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通道,也称为微通道换热器,就是通道
当量直径在10-1000
μm的
换热器。这种换热器的扁平管内有数十条细微流道,在扁平管的两端与圆形集管相联。集管内设置隔板,将换热器流道分隔成数个流程。
微通道(微通道换热器)的工程背景来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
高密度电子器件的冷却和90年代出现的微电子机械系统的传热问题。1981年,Tuckerman和Pease提出了微通道散热器的概念;1985年,Swife,Migliori和Wheatley研制出了用于两
流体热交换的微通道换热器。随着微制造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能够制造
水力学直径?10~1 000
μm通道所构成的微尺寸换热器。1986年Cross和Ramshaw研制了印刷电路微尺寸换热器,体积换热系数达到7MW/(m3·K);1994年Friedrich和Kang研制的
微尺度换热器体积换热系数达45MW/(m3·K);2001年,Jiang等提出了微热管
冷却系统的概念,该微冷却系统实际上是一个微散热系统,由电子动力泵、微
冷凝器、微热管组成。如果用微压缩冷凝系统替代微冷凝器,可实现
主动冷却,支持高密度热量电子器件的高速运行。
国内市场最先将微通道
技术产业化的是汽车空调行业。由于传统的
氟利昂系列
制冷剂对
臭氧层具有较强的破坏作用,已被《
蒙特利尔议定书》禁止。
R134a作为一种过渡型
替代品,由于其
温室效应指数很高(约为CO2的1 300倍),也被《
京都议定书》所否定。CO2在
蒸发潜热、
比热容、
动力黏度等
物理性质上具有优势,若采用合适的
制冷循环,CO2在热力特性上可与传统制冷剂相当,甚至在某些方面更具优势。但是CO2制冷循环为超临界循环,压力很高,在
空调系统中高压
工作压力要到13MPa以上,
设计压力要达到42.5MPa,这对
压缩机和换热器的耐压性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结构轻量化和小型化的前提下,微通道气体
冷却器是同时满足耐压性、
耐久性和
系统安全性的必然选择。
微型微通道换热器是为了满足
电子工业发展的需要而设计的一类结构紧凑、轻巧、高效的换热器,其结构形式有平板错流式
微型换热器、
烧结网式多孔微型换热器。
大尺度微通道换热器主要应用于传统的工业制冷、余热利用、汽车空调、家用空调、
热泵热水器等。其结构形式有平行流管式散热器和三维错流式散热器。由于外型尺寸较大(达1.2m×4m×25.4mm[13]),微通道水力学直径在0.6~1mm以下,故称为大尺度微通道换热器。
微型微通道换热器可选用的材料有: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镍、铜、
不锈钢、陶瓷、硅、
Si3N4和铝等。采用镍材料的微通道换热器,单位体积的传热性能比相应聚合体材料的换热器高5倍多,单位质量的传热性能也提高了50%。
采用铜材料,可将金属
板材加工成小而光滑的流体通道,且可精确控制
翅片尺寸和平板厚度,达到几十微米级,经钎焊形成平板错流式结构,
传热系数可达45MW/(m3·K),是传统
紧凑式换热器的20倍。
采用硅、Si3N4等材料可制造结构更为复杂的
多层结构,通过
各向异性的蚀刻过程可完成加工新型换热器,使用夹层和堆砌技术可制造出各种结构和尺寸,如通道为
角锥结构的换热器。
随着
微加工技术的提高,可以加工出流道深度范围为几微米至几百微米的高效微型换热器。此类微加工技术包括:平板
印刷术、化学
刻蚀技术、光刻电铸注塑技术(
LIGA)、钻石切削技术、
线切割及
离子束加工技术等。烧结网式多孔微型换热器采用
粉末冶金方式制作。大尺度下微通道的加工与微尺度下微通道的加工方式显著不同,前者需要更高效的加工制造技术。
微
电子领域遵循
摩尔定律飞速发展,伴随
晶体管集成度的不断提高,高速
电子器件的热密度已达5~10MW/m2,散热已经成为其发展的主要“瓶颈”,微通道换热器取代传统换热装置已成必然趋势。因此在
嵌入式技术及高性能运算依赖程度较高的
航空航天、现代医疗、化学生物工程等诸多领域,微通道换热器将有具广阔的应用前景。
①节能。节能是当今
空调器的一项重要指标。常规换热器很难制造出高等级如Ⅰ级能效标准的产品,微通道换热器将是解决该问题的最佳选择。
②换热性能突出。在家用空调方面,当流道尺寸小于3mm时,
气液两相流动与
相变传热规律将不同于常规较大尺寸,通道越小,这种
尺寸效应越明显。当管内径小到0.5~1mm时,
对流换热系数可增大50%~
100%。将这种
强化传热技术用于空调换热器,适当改变换热器结构、工艺及空气侧的强化传热措施,预计可有效增强空调换热器的传热、提高其节能水平。
③推广潜力。微通道换热器技术在空调制造领域还有向
空气能热水器推广的潜力,可以极大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企业的可持续
发展能力。
与常规换热器相比,微通道换热器不仅体积小换热系数大,换热效率高,可满足更高的
能效标准,而且具有优良的耐压性能,可以CO2为工质制冷,符合环保要求,已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微通道换热器的
关键技术—微通道平行
流管的
生产方法在国内已渐趋成熟,使得微通道换热器的规模化使用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