃拖舟直诣回溪。 诣:到,访。
9.有是哉:有这样的事啊!
10.使他人来此一见。 使:假使。
实词活用
1.名词活用作动词
以世其家。 世:继承。
葬枯粟乏。 粟:用粮食救济。
2.名词活用作状语
太湖奇峰鳞罗布列。 鳞:像鱼鳞那样。
大府是之。 是:认为……是正确的。
特殊语序
1.宾语前置
艺于何有。 何有:有何。
末必我见也。 我见:见我。
又访诸吴人之能道先生者。 即:能道先生之吴人。
下流所当开浚者。 即:当开浚的下流。
宜其得心应手,驱遣鬼神。 即:其得心应手,驱遣鬼神宜。 宜:合适,应该。
教材阅读练习参考答案
1.断句
淮安大商杨秀伦。年七十四。外感停食。医者以年高素封。非补不纳。遂致闻饭气则呕。见人饮食辄叱曰。此等臭物。亏汝等如何吃下。不食不寝者匝(zā)月。惟以参汤续命而已。慕名来聘余。诊之曰。此病可治。但我所立方必不服。不服则必死。若徇君等意立方。亦死。不如竟不立也。群问当用何药。余曰。非生大黄不可。众果大骇。有一人曰。姑俟(sì)先生定方。再商。其意盖千里而至。不可不周全情面。俟药成而私弃之可也。余觉其意。煎成。亲至病人所强服。旁人皆惶恐无措。止服其半。是夜即气平得寝。并不泻。明日全服一剂。下宿垢少许。身益和。第三日侵晨。余卧书室中未起。闻外哗传曰。老太爷在堂中扫地。余披衣起询。告者曰。老太爷久卧思起。欲亲来谢先生。出堂中。因果壳盈积。乃自肜帚掠开。以便步履。旋入余卧所久谈。早膳至。病者观食。自向碗内撮数粒嚼之。且曰。何以不臭。从此饮食渐进。精神如旧。群以为奇。余曰。伤食恶食。人所共知。去宿食则食自进。老少同法。今之医者以老人停食不可消。止宜补中气。以待其自消。此等乱道。世反奉为金针。误人不知其几也。余之得有声淮阴扬者以此。(节选自徐大椿《洄溪医案·外感停食》)
2.注释
① 见人饮食辄叱曰。 辄:就。
② 不食不寝匝月。 匝月:经月,满一月。
③ 若徇君等意立方。 徇:顺从。
④ 姑俟先生定方。 俟:等待。
⑤ 亲至病人所强服。 所:处所。
⑥ 第三日侵晨。 侵晨:天刚亮。
⑦ 旋入余卧所久谈。 旋:随即。
⑧ 余之得有声淮扬者以此。 声:名声;名望。
3.今译
伤食恶食。人所共知。去宿食则食自进。老少同法。
今之医者者以老人停食不可消。止宜补中气。以待其自消。此等乱道。世反奉为金针。误人不知其几也。
伤食的人厌恶饮食,这人人都知道。去掉宿食则自然可以进食,老少的治法相同。现在的医生认为老人停食不可消,只应该补中气以待停食自消,这样的错乱治法,世人反而尊奉的金科玉律,误人不知有多少。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28 20:29
目录
概述
作品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