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茂成,生于1938年6月6日山东聊城东阿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是一位伟大的实业家,
工程师、经济师。
社会荣誉
发明人徐茂成先生被誉为中国大型钢板库之父。
2008年荣获“共和国改革开放先锋人物”称号 。
2008年荣获中国名优机械网首届机械行业杰出人物既“风云人物”
1977年7月,徐老出任聊城地区石料厂筹建处负责人,崭露头角。
1978年,发明大型钢板水泥库。20多年的实践和不断科技创新证明茂成大型钢板水泥库是最理想的水泥库之一。
1997年6他前后研究立窑水泥生产工艺共获得5个国家专利。
2003年1月,他把研究成果结晶为《用大型钢板库解决淡季生产水泥的储存问题》一文,并在我国权威专业杂志《水泥》上刊载。
2004年申报了大型钢板库专利。
2005年大型钢板库专利被授权。
2006年以后在全国各地成功建造300余大型钢板库均布在全国各地。主要业绩在河南天瑞集团、湖北华新集团、河北冀东集团等得到了用户极大赞誉。
2010年10月,创办大型钢板库新技术研发中心。
年逾古稀的徐老依然放不下他的大型钢板水泥库,他想在他有生之年亲自作进一步的完善,推广开来,让它造福我国水泥行业。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如果能实现这一目标,给水泥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也算是给社会留下点东西,他死而无憾。
大型钢板库的发明,是散装水泥产业的一次伟大变革,大型钢板库的技术升级为我国水泥散装流通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必将在国家节能减排、循环经济 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创业历史
山东自古出好汉。至今在东阿县,上了年纪的人还记得,当年在黄河岸边,在连接平阴和东阿的黄河桥头地方,徐茂成率众自搭7间简陋工棚,利用上级拨给的10万元经费艰苦创业的故事。
1977年7月13日,聊城地区石料厂筹建处成立,地点就是位于连接平阴和东阿的黄河大桥桥头处,徐茂成出任负责人。当时徐茂成手上只有数十位人马和政府拨付的10万元办厂经费,除此以外两手空空,头上无片瓦,脚下只有荒凉的土地。徐茂成和大家心里都清楚,一切都得自己动手,从头开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曾是那个年代的人们身上最闪光的精神,他们冒着严寒顶着酷暑,人工平整土地,自己动手和泥垒砖搭建了7间简易工棚,开始了艰苦创业。
有了简易工棚,还没有生产设备,怎么办?这同样难不倒当时的徐茂成和他的职工们,他们自己动手制造,很快石料厂就开始生产了,第一年企业就赢利13万元。建厂之初,条件艰苦,资金紧张,但当时企业上上下下凝聚力强,信心高涨,大家吃苦耐劳,毫无怨言,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徐茂成当厂长的初期,他率领大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故事数不胜数,就连他的夫人最初也是在厂里挖了7年的厕所,晚上职工下班了,夫人还得领着几个孩子看护厂子。
石料厂建好了,徐茂成觉得企业不能搞单打一,他当时给企业确立了多种经营的发展思路,其中一项就是利用现成的石灰石生产水泥。茂成敢带领大伙干水泥,这和他此前有过水泥厂的特殊工作经历有关。徐茂成自幼家贫,没有多少文化,仅仅高小毕业,相当于现在的小学六年级水平,但他从一开始参加工作当工人时起,就表现出特别爱学习、爱钻研、爱琢磨的特点。从1957年徐茂成19岁第一次参加工作到一个小水泥厂当工人算起,到1977年担任石料厂领导的20年间,他先后在好几家水泥厂当过工人,干过多个工种,熟悉水泥生产工艺的各个环节。他担任烧窑工时,曾有过48小时不下窑的纪录,吃饭都是家属送上窑。他勤学苦练,刻苦钻研,烧的熟料标号在全省评比中名列前茅,他还根据工作经验总结编写过烧窑顺口溜,在工人中广泛流传。1964年,26岁的徐茂成在水泥厂当电工时,曾以技工身份赴越南太原省援建水泥厂,历时5年,获得过“胡志明勋章”,成为国家级三等功臣,说起来,徐茂成应该是我国水泥行业较早的援外技师。上世纪80年代他曾获得过山东省建材行业“劳模”奖章,并被授予“山东省节能模范称号。”
当时建水泥厂不比现在。那时条件简陋,缺乏资金,主要靠的就是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精神。他带领大家一边自行设计施工,一边和技术人员一起动手自己生产设备。生产水泥远比生产石料要复杂得多,磨机自己造不了,由省建材局局长批条子赊了别人一台磨机,其余设备都是自己造,就连减速机都是他们找来废齿轮自己组装的。当时没有建设资金,徐茂成曾带领大伙什么赚钱干什么,他们曾到中原油田买落地原油炼过油,生产过水泥电线杆模具到市场出售,自己生产的机械设备除了自己用外还供应别人。第二年,企业资金就增加到了40万元。1978年,一座年产7000吨的水泥厂建成了,半年就生产了6000吨水泥。
徐茂成带头以10万元经费建起的东昌水泥厂,后来成为聊城地区唯一一家本土水泥企业。1991年徐茂成调离水泥厂时企业资产达四千余万元,而此前没有贷过国家一分钱。
最能表达徐老当年带头创业心路历程的,是他于1990年8月15日写的一首诗《启示励志》:
茫茫大地无际天,万物兴替在其间。
莫怨静处无声趣,细听霹雷响耳边。
晨曦曙光不耀眼,预示光明在眼前。
仰望垂成无限美,终生奋斗在其间。
改革开放初期,一些从国外翻译过来的企业管理书籍开始出现。他专门从书店买了上下两册的《哈佛管理丛书·企业管理百科全书》,认真学习、借鉴国外大企业成熟的管理经验,根据自己企业实际情况,在企业内部摸索着搞了一套联产、联质、联效的“三联”管理模式。当时国家规定的企业行政管理人员不能超过18%,而他们企业只有5%,大大优于国家标准。“三联”管理模式使企业形成了完全不同于其他企业的特殊机制,全厂职工的工作效率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发展速度迅速攀升。徐茂成讲:他首先启用三种“能人”,走专家治厂的路子,一个是机械工程师,一个是工艺工程师,一个是经济师。
质量管理方面,他创新监督管理机制,将工程师按月轮换指挥生产,促进车间之间争抢指标的制高点,并通过化验室化验结果密码校对,确保了产品质量。这种一个人的工作结果由另一个人来打破,形成了一种内部常效竞争机制。同时工程师和工程师之间对比,车间和车间之间对比,设备和设备之间对比,互相促进,互相制约,有机结合,促进了产质量指标月月创新高。
生产节约方面,他把日常消耗品按消耗量折合成现金给工人发放。车间维修环节使用的棉纱,他规定一个月每套设备用5斤棉纱,多消耗自已拿钱买罚,节约了归自己,结果就出现了车间工人清洗旧棉纱反复使用的现象。再比如铁锹,一人每月一把,每把5元钱发给工人,自己使用自己保管,其他专用工具以此类推,从而杜绝了日常工具流失的积弊。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东昌水泥厂已经有80多位职工有摩托车了,每到上下班,水泥厂职工的摩托车上都挂一把铁锹,成了东阿街头的一道风景。
徐茂成关心职工生活,他对职工食堂也进行了大胆改革,每位炊事员都按卖饭额开工资,多卖多得。炊事员每天换着花样做饭菜,职工什么时间用餐都热情接待,甚至出现了送饭到岗的服务景象,一时间食堂办得红红火火,就连厂外的老百姓家里有红白喜事,都用面粉到他们食堂换馒头。1982年一位香港老板到厂里协商合作,在用了东昌水泥厂的饭菜后,对他们的食堂也赞不绝口。
安全管理方面徐茂成也有绝招。厂里规定每人每月60元安全医药费,全发给车间,出了工伤车间用这笔钱来支付,没有医药费钱就归职工。这种方法不仅确保了安全生产,而且成了东昌水泥厂职工自己的“医疗保险”。在当时的十几年间,东昌水泥厂从没有出过大事故。
徐茂成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模式和方法,在当时是非常超前的,就是现在来看仍不过时。这些管理方法为东昌水泥厂带来了非常好的实际效果,形成了独特高效的“东昌”管理模式。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建材局编写“水泥企业管理规程”,在山东选择两家企业调研,东昌水泥厂就是其中之一。
先进的管理带来良好效益,企业每年以30%的年递增率快速发展。薪酬分配上,因为工程师“三联计酬”和职工“两联计酬”,工程师月收入最高达3700元,普通工人月工资也有六七百元,成了当时没人敢提的公开秘密,要知道这可是上世纪80年代初的水平。在当时东阿县城还都是平房的时候,他让职工住上了楼房,厂里还建起了4层办公楼。
东昌水泥厂的巨大变化,在当时来说是非常新鲜的,不仅在东阿县引起轰动,在聊城地区甚至全省建材行业都产生了影响。大家最直观的感觉就是,东昌水泥厂的职工工资高,住的房子好。这让一些人眼热,很快社会上引起议论,有人向聊城行署提出“一个单位的工资要照顾到左邻右舍”,行署领导则明确回应:“东昌水泥厂就是我们聊城地区的特区。”
“按下水瓢”原理,开启大型钢板水泥库发明设计思路徐茂成一生除了执著,干什么事情喜欢反位思考,正常思路下行不通,他就反过来考虑问题,有些做法每每让常人看来不可思议,不合常理,但却屡屡成功。用现在的话来说,就叫不走寻常路。
大胆用钢板建造水泥库最初是在1978年,当时徐茂成带领大伙建设年产7000吨水泥厂时要修建水泥库,因为缺钱,只能怎么省钱怎么来。计划经济时期,聊城地区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钢材指标用不了,一次徐茂成去物资公司,正好有一批现成钢板闲置着没人用,他一算账非常划算,就决定用钢板自己焊水泥库,不久就焊了4个直径6米、高14米的钢板水泥库来代替当时常见的砖混结构水泥库,每个库容量800吨。那时行业里还没有用钢板造水泥库的思路和先例,有些同行还用怀疑的心态说:“老徐你真能穷混!钢板库壁一年就给你磨透了。”然而谁能想到这4个水泥库在用了14年后拆除时,内壁氧化层还在。最初买钢板原料时价格便宜,每吨才600元,后来拆掉卖废钢材还赚了不少钱。这4个小型钢板水泥库应该是徐茂成后来发明的大型钢板水泥库的雏形。
改革开放的上世纪80年代初期,徐茂成领导下的东昌水泥厂发展已初见成效,职工人数已经达到1467人。那时候企业继续走多种经营的老路子,除了水泥,什么赚钱干什么,他们甚至还成立了建筑公司。经过多年的积累,企业有了一定的资金,到了具备扩建水泥生产规模的时候了。1984年他们将水泥生产规模扩建到了年产8.8万吨能力。也正是这次企业扩建,逼得徐茂成在无意中成就了一项发明,一项足以让他骄傲一生,并将对我国水泥行业产生深远影响的发明创造———大型钢板水泥库。1984年东昌水泥厂扩建时,设计院设计的是7×14米砖混结构圆形水泥库,仅打桩费就要700万元,老徐心疼钱不干。他琢磨着要建一种既省钱、储量又大的水泥库,因为淡季水泥没人买,厂里堆得到处都是水泥的苦头他尝够了。
在这之前生产淡季水泥积压时,厂里遍地放水泥,下有塑料布垫底,上有棚布遮盖,阴天下雨刮风提心吊胆,一个淡储期下来,破袋、受潮损失水泥近20%,一算账等于白干。为此他曾想了很多办法,做出了许多超乎常人想象的举动,比如给职工发“福利水泥”,就是把水泥像“福利”一样发给职工。那时候过年时水泥生产正好是淡季,别的单位都是发年货,东昌水泥厂却是给职工发水泥,每吨水泥降价15%发给职工,让职工自己再推销出去。
再建水泥库,既要花钱少,速度快,容量还得大,要能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求。徐茂成还只想建一个,因为建一个大库比建多个小库更省材料,出入库设备也简单,维修费用少,耗电量小。
建大库要比小库在技术上复杂得多,难度太大,谈何容易,最关键的是基础如何处理。距离黄河只有近千米的厂址地下水位最深不到一米,流沙塌陷,在里面栽根电杆都成问题,不打桩是过不了这一关的,但打桩的巨额资金他又舍不得。那一阵子徐茂成每天都陷入深深的思考当中,他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翻资料,画草图,一遍又一遍,总是不成功。20多天的苦思冥想,他想到了大海里的巨型货轮,几万吨甚至几十万吨都能在水里漂浮,大地的浮力再小也比水的浮力大,怎么让大地产生适应荷载力的浮力?他联想到黄河里的船和船底,联想到远洋货轮的不同形态。这些联想让他尝试在自家的水缸里做试验,他把水瓢放到水里感受来自水的浮力,不同形态的浮力竟然有大的差异,可是大地的基础不能做成船的样子。他把水瓢反扣过来再试,这一换位试验竟然出现了奇迹,他来了灵感,眼前一亮,长时间困扰的难题终于有了答案。他根据此前建造钢板水泥库的库体经验,构成了大型钢板水泥库的整体方案。他自己画出草图让工程师设计,并且立下字据:“一切责任由我徐茂成承担。”
设计图纸出来了,徐茂成决定立即着手进行施工,但立刻遭到了一些人的质疑和反对,因为在当时看来,他的想法太不合常理了。一般建设传统水泥库先要打桩做基础,而徐茂成运用的是他的“大地反浮理论”。一些人纷纷向上级告状,说他拿着国家的钱冒险。这时好心的朋友和老领导也劝他:“老徐你何必呢,省了钱拿不到你家去,出了问题可就苦了你自已一个人。”
徐茂成在东昌水泥厂发明搞大型钢板水泥库的消息,很快就让山东省建材局知道了。省建材局领导非常重视,当时的李怀贞局长和孙丹华书记深知他的脾气和敢想敢干的勇气,亲自到厂里了解情况。当他说明了水泥库结构原理后,孙书记说:“老徐你干吧!出了问题我给你承担。”李局长为了慎重,请了天津水泥研究院的土建权威专家王春生老人前来把关。王春生看了设计后说:茂成啊你真行,我想了十几年的东西你也想到了,我这个臭知识分子不敢干,你干吧,肯定没问题。在专家的确认下,李局长心里有了底,并正式由省建材局下发文件给予支持:“东昌水泥厂的扩建问题,由东昌水泥厂决定。”
大型钢板水泥库工程开工建设不到两个月就顺利完工,1984年春节淡季投入使用,两万吨的淡季储存,旺季售出,每吨升值26元。不到80万元的投资,一个春节就收回了60%以上,和麦收淡季的储存效益相加,投入收回后还净盈20余万元。
该库直径30米,高26米,容量三万多吨,20多年了至今仍在正常使用,性能良好。2007年12月26日上午,我们一行来到如今的
东阿东昌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现场,看到了20多年前建造的这个大型钢板水泥库至今依然在发挥着作用,身边围了一辆辆拉水泥的车辆。徐茂成说,这个库目前还是个小伙子,用上50年都没问题。
东昌水泥厂的事迹,曾受到当时国家建材局重视,林汉雄局长称赞东昌水泥厂是全国水泥行业自力更生的典范。
1988年,东昌水泥厂下放到东阿县管理后,因为徐茂成仍沿用他以前的管理模式,县里不少人有异议,说他“拿国家的钱捞政治资本”。为此聊城地委、行署非常重视,当时曾专门召开了一次有地县两级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现场会议,时任聊城地委书记的王乐泉同志在会上说:在我们经济欠发达地区,要想发展经济,就要向东昌水泥厂学习,搞创新应向徐茂成同志看齐,有人说徐茂成花国家的钱“捞政治资本”,说是花国家的钱没错,因为当初国家只给了他们10万块钱。如果谁能像徐茂成同志一样“自力更生搞创新捞政治资本”,我都支持。
20多年的实践和不断科技创新证明茂成大型钢板水泥库是最理想的水泥库之一1991年,徐茂成调出东昌水泥厂,到了东阿县建委担任书记一职。到县建委工作后,徐茂成说最大的好处是清闲了,他有时间对水泥工艺做系统的学习研究,以往在企业主要是边实践边研究,清闲下来他可以从理论上来提高自己。他的大儿媳是同济大学硅酸盐专业毕业,他便找来儿媳的专业教材自己攻读。这期间他研究水泥生产,研究立窑改造,搞无烟无尘自控窑,一刻都没有放松。他前后研究立窑水泥生产工艺共获得5个国家专利,对他退休后继续为水泥献身积攒下了本钱。
退休后的徐茂成依然放不下他的大型钢板水泥库。长期的使用效果让他坚信这是一种非常理想的传统混凝土水泥库的替代品,他想在他有生之年亲自作进一步的完善,推广开来,让它造福我国水泥行业。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如果能实现这一目标,给水泥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也算是给社会留下点东西,他死而无憾。
“识途老马身犹健,不须扬鞭自奋蹄”。1997年6月30日徐茂成曾填词一首,以抒壮怀:《卜算子·梅枝颂》
梅枝枉自傲,实为一枯樵。吮吸大地几滴水,只为花枝俏。
俏也不争辉,只为娇艳报。待到梅花生辉时,不惜再折腰。
2003年1月,他把研究成果结晶为《用大型钢板库解决淡季生产水泥的储存问题》一文,并在我国权威专业杂志《水泥》上刊载。文章发表后,立即在全国水泥行业引起广泛关注,包括国内著名大水泥集团的技术专家都纷纷打电话联系。此时徐茂成考虑的是,20多年前在东昌水泥厂建造的大型钢板库是在特殊地质条件下建设的,它能否适应全国各地的地质情况?心里没有底。于是在2003年他65岁的时候,根据我国各地不同水泥企业地质情况的特点,有选择性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孤身一人“千里走单骑”,自费20万元,东北到过满洲里,西北到了新疆伊宁,西南到过老街蒙自,往东到了“天尽头”的成山头。经过对数十个有代表性的特殊地质资料的综合,他系统地归纳成适应全国不同地质条件的不同基础形态的技术参数,完善了技术方案,并于2004年申报了专利,2005年被授权。2006年他支持女儿成立了聊城方正大型钢板仓有限公司,并在河南天瑞集团承建了十余座容量3万~8万吨的大型钢板水泥库,得到了用户极大赞誉。
在《水泥》杂志刊发了他的研究论文后,国内许多企业邀请他当技术顾问。为了能够推广这项技术,他接受了邀请。为了更好更快地将此技术推向国内外市场,经慎重考虑,徐茂成又在济南亲自成立了山东茂成大型钢板库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为第三代大型钢板库推向市场搭好了平台。
徐老介绍,1985年在东昌水泥厂建成的是大型钢板水泥库第一代产品,关键环节大库基础库体经受了历史的考验;在河南等地建成的是第二代产品,承继了大库的安全实用和排料出库的基本功能;现组建的茂成公司建造的是第三代水泥库,达到了无动力收尘的零排放和出库功耗比传统圆仓降低90%的效果,比传统水泥库省一半建设资金、省一半建设工期,最大储量可达20万吨,另外在使用过程中还克服了传统水泥库需要均化倒库的麻烦。
近年来一大批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在我国各地迅速普及,但在水泥储存环节,依然沿用传统的混凝土水泥库,与徐茂成研制出的大型钢板水泥库相比,存在着输送设备复杂、排尘点多、功耗高、施工周期长、投资巨大等弱点,不符合目前国家倡导的节能减排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徐老介绍,大型钢板水泥库是实现水泥工业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可成就大企业、大环保、大存储、大流通和小投资,对实现水泥工业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在装修一新的茂成公司,整天连续的交谈,丝毫看不出徐茂成老人有一点点疲惫,我们劝他休息,他说没事。他还站起来当场给我们连续做了几十个站起蹲下,脸不红,气不喘。他告诉我们,他65岁学绘图,70岁用电脑,现在是在跟时间赛跑,每天坚持步行10公里,下蹲锻炼70下,身体练得非常好,他要为他的新型水泥库事业好好活着。
徐茂成是我国大型钢板库的创始人和发明人,拥有多项发明技术,引领了大型钢板库的发展方向,他所设计的万吨规模的钢板库为我国水泥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大型钢板库的发展史
随着大型化粉态料生产为主体的工业发展,粉态料储存成为必不可缺少的设施。水泥工业的重组和形成大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日渐崛起,贯穿整个生产线粗、细粉态料储存为主体的工艺状态,仍是传统圆仓沿袭为主体,己成为严重影响正常生产的一项不可逾越的障碍。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德国利浦老先生发明了采用钢板扣边结构的圆仓,为替代砼圆仓扩大储量创造了条件。九十年代初期,安阳利浦钢板仓公司引进了扣边钢板结构的仓体,对我国扩大圆仓储量提供了功不可没的突出贡献。近二十年的迅速普及使用,为水泥生产扩大粉态料储存产生了极大影响,形成了粗、细粉态料储存的主流设施,尤其作为配料仓,无论目前还是将来都将是最佳选择。但是作为物料储存仓,由于仓体受传统圆仓基础限制,虽然储量由几百吨发展到数千吨的成效,但是仍难适应日渐崛起的大水泥生产的储存要求。
上世纪的七八年,徐茂成老先生在资金极度困难的条件下自建水泥厂,在无前列中采用了用钢板焊仓的尝试,四个生料、水泥储仓,因为业内没有先例,被戏称为“瞎凑合”。但是在实用六年后,验证了用钢板焊仓体的可行性。于八四年因受困于淡季水泥生产的储存,徐茂成老先生在确认钢板完全可以用于圆仓焊接的可靠性后,利用多年所思考,采用大地反浮作用力建巨型圆仓的尝试。同时受“赵州桥”的启发,利用拱型作用力,形成了适应大面积覆盖的半球缺仓顶。以此完整的构思,始建了19.6米高的仓体和四米高半球缺结构的仓顶,以16600余立方米的容积伫立在中国大地。当时由于缺乏对水泥沉积密度的认识,始称为1.8万吨。而实用后,经过储存
硅酸盐水泥沉积密度的实测,每立方重量达2.2吨,实际第一个面世的大型圆仓容量是3.5万吨。
基本和利浦老先生发明钢结构仓体同期的发明,因为自浮基础在建筑史上没有先例,能否经得起实用考验是个悬念,因比没有马上推向社会。直到18年后的2002年,确实证明具有可靠的实用价值后,才着手撰写大型钢板圆仓的应用论文。此论文以“用大型钢板库解决淡季水泥生产的储存问题”为题,在2003年一期《水泥》杂志上发表。此文的发表宣示了大型钢板库的应用价值,当时引起了水泥行业的普遍关注。按说这一技术应该迅速推广,但是由于徐老先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对普遍应用是否可靠不放心。于是在用户盛情相邀下,以近四年的时间,几乎遍走全国进行地质气象情况考查,并有选择性的根据地质气象情况帮忙作了四个库。但是因为以帮忙形式的协助建造,用户在传统理念的影响下,对这一全新理念的发明并不完全认同,因此四个试点库并没有达到设计要求。但是这四个库证明了这一技术适应不同地质气象情况的要求,并具有广泛应用价值,才于06年自建公司推广。
大型钢板仓和利浦钢板仓,具有完全不同功能的两种概念:鉴于两种完全不同理念的区别,在《水泥》杂志刊文责任编辑王承敏先生的建议下,把大型钢板仓定名为《大型钢板库》,目前用大型钢板仓的称谓,混淆了两种不同概念的属性,因此把大型钢板库称之为大型钢板仓是欠妥的!
大型钢板库的发展史有些人有不同的描述,有的讲已有百年的历史,还有的讲起始于上世纪的六十年代,这些描述都缺乏对历史背景的了解。1914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钢铁都属于军工垄断物资,直至上世纪苏联解体,世界冷战结朿后的90年代,才由军工垄断向民用大倾斜。而我国60年,钢铁总量才1351万吨,只到80年也只有3712万吨。所谓钢板库起源于60年代是根本不可思议的。在那个年代钢材没有市场,完全是严控物资,与目前的钢材产量根本没有可比性,在那个年代根本没有用钢板焊库的条件。至于78年所建小型钢板库,完全是因为所在地区处于欠发达的具体情况,通过地区性分配指标的节余才有利用积压钢板焊库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