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粒二象性是
微观粒子的基本属性之一。指微观粒子有时显示出
波动性(这时
粒子性不显著),有时又显示出粒子性(这时波动性不显著),在不同条件下分别表现为波动和粒子的性质。一切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关闭下缝,子弹通过上缝到达屏上,观察到的子弹
密度分布如曲线P1 所示。反之, 关上缝开下缝,得子弹
密度分布曲线P2。将P1与P2叠加,得到曲线P1 +P2。同时打开缝1和缝2,发射两倍数目的子弹,最后得到的子弹数目
分布曲线是曲线P3。曲线P3与P1 +P2完全一样,称为“非
相干叠加”。
由此可见,子弹的
波动性表现很不明显,子弹通过双缝后在屏上形成了非相干叠加, 即主要表现了粒子性。
因为水波通过双缝时被分为两个相干的次波源,它们在空间将进行相干叠加,所以将呈现出双缝
干涉图样。
电子通过狭缝后在屏上出现的位置不可预测。观察时间较短时,屏上
记录点的分布看起来没有什么规律。当时间足够长,屏上接收的
电子数越来越多,有些地方很密,有些地方则很疏,其分布将形成有规律的
单缝衍射图样。
实验结果表明:电子的行为既不等同于经典粒子,也不等同于经典波动,它兼有粒子和波动的某些特性,这就是
波粒二象性。
波粒二象性(wave-particle duality)是指某物质同时具备波的特质及粒子的特质。波粒二象性是
量子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量子力学里,微观粒子有时会显示出波动性(这时
粒子性较不显著),有时又会显示出粒子性(这时
波动性较不显著),在不同条件下分别表现出波动或粒子的性质。这种量子行为称为波粒二象性,是微观粒子的基本属性之一。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
光电效应的
光量子物质波电子衍射试验所证实。
较为完全的光理论最早是由
克里斯蒂安·惠更斯发展成型,他提出了一种光
波动说。使用这理论,他能够解释光波如何因相互干涉而形成波前,在波前的每一点可以认为是产生球面
次波的点
波源,而以后任何时刻的波前则可看作是这些次波的
包络。从他的原理,可以给出波的直线传播与球面传播的
定性解释,并且推导出
反射定律与
折射定律,但是他并不能解释,为什么当光波遇到边缘、孔径或
狭缝时,会偏离直线传播,即衍射效应。惠更斯假定次波只会朝前方传播,而不会朝后方传播。他并没有解释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物理行为。稍后,
艾萨克·牛顿提出了光
微粒说。他认为光是由非常奥妙的微粒组成,遵守
运动定律。这可以合理解释
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性质。但是,对于
光的折射与衍射性质,牛顿的解释并不很令人满意,他遭遇到了较大的困难。
由于
牛顿无与伦比的学术地位,他的粒子理论在一个多世纪内无人敢于挑战,而惠更斯的理论则渐渐为人淡忘。直到十九世纪初
衍射现象被发现,光的
波动理论才重新得到承认。而光的
波动性与
粒子性的争论从未平息。
1901年,
马克斯·普朗克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他对于黑体在平衡状况的发射光波频谱的预测,完全符合
实验数据。在这份报告里,他做出特别数学假说,将
谐振子(组成黑体墙壁表面的原子)所发射或吸收的
电磁辐射能量加以量子化,他称呼这种离散能量为量子。
这就是著名的普朗克关系式。从普朗克的假说,普朗克推导出一条黑体能量分布定律,称为
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