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
读者,本书具有正反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可以使读者辩证地了解现代主流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使读者循着作者的逻辑,系统地批判被作者称为“庸俗经济神学”的
西方经济学。帮助读者了解如何科学地从事经济理论的研究工作,正是本书的价值和意义之所在。
本书楷体字部分是萨缪尔森等著的《微观经济学(第17版)》中的原文,作者按其编目,逐章逐节进行分析和批判,并在每一章的后面附一个小结,画龙点睛。本书二位作者通过此种体例,结合扎实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功底,在深入剖析原著的基础上,提出对微观经济学的批判。
当今国际经济社会由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而中国则不得不融入到
世贸组织和全球化这样一个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之中。在国内,公有制经济已经不再占有主导地位,除了国资委所控制的日益减少的大型国有企业外,许多地方政府已几乎将地方上的国有企业消除殆尽了。当然,如果一些官员的家族没有在国有企业私有化的过程中赚得盆满钵满,这种私有化也是不可能发生的。而西方经济学正是被用来作为进行这种私有化的理论工具的。因此,在这种现状下,早已沦为纯粹的意识形态的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的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一些主流媒体里占据主导地位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一方面,一门学科的主导地位与其内在的科学性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就像在中世纪,神学的主导地位并不意味着神学是科学。另一方面,一门有助于少数人掠夺大多数人的学科也绝对不可能是科学的。所以,对西方经济学的批判,是中国有识之士的使命。
薛宇峰,1964年生,江苏江阴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云南财经大学首席教授(
政治经济学),
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理事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理事。
2008年获得
上海财经大学第一届“科研标兵”称号。长期来,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从社会科学的立场出发,密切关注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和国家的发展前途,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和发展,以及基于《资本论》的西方经济学的批判。同时,运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实证分析中国经济和“三农”问题。
代表作有:《中国农村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及其地区差异》(《
中国农村经济》2005年第5期,获2006年第八届上海巿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资本论”和危机与困境中的中国政治经济学》(《经济学动态》2007年第12期)、《中国粮食生产区域分化的现状和问题》(《管理世界》2008年第3期)、《西方的劳动价值论“新解释”的批判》(《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年第3期)等。
余斌,1969年生,湖北武汉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先后获得
理学学士学位、理学硕士学位和经济学博士学位。
应用经济学博士后出站。
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理事,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常务理事。曾在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工作和北京大学执教。
著有《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耻辱——彻底否定资本结构无关论》、《
微观经济学批判》、《
经济学的童话》、《经济学的真相——宏观经济学批判》、《被交锋——公平与效率的苦斗》、《45个十分钟读懂〈资本论〉》等批判西方经济学和解读马克思经济学说的著作。发表文章近百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