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古来,
达斡尔族。又名吉尔嘎朗,德古永长兄。布特哈正白旗德都勒哈拉温查尔屯(黑龙江讷河县温察尔屯德都勒哈拉)人,1933年举家迁往西布特哈尼尔基(今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所在地)。1924年,考取
北京师范大学。后赴日本留学。伪兴安东省成立后不久,德古来任总务科长,后到呼和浩特,在
德王手下当财政部长。1947年底,德古来在国民党
长春选区以布特哈代表的名义被选为立法委员,1948年他到南京报到,同年就去了台湾。
德古来于1928年用拉丁字母创制达斡尔文,该方案是对拉丁字母形式及其读音稍加改变而成的。其字母如下:a、b、c、d、[e]、e、f、g、h、i、j、k、l、m、n、o、p、q、r、s、t、u、w、y、z共27个字母。在该文字方案中,用字母[e]、e分别表示记音符中的e和ie,用字母G、g、J分别表示达斡尔与阳性词、阴性词词首和词中的福音g,用字母q、s、z分别表示达斡尔语记音符中的q、x、ng三个辅音。他还据此编写了《达斡尔文字课本》,并在日本东京石印制成册带回国内教授推广。
在台湾,德古来一直担任国民党政府的立法委员,还被岛内族人推举为蒙古同乡会会长和蒙古文化协会理事长(达斡尔族曾被认为是蒙古族的一支,称达斡尔蒙古人)。台湾各行各业共有达斡尔蒙古人400多,为了互相沟通,加强团结,成立了同乡会。他们经常聚会,联络感情,互相支持,彼此照应。文化协会则是为了研究和发扬民族文化,学习和使用民族语言,经常演出和欣赏民族文艺。但国民党政府对少数民族总是采取歧视政策,为此,德古来曾在立法会上提出议案反对。到李登辉时期,国民党政府曾要取缔蒙古同乡会,德古来先生不顾自己80多岁的高龄,与同乡到市府门前请愿。
1992年,德古来终于踏上了日思夜想的故乡土地,回到了呼和浩特这个他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在台北期间,大陆的两个弟弟和三个儿女曾分别在日、美、台等地与德古来见过面,在美国的孩子也曾两次回国探亲,都向他介绍过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但百闻不如一见,当德古来亲眼看到呼和浩特的巨大变化时,感慨万千。他说:“呼和浩特变化太大了,现在已经成了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这里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得很快,民族文字的出版物很多,民族干部、民族知识分子的数量也很多,而且各行各业都有成绩显著的人才。我的亲属们也都有很好的工作,生活幸福,我感到十分欣慰。”
在一次达斡尔族部分知识分子欢迎德古来的茶话会上,与会者不约而同的唱起了德古来早年创作的《达斡尔蒙古之歌》,德古来非常兴奋,与大家一起唱起来,并连声说:“谢谢!谢谢!”他没有想到,事隔这么多年,还有这么多乡亲能唱它。德古来说:“我们虽然不在大陆,但我们一刻也没有忘记家乡,我们都坚信海峡两岸一定会统一,这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只是时间问题,我们也愿为此而努力。”
德古来在呼市期间,内蒙古海外联谊会和政协分别宴请了他,他也做了答谢。当德古来返程时,海外联谊会的同志也到机场送行。德古来登上飞机时,依依不舍的频频挥手致意,亲友们也都向他挥手告别,祝他一路顺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