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积因果理论,又叫循环累积因果理论,是由著名经济学家缪尔达尔在1957年提出的,后经卡尔多、迪克逊和瑟尔沃尔等人发展并具体化为模型。缪尔达尔等认为,在一个动态的社会过程中,社会经济各因素之间存在着循环累积的因果关系。某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另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这后一因素的变化,反过来又加强了前一个因素的那个变化,并导致社会经济过程沿着最初那个因素变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累积性的循环发展趋势。
市场力量的作用一般趋向于强化而不是弱化区域间的不平衡,即如果某一地区由于初始的优势而比别的地区发展得快一些,那么它凭借已有优势,在以后的日子里会发展得更快一些。在经济循环累积过程中,这种累积效应有两种相反的效应,即回流效应和扩散效应。前者指落后地区的资金、劳动力向发达地区流动,导致落后地区要素不足,发展更慢;后者指发达地区的资金和劳动力向落后地区流动,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总之,循环累积因果论认为,经济发展过程首先是从一些较好的地区开始,一旦这些区域由于初始发展优势而比其他区域超前发展时,这些区域就通过累积因果过程,不断积累有利因素继续超前发展,导致增长区域和滞后区域之间发生
空间相互作用。
区域经济能否得到协调发展,关键取决于两种效应孰强孰弱。在欠
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起飞阶段,回流效应都要大于扩散效应,这是造成区域经济难以协调发展的重要原因。缪尔达尔等认为,要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要有政府的有力干预。这一理论对于
发展中国家解决地区经济发展差异问题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佩鲁的
增长极理论,主要阐述了增长极对其自身和其他地区发展的积极作用,而忽视了增长极对其他地区发展的消极影响。缪尔达尔提出了“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利用扩散效应和
回波效应概念,阐释了经济发达地区优先发展对其他落后地区的促进作用和不利影响。
缪尔达尔在批判新古典主义经济发展理论所采用的传统
静态均衡分析方法的基础上,认为市场机制能自发调节资源配置,从而使各地区的经济得到均衡发展,不符合
发展中国家的实际。事实上,长期信奉市场机制的发达国家也没有实现地区的均衡发展。因此缪尔达尔提出,应采用动态非均衡和结构主义分析方法来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地区发展问题。缪尔达尔认为,市场力的作用一般倾向于增加而非减少地区间的不平衡,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使得某些地区发展要快一些,而另一些地区发展则相对较慢,一旦某些地区由于初始优势而超前于别的地区获得发展,那么这种发展优势将保持下去。因此发展快的地区将发展得更快,发展慢的地区将发展得更慢,这就是循环累积因果原理。这一原理的作用就导致“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
缪尔达尔用循环累积因果关系解释了“地理上二元经济”的消除问题,他认为,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将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两种效应:一是
回波效应,即劳动力、资金、技术等
生产要素受收益差异的影响,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回波效应将导致地区间发展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二是由于回波效应的作用并不是无节制的,地区间发展差距的扩大也是有限度的,当发达地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由于人口稠密、交通拥挤、污染严重、
资本过剩,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等原因,使其生产成本上升,
外部经济效益逐渐变小,从而减弱了经济增长的势头。这时,发达地区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将变得不经济,资本、劳动力、技术就自然而然地向落后地区扩散,缪尔达尔把这一过程称之为扩散效应。扩散效应有助于落后地区的发展。同时缪尔达尔认为,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减速会使社会增加对不发达地区产品的需求,从而刺激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进而导致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发展差距的缩小。
在缪尔达尔之后,卡尔多又对循环
累积因果理论予以发展。卡尔多提出了效率工资概念,并用以解释循环累积效应的形成。卡尔多指出,各地区的效率工资,即
货币工资与生产率的比值的大小,决定了各地区的经济增长趋势。效率工资低的地区,经济增长率高;效率工资高的地区,经济增长率低。从理论上来讲,一国之内各地区的效率工资应该相同。但在繁荣地区,由于经济聚集引致
规模报酬递增,生产率较高,降低了效率工资,因而经济增长率高。经济增长率的提高,又提高了生产率,进而又降低了效率工资,反过来,又使经济增长率提高。如此循环累积,繁荣地区将更加繁荣,落后地区更加落后。
当然,繁荣地区经济的过度繁荣,也会出现集聚不经济,即
规模报酬递减。若繁荣地区的高生产率被高
货币工资所抵消,当货币工资
增长率高于生产率增长率时,繁荣地区的效率工资将得以提高,这样繁荣地区的增长率将下降,落后地区的增长率将相对提高,区域发展差距趋于缩小。要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政府必须进行有效干预。这一理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
发展中国家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