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哲学概观
2011年出版的图书
《德国哲学概观》是2011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高宣扬。
内容简介
该书所讲述的就是站在视野回顾和反思,德国从原初状态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们的思想创造过程及其成果。
德国哲学可以说是德意志民族对人类文明最伟大的贡献,开宗立派的哲学家薪火相传,灿若群星。 本书的基本结构是由上中下三编构成的;上编重点论述德国哲学特征及其历史形成;中编按历史时期概述各阶段的主要内容及其重大理论争论;下编则重点分析和讲述德国哲学的主要流派、学派及其重要代表人物,并选取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文本进行重点分析。 康德曾说,德国人的性格往往同理智的粘液质相结合,……即冷静思考,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的,同时又忍受由之而来的艰难困苦。 德国哲学体现了德意志民族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尤其表现了德意志民族寻求自身思想文化的独创性,表现他们试图在世界民族之林中谋求其民族尊严的顽强愿望和意志,也体现了德意志民族的智慧及其重视和善于理论思维的珍贵传统。所以,德国哲学就是德国民族灵魂的理论典范化。 哲人已逝,但他们的思想在看不见的时空中蔓延,在活着的心灵中生根,在文化再生产中重生。
作者简介
高宣扬,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教授。
目录
第一章 德意志民族灵魂的理论典范化 1
第一节 德意志民族的形成、成长和发展 2
第二节 德国哲学产生的历史前提 7
第三节 原始文化及其向哲学转化的曲折性 10
(一)神话、原始宗教与哲学的关系 11
(二)原始艺术及其向哲学转化的可能性 13
第二章 日耳曼精神与传统宗教思想的结合 19
第一节 犹太教思想的渗透 19
(一)犹太文化在德国的蔓延及其传播过程 19
(二)犹太文化传统对德国哲学的影响 21
第二节 基督教思想的渗透 22
第三章 德语的哲学性 24
第一节 语言是民族的心灵的窗户与通道 24
第二节 德语的哲学性 25
中编 德国哲学发展的历史特征 28
第四章 德国的哲学教育传统 28
第一节 哲学教育的重要性 28
第二节 德国哲学教育的持续性及普遍性 28
第五章 德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关系 31
第一节 德国哲学的特殊地位 31
第二节 德国哲学与希腊哲学的关系 31
第三节 德法哲学的特殊关系 31
第四节 德国哲学与英美哲学 32
第六章 德国哲学的历史性 34
第一节 发展的阶段性、断裂性及交错性 35
第二节 中世纪的德国哲学 35
第三节 从文艺复兴到宗教改革 36
第四节 启蒙时代 39
(一)启蒙运动的复杂性和不平衡性 39
(二)德国启蒙运动的特殊进程 39 (1) 第一阶段 39 (2) 第二阶段 40 (3) 第三阶段 42 (4) 第四阶段 47
(三)启蒙的内在矛盾及反启蒙思潮 47 (1) 启蒙与反启蒙的相互渗透性 47 (2) 关于启蒙的论战 50 (3) 哈曼对启蒙的批判 53
第五节 古典哲学 56
第六节 近现代哲学及其重建 57
第七节 当代哲学 58
(一)20世纪 58
(二)21世纪 65 下编 著名哲学流派和杰出哲学家 68
第七章 莱布尼兹 68
第一节 莱布尼兹与启蒙 68
第二节 人类理智新论 70
第三节 单子论 70
第五节 神正论 71
第八章 浪漫主义哲学 72
第一节 浪漫主义与启蒙运动的三重穿插关系 72
第二节 德国浪漫主义的三大阶段 72 (一)以狄克和斯列格尔兄弟为代表的耶拿学派 72 (二)海德堡时期的普洛透斯海神派 73 (三)柏林时期的北极星联盟 73
第三节 浪漫主义的人文精神 74
第四节 浪漫主义的语言观 75
第五节 浪漫主义的历史哲学 75
第九章 康德哲学 77
第一节 康德生平及其思想发展过程 77
第二节 康德的批判原则 80 (一)批判的原本意义 80 (二)近代哲学的批判精神 81 (三)康德的批判原则 82 (1) 纯粹理性批判 82 (2) 实践理性批判 84 (3) 判断力批判 86
第三节 康德在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影响 87
第十章 费希特 89
第一节 思想生涯及主要著作 89
第二节 哲学创作的三大阶段 90
第三节 《全部知识学基础》 91
第四节 伦理学和宗教 92
第五节 费希特的历史影响 93
第十一章 谢林 94
第一节 诗性生存与诗性哲学的展现 94
第二节 自然哲学 96
第三节 同一哲学 97
第四节 艺术哲学 98
第十二章 黑格尔 99
第一节 生平与著作 99
(一)生活历程 99
(二)著作的出版状况 100
第二节 黑格尔的体系 101
(一)黑格尔体系的一般特征 101
(二)《精神现象学》 102
(三)《逻辑学》 103 (四)自然哲学 103 (五)精神哲学 104
第三节 黑格尔学派的分化 104
(一)右派黑格尔分子 105
(二)左派黑格尔分子 106 (1) 斯特劳斯 106 (2) 鲍威尔兄弟 107 (3) 卢格 108 (4) 斯蒂纳 108
第十三章 马克思 110
第一节 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 110 (一)马克思批判活动的第一阶段 111 (二)马克思批判活动的第二阶段 112 (三)马克思批判活动的第三阶段 113
第二节 马克思的辩证法 114
第三节 马克思的政治哲学 116
第四节 马克思学派的分化 118
第十四章 叔本华 120
第一节 竭蹶艰难的生活厄运 120
第二节 主要著作及其基本概念 123
(一)主要著作 123
(二)基本概念 123
第三节 叔本华对自身的哲学的诠释 129
第四节 叔本华的幸福论 132
第十五章 尼采 133
第一节 悲剧性的一生 133
第二节 尼采著作版本的多样性 134
第三节 对西方传统原则的叛逆 134
......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14 14:50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