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6日,从国防科工局获悉,中国首座微型
中子源反应堆圆满完成低浓化改造,实现首次满功率运行。
中国原子能研究院于20 世纪80 年代中期设计并建造的一种主要用于
中子活化分析的小型研究性反应堆。与其相似的有先前研制成功的加拿大的SLOWPOKE 堆( Safe Low Power Critical Experimental Reactor ),意为“安全型、低功率临界实验堆”。这种微型堆的特点是:① 功率低,约为20 千瓦,最大中子注量率为1×10 中子/(厘米·秒)。② 安全可靠,可设在大城市中心,无发生事故之虞。③ 操作简便、维修容易,可实现无人操作。④ 临界质量小。主要技术指标列于下表。
微型堆的堆芯由燃料元件、上下栅格板、控制棒等组成,栅格板上有350 个元件孔位,呈同心圆排列,内装344 根富集度达90%的U-铝合金燃料棒。该堆除用于中子活化分析外,还可用于少量同位素生产和教学培训。中国现有四座微型堆,并已出口五座。
2024年9月18日,从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获悉,在中国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40周年之际,中国决定面向世界各国开放可广泛用于中子活化分析、核仪器仪表测试、放射性同位素制备、反应堆相关教学培训的微型中子源反应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