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暗的火》是美国俄裔作家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创作的长篇小说。
内容简介
《微暗的火》从构成上看,它由四大块碎片组成:第一块为诗“前言”、第二块为一首题名为“微暗的火”的诗、第三块为对题名为“微暗的火”的诗的“评注”、第四块为对题名为“微暗的火”的诗的“评注”所做的“索引”。
作品的第一块碎片为“前言”,是对长诗《微暗的火》所作的出版说明。在该诗的“前言”部分,叙述者以碎片化的方式追忆了长诗《微暗的火》的作者希德及他创作这首诗的情况。同时又借机对其编注者的叙述者身份进行了自我介绍:金波特博士,华兹史密斯学院的教师,诗人希德的同事、邻居和仰慕者,一个素食主义者,与同事关系不和睦的学者。此外,叙述者在宇里行间还闪烁其词地暗示他自己的另一重身份:赞巴拉国的流亡国王,同性恋者。
小说第二块碎片是一首名为“微暗的火”的英雄双韵体长诗,由999行诗句组成。该长诗共四章,以碎片化的叙述方式,诗人从其逝去的记忆长河捞起凌乱但闪着微光的碎片,以期捕捉其一生的光辉事迹和形象。记忆的碎片以自传体线性时间形式拼凑出诗人希德所历经的沧桑世事:碎片从记忆里惨遭杀害的连雀的阴影处展开,室外纷飞的大雪、世间的五颜六色、室外的景象、学校、木屋、山核桃树、夕阳、白蝴蝶、小女儿、秋千、房屋、学舌鸟、电视机天线、父母的病逝、莫德姑妈、自己的童年时光与疾病、莫德姑妈的辞世、中学时代、希碧尔、婚姻、瓦奈萨、女儿出生、她的孤独与痛苦、她的第一次约会失败、女儿的自杀、内心的痛苦和迷茫、信仰的迷失、对死亡的看法、艺术的观念、诗人的创作。这些无数的碎片再现了他“闪着微光”的一生,体现了他对生命、死亡以及艺术创作等的思考。
第三块碎片为“微暗的火”的诗的“评注”部分,由一个名叫金波特的博士所著。叙述者声称这是对前而那首长诗的注释,但很显然,他的注解与诗句基本上没有多少关系,而是以“碎片”的方式记述了他作为赞巴拉流亡国王和华兹史密斯学院的教授所历经的生活变故以及他以为别人都不知道的诗人希德被杀的“真相”。其中一些内容完全是叙述者发表的对文学、艺术、宗教及精神分析理论等问题的见解,还包括很多植物学和昆虫学知识。这里的每一条注释就是记忆里的一个碎片,文本就这样被分割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碎片。这些碎片以蒙太奇的方式组合起来,造成了叙事的非连续性和时空的跳跃和倒错。读者可以从他编注的任何一条注释开始读起,但都必须在反复阅读这些记忆的碎片并彼此参照才能最后整合出这个亦真亦幻的所谓“流亡国王”的传奇故事。这些零散的碎片,还同时带来一种内涵的不确定性。在大部分记忆碎片里中,叙述者言之凿凿地声称自己的国王身份,绘声绘色地描述自己的流亡经历,但有些碎片却又暗示那个所谓暗杀者格拉杜斯无非是叙述者的虚构人物,其暗杀之路只存在于同样是虚构的诗行之中。部分的碎片片段则显现出叙述者是个典型的迫害狂、妄想狂,时常出现幻觉。
进入了最后一个碎片——索引。在这个部分,作者再次隐藏起了所有的虚构痕迹,煞有介事地对注释中提及的人名、地名、事件作了清楚明了的索引和解释,其信息与评注中的几乎一致。读者刚刚对评注内容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又被叙述者这看上去很像回事的索引再次引入了迷津。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纳博科夫的《微暗的火》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文化已经商品化,而商品又己经被符码化。也就是说,文化只有成为商品进入市场,才能被炒作和被关注。纳博科夫的写作必然被包容在强大的文化产业中、并且被强大的文化产业的运营成规规定着,他通过写作进行的自我塑造面临着被文化产业机制后面的权力话语的改造、言说和压抑。
人物介绍
金波特
金波特是以赞布拉国家前任国王。从他的描述中可以得知,在俄罗斯北部,有一个国家非常富饶统一,但随后被一场改革所摧毁。国王改名金波特,逃到美国的一个大学教书,并时刻担心从他国家来追杀他的杀手。这一情况有很多证据支持。首先,金波特有很明显的俄罗斯口音,并且他还留着具有来自北方明显特征的络腮胡。没有人知道他到底来自哪里,他在美国也没有亲近的朋友,他的家乡在哪里对于大家来说都是一个谜。
希德
诗人希德是一个被异化的艺术家。在小说中,在希德身上最大的异化表现在诗人在诗作的结局虚构自己在诗完成后中弹而死的一幕,然后又虚构金波特来为自己的诗作加注释、编索引,自己则完全“消失”。他在自己与创作之间造成的分离比例之大足以是读者认为是金波特虚构了希德,因为从表面看来,他是在诗人死后才为诗作加注的。纳博科夫在小说中把希德表现为蒲柏式的人物,把自己隐藏在注释者疯狂的面具后面,让读者分不清楚是希德虚构出了金波特的对诗作注释的行为还是金波特对诗作的注释和修改使读者产生了错觉。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异化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反复表达的一个主题。纳博科夫利用这一概念来表现小说中人物被扭曲了的个性。马克思认为:在一种文化中,当人不能辨别属于自己的产品时,便发生了异化。而小说《微暗的火》却表现出人不仅发生了异化,而且人们乐于被异化;艺术家在他本人与创作之间制造分离的正比例越大,他就越满意。小说中的诗人希德就是一个喜欢被异化的艺术家。他虚构了自己诗稿完成后即刻中弹而死的场景,接着又想象出金波特在自己死后为诗歌加注释和索引,随即完全消失。他在自己与创作之间造成的巨大分离,使得读者认为完全是金波特虚构了希德。而事实上,希德正是小说中前言、诗、注释和索引的主要作者,金波特只是希德的影子,他们实际上是同一个人,诗人希德把自己隐藏在金波特疯狂而具的背后。纳博科夫认为:异化不仅存在于人与来世的分离,而且存在于人抛弃自我而去充当欺骗性的角色的倾向。小说中的金波特疯狂且自负,极端地抛弃自我,被彻底异化了。当他是赞布拉王子时,就有同性恋和鸡奸的癖好,为此,重病的母亲布兰达王后十分担忧金波特以及国家的前途。无论是女伯爵的女儿弗露尔还是后来的王后蒂莎都未能纠正金波特的性变态行为。金波特性行为造成的异化使他无法获得正常的情爱、实现圆满的婚姻及履行繁衍后代的责任。由国王变成了一位大学教师是金波特表现出的另一种异化。古往今来,成为某一领域专家的国王寥寥无几。而小说中,由于长期受到叔父康莫尔这位伟大的莎士比亚翻译家的深远影响,赞布拉的末代国王金波特热衷于文学研究,且学问己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尽管他清楚地知道,一位国王身穿学者长袍出现在大学讲台上传授知识,是极不合适的。但是,被革命废黔后的赞布拉国王逃到美国,成了华兹米斯大学的金波特教授,他用假名,化重装,戴假发,在大学里讲课,终于实现了自己伟大的学者梦。
小说《微暗的火》中表现了人们对于死亡的不同意识,这是小说揭示的另一个现实,也是小说的重要主题之一。希德的独生女儿海泽尔因肥胖、丑陋而一直生活在孤独、自卑、痛苦和不幸中;终于有一天,她绝望地走上了薄冰覆盖的奥米加湖面,落水自杀。金波特在索引中这样评价:海泽尔“痛恨生活的丑恶,喜欢死亡的壮美,应受到人们的极大尊敬”。由于深知赞布拉人擅长拭君行为,这位前赞布拉国王金波特一直生活在对刺客和死亡的极度恐惧中,因此,惶惶不可终日的金波特就在注释中安排希德被赞布拉派来追杀自己的暗杀者所误杀而死,他用荒诞的形式,把想象的暗杀行为与希德的诗作联系起来。金波特通过在监狱与暗杀者的谈话,使读者相信:暗杀阴谋始于希德诗作刚刚开始时。金波特真正的目的在于,使希德在被暗杀之前,完成赋予光荣的赞布拉及国王以新的诗的生命的使命。诗人希德深思过并十分熟悉死亡,他的诗歌自始至终都在探讨死亡:他在来世准备学院作过关于死亡的讲座;心脏病突发与死亡擦肩而过;对姑妈和女儿的离世伤心不己。但他乐观地认为:死亡是走向不朽的必然之路。希德对于死亡,既无准备也无遗憾。他自比为诗歌伊始的那只撞死的连雀的影子,可以在想象的艺术世界里自由飞翔并获得永生。
艺术特色
不确定性
根据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希德的诗歌和金波特的评论完全讲述了两个小同的故事。这两个文本完全可以被分成两个故事。由此看来,自从书籍出版以来谁是故事叙述者这一问题就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读者可以总结出六种可能。首先,金波特一直在说真理并且是唯一的真理。他是英格兰国王查理二世,他失去了王国以赞布拉这一情况是真实的。第二,金波特是流亡国王也是以赞布拉真正的国王。第三,希德的故事是真实的,而金波特就是一个俄罗斯移民,他在美国的真实名字是波特金。关于以赞布拉王国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幻想出来的。第四,金波特是一个俄罗斯移民,小仅与以赞布拉王国有关的事是他的想出来的,而且关于希德和希德的诗歌也是他想象出来的。他想象出来以赞布拉王国和国王,并且他才是这首诗歌、评论和其他部分的作者。第五,希德根本没有死,因此根本也就不会出现金波特或者波特金、查理二世,也不会出现格莱迪斯或者杰克·格雷。是希德想象出所有的人物以及事件,并且写了这个诗歌、评论以及其他部分。第六,一切从以赞布拉王国、国王、金波特到希德和他的诗歌都是某个人想象出来的,这个人既不是希德也不是金波特。
元小说
作者运用元小说的叙事策略,既突出故事是虚构的同时又削弱故事是模仿的错觉,同时增加了文本的层次,大大扩展了作品的换层叙述。元故事层中也可能纳入外故事层和内故事层,如果人们将希德的诗歌看做是一个相对自给自足的元故事层,那么金波特的叙述则是植入其中的兼具内外故事层的叙述体系,叙事是完全自由的,如何解构叙事的层次结构也因人而异。然而对这类本身自相矛盾、具有诡辩性质的双重或多重故事,往往因为叙述者的变换,人物身份的真实性会出现错乱。
碎片化
《微暗的火》的碎片化叙述策略的文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而:第一,消除了小说的时空感,使创作突破时空限制,能自由地在不同的时空里穿梭;第二,强化了小说的荒诞感;第三,揭示了文学创作的游戏本质。
首先,作者对叙述场景、内容、时间、空间的不同处理使传统的时空观念变得模糊。在纳博科夫的叙述中,时空是相通的,人物的进出是自由的。时空呈现出一种多样性、游戏性、非中心性、零散化、不确定性、流动性的状态。过去从来没有远离,现在就在记忆的时空里短暂且频繁地来回闪现,历史、现在和未来在记忆的时空里交汇、碰撞、消解、融合。倒叙、预叙、省叙、赘叙等叙事手法相互交织、融汇、叠加。历史、统一、秩序和完整感被淡化,取而代之的是时空的非连续性、错乱、不确定和多极感。读者可以跟随着纳博科夫毫无拘束地畅游在记忆碎片的时空里。
其次,纳博科夫对时间的碎片化处理强化了小说的荒诞感。使用蒙太奇的写作手法,纳博科夫构筑了一个奇异而荒诞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过去总是与现在交织在一起。碎片化的叙述模式打乱了读者的认知和阅读过程,使读者的认知始终是不确定、不完整的,难以进入一个虚拟的现实世界。因此,读者读到这样的叙述时,会有耳口一新的感觉,虽震惊但有趣,最终感受到后现代主义作品的荒诞效果。碎片化的叙事模式凸显了文本的后现代特征,制造出特殊的关学效果,突破了传统创作手法的时空观,强化了《微暗的火》的荒诞效果。
此外,纳博科夫的碎片化的叙事策略揭示了文学创作的游戏本质。纳博科夫在《微暗的火》这部小说中采用的碎片化叙述模式体现出一种随心所欲、玩世不恭、游戏创作的倾向。这种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孕育了对于真理、历史和规范的客观性以及创作身份一致性、权威性的怀疑,从而对人们所熟知的既定创作模式进行颠覆、对抗。传统创作理念的权威性受到怀疑和挑战。总体化、普遍化、本质论等种种传统的完整创作理念体系彻底瓦解。在这种“游戏创作、游戏人生”的创作理念的指引下,纳博科夫抛弃了传统创作对事物现象或本质外在客观性、确定性的追求,他用碎片化叙事打破一元中心叙事,强调差异,主张多元化,倡导将世界看作一个不确定、多元开放不断演进变化的存在。在《微暗的火》中,纳博科夫否定传统叙事对意义的追求,综合采用模仿、拼凑、象征、反讽、戏拟、象征、互文等创作手法,随意改写文本意义、形式和结构,其游戏文宇、游戏创作的本质得以彰显。
作品评价
美国女评论家玛丽·麦卡锡:“《微暗的火》是20世纪伟大的艺术作品之一”,“《微暗的火》是一个玩偶匣、一块瑰丽的宝石,一个上弦的玩具,一次疑难的棋局,一场地狱般的布局,一个捕捉评论家的陷阱,一部由你自行组织的小说”。
作者简介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Nabokov,1899-1977),纳博科夫是二十世纪公认的杰出小说家和文体家。1899年4月23日,纳博科夫出生于圣彼得堡。布尔什维克革命期间,纳博科夫随全家于1919年流亡德国。他在剑桥三一学院攻读法国和俄罗斯文学后,开始了在柏林和巴黎十八年的文学生涯。1940年,纳博科夫移居美国,在威尔斯理、斯坦福、康奈尔和哈佛大学执教,以小说家、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身份享誉文坛,著有《庶出的标志》、《洛丽塔》、《普宁》和《微暗的火》等长篇小说。1955年9月15日,纳博科夫最有名的作品《洛丽塔》由巴黎奥林匹亚出版并引发争议。1961年,纳博科夫迁居瑞士蒙特勒;1977年7月2日在洛桑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