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小的猪,
野猪的一种,主要生活在印度东北部。60厘米长,高约25厘米,成年猪不足10公斤。曾在
喜马拉雅山地区大量存在,仅印度阿桑地区的玛纳斯国家公园拥有为数不多的几头。其
基因与家猪的基因并无太大差别。这是世界濒临灭绝的动物。此物种属于《华盛顿公约》附录:第一类
保护动物。我国有十多个微型猪品种,原产于云、贵、川、藏等省(区)山区。这种猪采用子配母方式繁殖,近缘交配,基因高度纯合;以青饲料为主,食量较少;性情温顺;从毛色上分,有纯黑色、纯白色、额尾四蹄白、上黑下白等。
特征
生物学特性
小型猪通常称之迷你猪,一般成年猪体重45~65千克称之为小型猪,25~35千克者称之为微型猪。我国小型猪和微型猪品种资源很丰富。如藏猪、
五指山猪、版纳小耳猪、巴马香猪、香猪、荷包猪、乌金猪等,都具有体型小、性成熟早、抗逆性强、肉质好等特点,是培育烤乳猪和实验动物的优良品种。在当前需求多样化的市场形势下,小型猪和微型猪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①体型小发育慢,6月龄体高40厘米左右,体长在60~75厘米,体重20~30千克,体重相当同龄大型猪的1/4~1/5,平均日增重120~150克,而同龄大型猪为600~800克。
②性成熟早,一般3~4月龄性成熟时具有繁殖能力。
③抗逆性强,对不良的生态和饲料条件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④产仔数少,一般为5~6头。微型猪为中国的宝贵品种资源。
主要产区分布
我国的微型猪主要有四大产区:分别是产于云南西双版纳的版纳微型猪;产于贵州和广西交界处的香猪;产于海南省的老鼠猪;产于西藏自治区的藏猪。
代表型-版纳微型猪
产于云南省西双版纳的版纳微型猪,这是云南农业大学和西双版纳种猪场合作,在滇南小耳猪的基础上选育而成的小型猪。这些猪种都生活在交通不便的崇山峻岭之中,生态环境恶劣,饲养条件粗放。长期的近亲繁殖使基因纯和程度较高。
云南
版纳微型猪系西双版纳州境内小耳猪的一个类型,因其体型矮小、生长缓慢、体质细致结实、躯体各部位发育匀称、分布广、群体大(估计有2000头左右)、以及性能独特,1987年经盛志廉教授定名为版纳微型猪、以区别于一般小耳猪。
版纳微型猪原产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境内,属华南型猪种。为发握和利用我省徽小型猪资源。于1987年开始引种饲养,经4年观察测定,6月龄体重、体高和体长,公猪为13.1士0.4kg、32.3士0.4cm和54.6士0.8cm.母猪为17.2士0.4kg、34.4士0.2cm和58.5士0.6cm;成年(2岁以上)体重公猪为36.2士1.1kg、毋猪为43.3士1.0kg、徽型猪性成熟早、4~6月龄即可配种繁位、经产母猪平均窝产活仔7.8士0.4头,是培育医学实验动物较理怨素材。同时,仔猪有迅长迅肥、皮薄骨细、背碟分布均匀、后腿率高、无腥味、很适合作烤猪原料。
珍品型代表-萝卜猪
因其躯体远看酷似“萝卜”形状而得名。全身黑色,额、蹄、尾尖均有白色,故又有“六点白”之称。成年体重稳定在25千克左右,母猪体重也只在35千克上下,远远优于国际上微型猪45千克的标准,为世界微型猪珍品之一。仔猪初生体重平均为450克,1月龄平均体重3.2千克,体长30厘米,胸围32厘米。1~4月龄间生长迅速,4月龄时可达20千克,4个月性成熟,性成熟后生长缓慢。阉猪和公猪达25千克时基本上不再增加体重。该品种的主要特点是,遗传基因一致,体形稳定,体态娇小,适宜做科学实验动物,尤其是作理想的动物模型进行生物医学试验,应用于心血管病,胃肠病学,皮肤病学,营养,逆境,
放射生物学,老年病学,畸形学,
酒精中毒,肥胖病,
肿瘤生物学,烧伤,糖尿病,代谢,肾功能,过敏和龋齿等。国际市场用于医学模型的普通小型猪每头价值500美元以上,而像萝卜猪一类微型猪器官用于人体心瓣膜、皮肤、大小肠及
肾脏移植则高达数千美元以上,有着极其诱人的开发价值。
价值及利用
小型猪的利用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做实验动物,由于猪和人在生理解剖、营养代谢、生化指标等特征上有较大的相似性,尤其是心血管系统结构与人更为相似,所以是研究人类疾病防治的理想实验动物。其二是烤制食用,如烤乳猪。中国是养猪大国,养猪历史悠久,品种资源十分丰富。
几千年来,在长期的人工选育和特定的生态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数以百计各具特色的地方猪品种,为世界养猪业的发展及改善我国人民的肉食结构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养猪业只是把解决人们肉食来源作为主要目标,使得我国宝贵猪种资源未得以充分利用,特别是一些产用量不高而在其他方面颇具特殊价值的微型猪(MiinatureiPgs)未受到足够重视。在今天我国猪肉产品已相对丰富,而养猪业经济效益却不甚理想的境况下,开发利用微型猪已是势在必行。而微型猪的实验动物化将成为开发养猪新产业,提高养猪业整体效率和综合效益的新的突破口。
近日,深圳华大公司的基因组研究所培育出了一种微型猪。它们由小品种的巴马猪基因改造而来,体重15公斤,与中型犬差不多大,一开始它们是作为人体疾病的动物模型而培育的。专家预计这些微型猪的售价每头最少要1万元。微型猪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十分受宠,每只售价高达800美元。我国是微型猪的故乡,体重在30~70公斤的微型猪有10余种,如能合理开发利用,将是我国一笔巨大的财富。
饲养技术
微型猪,中国独有,具有容易饲养,饲料报酬高,销路好等特点,是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项目,微型猪的具体饲养技术如下:
建好猪舍
应选择地势干燥,背风向阳,平整的地方建造猪舍。猪舍的形式采用单列式或双列式均可,但必须用砖石砌墙,水泥抹面,以便冲洗打扫,保持猪舍清洁。微型猪的猪舍应比一般猪舍建造高一些。根据微型猪饲养户的经验,每头微型猪应占地0.8平方米,每个圈养8~10头适宜。猪舍外应设排粪场,排粪场的面积应比猪舍大一点,按每头猪1.5平方米计算,10头猪应建15平方米的排粪场。夏天猪舍要搭遮荫的凉棚。冬天要用塑料棚以提高室温,这是养好小香猪的一个重要条件。
强化哺乳仔猪管理
饲喂好仔猪是提高成活率和商品猪的关键,微型猪出生后,要固定好母猪的乳头,让仔猪吃好初乳,并加强保温,让其早开食,一般出生4天后就可补喂精饲料,一月龄后就要及时注射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疫苗。
科学饲养
成猪微型猪活泼好动,又胆小怕惊吓,所以要保持安静、干燥、洁净的饲养环境。以大麦、米糠、麸皮等饲料为主饲喂。但对断奶的仔猪要饲喂配合饲料,其饲料配方为:玉米10%,米糠50%,豆饼8%~10%,麸皮30%,面粉1%,食盐0.5%,每公斤饲料应含有消化能10.5兆焦,粗蛋白质16.2%。为了提高饲料报酬,尽快达到商品猪的标准,应实行科学饲喂,一是要定时,每日4餐,从早上7点开始,每隔4小时喂一次;二是定量,对体重20公斤以上的猪,按其体重的4.5%投料,20公斤以内的猪按其体重的3.5%投料。同时做到前敞后限,即2月龄让其多活动,促其长架子,2月龄后,限制其活动,促其长膘,以保证较高的出肉率。
常见疾病防治
加强疾病防治的原因
微型猪是一种价值非常高的品种,在我国的分布比较不均匀,主要原因是它的产地比较集中,一般都在云南西双版纳、贵州和广西交界处、海南省、西藏自治区。 而且,这些地区的微型猪已经适应了当地的环境, 在其他地区进行养殖,会因为环境不适应而出现其他的疾病。我国的微型猪的养殖方式仍是以粗放型的放养方式为主,其缺点是不能有效防止疾病的传播。因此,在微型猪的养殖工作中,要加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
由于微型猪是我国的稀有猪品种,而微型猪的产地决定了微型猪的基因纯正。这样就使得做好微型猪的常见疾病治疗和预防工作显得异常重要。
微型猪常见传染病的预防
由于我国的微型猪是属于粗放型放养,因此常见的传染病并不多。而且由于治疗没有多大的经济效益,一旦疫病爆发,一般是选择对感染的微型猪进行扑杀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做好微型猪的疾病预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微型猪比较容易感染的疾病进行提前接种疫苗能很好地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扩散。
1. 接种猪瘟疫苗
国产猪瘟疫苗一般为弱毒疫苗,注射方式分为两种:一是在未发现猪瘟疫情的地方,通常对出生60 日龄仔猪注射疫苗 1 次。二是在发现猪瘟疫情的地方,至少需要注射 2 次疫苗:即在 20 日龄至 30日龄时进行第 1 次疫苗注射,在 60 日龄前后进行第 2 次疫苗注射,对于成年的猪就按照春秋两季来注射疫苗,不管猪的大小各皮下注射 1m L 或者肌肉注射。还有一种超前免疫的方法,就是在仔猪出生后 1h 内进行疫苗注射,注射之前,仔猪不能吃初乳。注射完成之后吃初乳可以产生比较好的免疫效果。在注射的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生产日期、厂家、有效期等。合理计算好注射剂量,剩余的稀释疫苗不能留到下次使用。注射的时候剂量一定要准确,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
2. 接种猪肺疫、猪丹毒疫苗
接种此两种疫苗,其方法与接种猪瘟疫苗的方式基本一样。唯一的区别是前者需要使用铝胶盐水稀释,并摇匀使药效平均,猪瘟疫苗则不需要。
对怀孕的母猪注射白痢或红痢疫苗能够有效对仔猪红痢及仔猪白痢进行预防。例如,对于头胎怀孕的母猪,需要肌注 2 次和 1 次;如针对红痢疫苗的接种,在时间上分别需要在预产前 45d 和 15d各注射 1 次;而黄痢疫苗需要在预产前 15d 注射 1次。经产的怀孕母猪,需要在预产期前注射上述疫苗各 1 次。
在经常发生猪疫的地区,仔猪需要进行两次副伤寒弱毒菌疫苗的注射。一般是断奶前后各 1 次,时间间隔 3~4 周。注射的方式一般是采用肌注,注射的地方是耳后浅层肌注。当然注射的时候需要准确的计算。
其他相关
农大克隆版微型猪
这只近交系克隆猪的供体来自于世界首个大型哺乳类实验动物近交系——
版纳微型猪近交系,是一头连续20代在猪母子或同一窝公母猪之间进行交配而诞生的纯种小黑公猪,它身上近99%的基因相同。云南农大曾养志教授介绍,近交系猪克隆成功,意味着它可被“标准复制”,能为异种
器官移植提供大量供体材料。今后,研究组计划与国内外从事转基因和基因敲除研究的科学家合作,开展近交系猪转基因和基因敲除研究,这将是实现异种器官移植的关键步骤。
经由20多年的近亲滋生,一种中国猪发生了陆续串事业般的变异,其体重也由第一代的50余公斤减至十几公斤,子代的默示也令人称奇。云南农年夜曾养志教授的版纳微型猪近交系研究功效在日前进行的杭州国际基因组会议上引起学术界颤抖。专家认为,这一划时代的遗传学事业将为人类基因研究供给新的思绪。动物近交系的研究,是在某一动物近亲之间持续进行全同胞交配繁育儿女,目的是培育出来历于统一对祖先、基因高度纯合、遗传布景清楚、个体差异接近于零的纯种系。多年来,近交动物已成为生物医学规模不成贫窭的尝试品,普遍应用于药理学、病理学、异种器官移植、功能基因等研究。是以,从20世纪20年代起,美、英等国先后开展了200多个猪的近交尝试,但都因呈现严重畸形、早夭等近交衰退现象而归于失败。为此,科学家认为,培育出猪的近交系是不可能的。1977年,曾养志教授瞄准这一世界难题,在中泰边境的村庄里找到一窝最适宜近交研究的西双版纳微型猪,从此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微型猪近交尝试。迄今为止,已持续近交到第19代,不仅根基培育出两个体形巨细分歧、基因型各异的近交系,还培育出具有分歧表型特征和遗传标识表记标帜的18个亚系。从曾教授放映的幻灯片看出,每一代近亲繁育的子猪都默示出了分歧的遗传特点。有的鬃毛竖立,有的獠牙凸起,有的花斑斑斓……这表明一些暗藏于体内的基因在“乱伦”中得以闪现,因为近亲滋生,猪的儿女型体也在缩小。
专家们一致认为,猪在剖解、心理和代谢等遗传特征上与人最相似,体味猪体内每个基因所代表的寄义将为此后的生物尝试供给极有价值的参考。据悉,到2002年,曾养志将完成这一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研究工作。国际遗传学连系会主席赵寿元教授认为,因为版纳猪近交系近于纯种,又是中国独有的珍贵资本,除将其做尝试动物和遗传育种外,还将为我国开发功能基因、拓展基因财富,甚至为整个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和应用中,打下难以替代的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