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离娄上》云:“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这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民为邦本”的民本主义政治倾向。孟子从“心学”的角度指出“民心”的重要性,也是孟子以仁政来“王天下”理论的具体展开。在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天下统一的趋势已日益明显,各大国君主不以在本国称“王”为满足,进而要在“天下”称“王”。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也纷纷提出自己的“王天下”的理论。孟子恪守孔子的“德治”传统,提出以仁政来“王天下”,激烈反对以讲求耕战用武力统一天下的主张。孟子认为主张“强战”,就是“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故善战者服上刑,连诸侯者次之,辟草莱任土地次之”(《孟子·离娄上》)。孟子认为“仁者无敌”,“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公孙丑上》)。之所以如此,孟子认为仁政能够“得人心”,如所云:“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关,讥(稽)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廛,无夫里之布,则天下之民皆悦,而愿为之氓矣。信能行此五者,则邻国之民仰之若父母矣,率其子弟,攻其父母,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济者也。如此,则无敌于天下。无敌于天下者天吏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同上)孟子还举出古代圣王的例子说明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如:“汤一征,自葛始。……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孟子·梁惠王下》)孟子这种以“民心”向背作为得天下的首要条件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每一朝代的开国创业君主往往都在不同程度上自觉或不自觉地实践了孟子的这种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