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山歌,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传统音乐,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德化山歌历史悠久,源流清晰,据《德化县志》记载,其渊源可追溯到晚唐归德场(今德化县建县时的前身)场长颜仁郁的“有诗百篇,传于民间”,民间称其为“颜长官诗”,诗有《农桑》《朱门》《客路》《边庭》《城市》《贫女》《负薪》《空门》《山居》《渔父》十门类(各十首),反映农家、朱门、城市、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和封建社会的现实,颜仁郁所作诗歌长期在民间广为传诵。明清以来德化农村戏曲班、木偶戏、高甲戏、布袋戏、舞狮、舞龙活动兴起,受地方戏曲推动,德化山歌成熟发展。从古至今,经过民间漫长的口耳相传、演变、发展,德化山歌形成自身独特的韵味和魅力,在德化县各乡镇广泛流传。
基本特征
德化山歌以德化本土方言演唱。歌词押韵,有明显的遣词用语、习惯口语的组词造句和服从韵律的音节节奏安排词句的民间口传编排特征。编排时善于借景抒情,意象自然明了;善于借用普遍的典故,使听众容易理解;善于应用对偶和排比,不求工整,只求表达真情实感;用比兴、借喻、讥讽、双关、谐音等多种修辞手法,富有浓郁的诗意和美感。语言精炼,章法段落分明,每段歌词大都为四句,每句七言。
德化山歌的旋律采用民族五声调式,简洁规整,富有节奏和韵律性,其调式、调性、风格主要以南埕镇的山歌为代表,节奏简单,起伏不大,易于传唱,歌声委婉动听,曲风朴实、自然、清新、爽朗,表演形象、生动、亲切又独具特色。
代表作品
德化山歌的种类有情歌、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生活歌等,如劳动歌类有《呼牛歌》《牧牛歌》《打石歌》《挑担号子》《播田小唱》《作田歌》等;时政歌类有《抗日救国好名声》《月光光》《壮丁歌》《红军纪律歌》、《翻身歌》等;仪式歌类有《诀术歌》《节令歌》《礼俗歌》《祭典歌》等;情歌类有《全心全意共娘好》《生水娘子》《风仔吹来味清香》《娘汝看来君看去》等;生活歌类有《劝孝歌》《顾牛歌》《问甲心闷》《园内开花》等。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德化山歌历史源远流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曾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德化山歌内容丰富,是集文学与音乐为一体的艺术,其文学性和音乐韵味较为完好地结合,语言亲切、自然朴实,表演形象、生动、亲切又独具特色,散发着浓浓的泥土芬香,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德化山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的不断追求,在当地处处传唱,为丰富群众文化娱乐生活及和谐社会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影响深远。
传承状况
随着社会的发展,德化山歌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革,一些传统民俗日益淡化,一些颇有造诣的山歌艺人因年事已高逐步退出舞台,有的相继谢世,山歌表演队伍拥有的展示平台也日益减少,过去那种动辄家家户户都会唱山歌的场面不复再见。德化山歌艺术的生存与发展举步维艰,濒危状况严重。
传承人物
黄正统,男,汉族,1943年3月出生,泉州德化人,福建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项目“德化山歌”。从小喜爱德化民间山歌,向前辈学习、取经,师从黄尚寅、林生金学唱山歌,并善于总结技艺,编创了许多贴近百姓生活的山歌。1990年编写出5本歌册并演唱录制5盘录音带,传播至德化、永春、南安、泉州、厦门、惠安、安溪、大田、永泰、台湾等地。2009年又编写、演唱、出版山歌牒片15盘及“陈三五娘”山歌1集,促成县老年大学成立山歌班,塔雁小区每晚演唱山歌活动。对其业绩《福建日报》《东南早报》、德化县广电局等新闻媒体曾进行进行采访报道。
陈德火,1940年2月,泉州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承项目“德化山歌”。师从其父亲陈仁仲,1992年版《中国歌谣集成福建卷、德化分卷》载有其作品。2011年6月期间编写德化山歌(“三品一械”监管专辑)得到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认可,并出书和光盘传播泉州市。2011年12月编写南埕山歌(歌唱驻进帮)参加德化新春晚会。出版山歌集20册,如《唱三国》《廿四孝》《爱情路》《报母恩》等等。
保护措施
2009年5月31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福建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名单的同时公布泉州市
德化县文化馆为“德化山歌”项目保护单位。
社会影响
荣誉表彰
1956年,德化山歌代表性传承人陈德火参加德化县山歌会唱,内容是《自由婚姻好》,获得第二名。
1980年,德化山歌代表性传承人陈德火参加德化县山歌比赛,内容是《林权发证》,获得文化局创作奖、演员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